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汉字构形法入手,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为理据,提出了现代汉字构形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从汉英文字构形法的共性开展教学:汉语文字的笔画与英语文字的字母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部件与英语文字的词根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整字与英语文字的单词对应教学。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减少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字学、词汇学、音韵学的角度对汉字表达汉语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精减、规范汉字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文字符号。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语素,一个词汇。汉字和现代汉语词汇之间的影响是互相的,一方面,汉字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制约;另一方面,汉字又会对汉语词汇的形成产生影响。以汉字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而言,其主要体现在: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使得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汉字的书写方式,使得其所要表达的词义,可以通过汉字的字形判别出来。  相似文献   

5.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互影响。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也不例外 ,汉语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趋势 ,并使汉字形成之后具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对汉语的表现力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但即便如此 ,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差别。认识和区别二者的不同本质 ,对理解汉字与汉语间的关系及正确地使用汉字和汉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字再认识     
以往数以千计的文章和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汉字的评价和结论是欠公正的。总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从表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汉字是落后的文字,必须改革。2、汉字难认难记难学难写难打字(?)排印难输入,妨碍扫除文盲,妨碍全民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妨碍现代化建设。3、汉字与现代汉语不相适应,必然被表音文字取代,走世界文字其同的拼音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及“右文说”孔秀祥汉字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对汉语的流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般认为语言的演变必将引起相关文字体系的变化,因为语言是基础,文字只是它的影像(就像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影像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汉字对汉语介入太深,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汉字曾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先后有十几个民族借源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汉字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调整,造成了各种变异现象。其中不但有官方的、宗教的,也有民间的;不但有借用,也有变体、改制;还有的由表意变成了表音。不仅有记录汉语的汉字,也有记录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苗语、壮语等非汉语的汉字或准汉字,形成了一文多语的汉字系文字大家族体系。汉字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功能变异、形符变异、体制变异,大致经历了这样几种形态:汉字汉文(照搬)———汉字某(民族)文(假借)———某族汉字(转注仿制)———改创民族文字(变异)———新“书同文”和大字符集建设。考察研究汉字在外部传播的规律,有助于研究汉字本体的标记功能和结构体制,以及汉字的历史作用和传播文明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越语中汉语借词的越语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中国秦汉时期,作为文字载体的汉字就已开始传入越南(当时的交址地区),其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汉字曾被作为越南的正式文字,汉字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越语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汉语借词、汉越词),现仍大量保留在越语中,并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汉字字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同源词”和“同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字族,从字族的角度研究汉字学,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同族字”就是记录汉语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系列汉字,它是在认识、语言(词汇)、文字三者的互动中寻求文字与语言的相对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是汉字通过内部孳乳以适应漠语词汇的“同源派生”而形成的。研究汉字字族的形成及其分布状态,有利于在汉字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进一步认识汉字,把握汉字,进而探索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但是,汉字字族的研究必须要有时间和层次的观念,必须进行穷尽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切不可只是根据立论的需要而随意罗列、挑选几个或个别有利的材料来证说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人与汉字古代的日本是个只有语言没胡文字的国家。大约在四世纪初,汉字经由朝鲜传到日本。日本人接触汉文汉字后即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除积极学习掌握汉文外,还试图用汉字表记日语。汉字本来是表记中国汉语的文字。它是以甲古文为原形,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化而成的表意文字。汉语的语序、语法、发音都与日语完全不同。用表记汉语的文字来表记日语,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但是,古代的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而却步。为了能够顺利阅读汉文,使用汉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缩小汉字与日语之间的差距。在阅读汉文方面发明了  相似文献   

12.
秦汉以后直到今天的汉字,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形音文字体系。这种后期汉字的特点是形声字的比例占绝对优势。一千八百年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收的汉字,形声字占80%以上。这个比例在历代的字典中不断增加。清代的《康熙字典》和最近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形声字都占95%以上。 东巴文字通称纳西象形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12世纪,比起汉字来,是很年轻的文字。但从文字发展阶段来看,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字。东巴文字同汉字无同源关系。我们用纳西文字同汉字作比较研究,一个原因是纳西文字中也有一批形声字。  相似文献   

13.
清水江中下游苗族村寨留存的近十万份苗族契约中存在丰富的苗汉语互借的文字记载,尤其是"汉字记苗音"地名的苗汉语互借现象非常突出,这些现象反映了从清初到民国近300年的时间段里汉语和苗语互借情况,也导致苗语地名的历史渊源和隐涵的文化背景出现"失语"。本文对平鳌、文斗2个苗族村寨大量契约中"汉字记苗音"地名的苗汉语互借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汉字记苗音"地名的类型及规律,以探明苗汉语互借的机制和缘由。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把汉文字或者说成表意文字,或者说成表音节的注音文字,或者折衷为意音文字。这种种说法都仅仅是对汉字的一些初始认识,并未道出汉文字作为通过字符标示语素来构成汉语书面语流的视觉符号系统的本质特征。 对汉文字的模糊观念,大都源于对文字本质的误解和对汉语特质的忽视。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的一种文字体系,它集音、形、义于一体.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的认写几乎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瓶颈.在本文中我们分通过分析了目前汉字教学的方式和留学生习得汉字的偏误,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总结了几种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民族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之后,又经过一代代的艰辛努力,逐渐完成了对汉字的吸收、创新与发展,终于把具有一字一音表语词特点的汉字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去,形成了一套和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字成了日本的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汉字及其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与启迪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和认识它,从而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中国哲学,更深入地利用汉字进行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8.
羡余现象是反映自然语言本质特征的语言现象,涉及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复杂。毫无疑问,对汉语羡余现象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不仅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汉语的本质特征,而且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有助于顺利解决汉语运用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汉字和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发展。个人已从文字、词法、语法三方面对汉语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师范大学2014级预科生为调研对象,从语言使用、语言态度、文字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学生汉语、汉字识读水平较高,但语言环境对语言选择有很大影响。对此,建议高校多开展民汉交流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种类比文字要多得多,当代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语言加起来有数千种,文字则要少得多。然而许多民族却不止有一种文字。认为汉语只有一种文字的说法,虽然相当普遍,但并不正确,汉语与汉字并非唯一对应关系。在当代,汉语的文字载体除了汉字以外,还有“东干文”。东干文是清末同治年西北“回乱”之后逃入当时俄属中亚的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后裔“东干人”所使用的文字。这些回族群众退入中亚后,将原先在他们中间所行用的“小儿锦”也带到中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