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魏佛教的传播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不断进行的,同时也带有北魏以少数民族为核心的封建政权的特色。体现为佛教本身的教义、教仪、教艺和教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十六国时期,氐羌民族先后在长安建立政权.在"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的同时,他们积极信奉佛教并利用政权力量大力扶持佛教,由此关中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有四:宗教信仰的心理需求;佛教三世轮回等学说为他们入主中原、取得正统地位寻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试图将教权置于皇权的掌控之中和高僧的品识.  相似文献   

3.
凉州是河西走廊重镇,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自汉辟河西四郡以来,这里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佛教在这里广泛传播并发展。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党项羌人,西夏统治者信仰并重视发展佛教,并把藏传佛教作为西夏的国教,藏传佛教对党项西夏政权影响深远。凉州藏传佛教是西夏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础、民族基础和历史渊源。其对西夏及后世佛教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凉时期,各凉国大都统辖西域,保证了中西交通的畅达。佛教徒也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道不间断的风景。很多僧人在凉州讲经译经、发展徒众、兴窟建寺,极大地影响并促进了凉州佛教的繁荣。诸凉政权的统治者及百姓都信奉佛教,这是因社会动乱的现实使人不得不走向追求精神世界的平静与永恒,从宗教处补偿现实苦难给心灵造成的伤害。通过对《优婆塞戒经》题记的研究,考察少数民族政权,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与佛教在北凉传播的盛况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隋唐宋元时期,绍兴佛教空前繁荣,三论、天台、禅宗、律宗、华严等宗派林立,广为传播;大德高僧云集,翻译著述成风,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佛学著作;寺院遍布州郡,表现为僧与士、佛教与诗歌交相辉映的禅林诗境,以致在佛教传播趋于式微的宋元时期,绍兴佛教仍得益于隋唐繁荣的余晖与南宋陪都的优势,一枝独秀,保持了兴盛的局面,并呈现出佛寺与朝廷宗室关系密切,佛教寺产寺院经济空前繁荣,佛教社会化世俗化倾向逐渐抬头等趋势。隋唐宋元时期绍兴佛教的兴盛、承祧和流变,既源于中国佛教传播的大背景和绍兴特殊的地域优势,又和该地区的历史积淀、民风民俗相关。绍兴为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的形成、发展与流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岭南高僧、官僚士人及商人三个群体入手,简略考察了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传播的情况。笔者认为,六朝时期岭南的高僧有着流动频繁、重译经创寺而不重佛教义理探讨的特点;岭南的官僚文人热心佛教的较少,而岭南商人则由于在从事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最早接触佛教,对佛教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商人阶层信奉佛教,主要出于功利目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不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岭南地区传统的务实精神的影响,使涉足岭南的中外高僧难以长久停留,也使佛教在岭南地区难以向上流社会推进。  相似文献   

7.
巴蜀地区的“高僧” ,多与当地政府官员有交往 ,佛教与世俗政治有着密切联系。巴蜀地区道教势力强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 ,也使得巴蜀地区的佛学 ,在境界上与三吴地区始终存在着差距。  相似文献   

8.
<正>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佛教传播、研习的重要基地。由于它与华严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又是《华严经》传播、研习的一个中心。华严宗形成于唐,崛起于武则天时代,之前曾经过一个传播、发展的过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严经》就传入中国,作为华严宗立宗的主要经典,一经传到中国,就与五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晋天竺高僧佛驮跋陀罗(觉贤)所译《华严经》卷30《菩萨住处品》云:  相似文献   

9.
柔然和鲜卑都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曾是蒙古草原的主人,在其存在的近一个半世纪里,与当时鲜卑族建立的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以及东魏重臣高欢之子高洋建立的北齐等政权有着复杂的关系.柔然与中原政权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战与和交叉进行,战中有和,和中有战.一方面柔然与中原王朝频繁发生冲突和战争,另一方面柔然又与中原王朝和平相处,多次朝贡、和亲、归附中原政权等.柔然对中原王朝的朝贡,中原王朝对柔然的赏赐以及互市等,都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柔然与中原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多次和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亲文化,佛教也由中原传入柔然.  相似文献   

10.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兴盛。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逐渐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徐州作为中国古代多种宗教汇集之地,这里佛刹林立,高僧云集,为当时佛教重镇,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