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冯梦龙“三言”中的人欲观与理学发展的关系,通过对理学“理欲之辨”和“三言”文本的双重解读,论证了“三言”中表现出的人欲观是辩证的人欲观,和王夫之等人的人欲观有前后辉映之处。  相似文献   

2.
言论,有高深的理论和日常普通浅显议论之分。这里我们只摘录分析先秦诸子对于后者的论述,且只限于政治言论常态。 一孔孟所谓的“知言” 《论语》最后一篇的最后一句是:“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这里的知言。知人,是指一个个的人与言,还是泛指社会整体的言与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倘联系上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以及从《尧曰》整篇看,显然是既指具体的言与人,也指整个社会的言与人。孟子对于“知言”之论,就详细些了。他对“何谓知言”的回答是:“ 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  相似文献   

3.
唐伯侬 《中文信息》2013,(5):121-121
《旧约全书》有言:“穷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远落空。”  相似文献   

4.
刘长卿曾自称为“五言长城”。“五言长城”究竟指什么,历来说法不 一。一般人认为指五言中的长篇,也有人认为指五言中的短篇,即五言近体。实际上, “五言长城”应该理解为刘长卿对它的偏爱、实际创作数量的众多以及对其五言诗价值和艺 术成就的倚重。  相似文献   

5.
海内孤本《黄律卮言》的发现及其价值□高国藩梅俊道一、《黄律卮言》的发现江西九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里藏有一部古代人编的黄庭坚的诗选———《黄律卮言》,这是一本奇书。这本书是黄庭坚的子孙,在明代万历年间请人选编的。他们选编的目的是为了使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6.
再论司马迁的论断语言艺术杨松岐大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人是何心胸。司马迁联系身世,心中多有慷慨寄托之词,发而为言,书中即有明是非示褒贬的论断语言。《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太史公的褒贬论断如云龙雾豹,出没隐现,变化无穷。或言...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在袁世凯称帝的紧锣密鼓声中,《大中华》杂志刊登了梁启超反对帝制的宏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此文道出了“全国人人所欲言,全国人人所不敢言”,反对帝制复辟的心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公开宣告了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决裂。辛亥革命前一贯主张君主立宪的梁启超,何以要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与袁世凯一度亲密合作的梁启超为什么这时举起了反袁护国旗帜?倘对梁启超参加反袁护国的原因作点分析,即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且有助于对梁启超在这段历史中的功过作出正确评价。一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确有过一段不短的合作。这既反映了袁世凯为对付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惜倾心拉扰立宪派,以壮大自己力量之事实;也反映了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艺术史上,韦应物与柳宗元常并称,两人的五言古诗最为人称道.本文拟以韦柳五言古诗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艺术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史记》峻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峻洁论俞樟华司马迁的《史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三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①说这话的是晋人张辅,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对马班作比较评论的人。他的话虽不无偏颇,因为文章的好坏.不是以字句的...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邓小平如是言与行焦连三,王崇杰理想信念,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意识,它统辖着人心理上的认知、情感、动机和态度各个层次,支配着人的行为及其发展方向,激励着人去不懈地追求和执着的奋斗。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深谙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  相似文献   

11.
试论庄子对先秦立言观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言是先秦时期“三不朽”之一。基于对道的体认,庄子对先秦立言观进行了批判,反对以言立道。为突破“道不可言”的困局,庄子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寓言是借他人、他物所说的话,重言是使人信服的庄重之言、耆艾之言,卮言是如酒一般让人品味又使人神往的载道之言。三言是《庄子》三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构成其艺术特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元以前来华黑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的居民大体分为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Negroid),简称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中国古代的居民,除了主体的黄种人,新疆等地及由西域来华的白种人以外,是否有过黑色人种?这是中国人种史和中外关系史中一个很重要而值得研究的问题。明初学者叶子奇记元朝情况,言:“北人女使必得高丽女孩童,家僮必得黑厮,不如此谓之不成仕宦。”①邓之诚先生指出,叶子奇“所云黑厮,或即昆仑奴之类,清初犹有蓄之者。”②辞书中言,“尼格罗人种,也称‘黑色人种’、‘赤道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主要包括尼格罗人…  相似文献   

13.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10,31(2):14-21
爱因斯坦尝言: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劳动,其中既有活着的人,也有已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分量来偿还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語言学是以語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門社会科学。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人們能以辯証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了解語言现象,科学地闡明語言发展的规律:这就产生了馬克思主义語言学。馬克思主义語言学是为着适应无产阶級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在同資产阶級語言学进行不断的斗爭中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在語言学的阶级性和党性問題上,就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语言的产生,"言"与"行"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联系,因此,"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孔子十分重视人的言行,他主张"言"要谨言慎辞,"行"要有德。孔子言行观中的"言"与"行"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皮锡瑞曾极其简扼地把宋以前与宋以后的儒学概括为:“汉儒多言礼,宋儒多言理。”《经学通论·三礼》,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页)“多言礼”的,不只是所谓汉儒,而是包括从汉至唐的儒者;其所言宋儒,也不仅指两宋,而应读解为宋学。宋学渊源于中唐的“儒学复古”,作为其中坚的古文家大力提倡仁义,关系到宋代性理之说的产生,这些已属常识。但是中唐古文家为何大力提倡仁义,对此似乎没有给予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探索一下从礼乐到仁义的转换及其背景。一、唐代礼学的变化众所周知,六朝人精通礼学,有不少大型著作,如刘宋何承天…  相似文献   

17.
朱熹认为死生有定命,是宿命论者,但是朱熹又主张“罕言命”,其原因是他认为“人欲避祸,终不能避”;“气之命”无法操控、“理之命”人可以把握;“若尽言命,恐人皆委之于命,而人事废矣”。朱熹“罕言命”虽然存在瑕疵,但是当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朱熹的“罕言命”启示我们不畏命,把握“理之命”,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有上进心,有勇气、有信心、有恒心,就会不断战胜困难,不断进步,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另外,朱熹“罕言命”对当今破除迷信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世贞与王士祯文翰明代的王世贞与清代的王士祯,往往被人混为一谈。明代王世贞字元美,嘉靖进士,“后七子”首领之一,著有《艺苑卮言》等。清代的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戊戌(1658)进士。他主盟诗坛,倡导神韵,名噪一时。著有...  相似文献   

19.
万昌华 《文史哲》2002,(3):120-127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透视历代有关郡县制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深入思考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古人类的起源,是人类学领域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之一。早在1949年,日本现代人类学权威长谷部言人博士就从人种性状的角度提出日本绳文时代(即新石器时代,下同)人来源于华南的观点。紧接着,1949年9月群马县岩宿发现的“先土器时代文化”,将日本史前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