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教育因塑造受教育者健全完满的道德人格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校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既要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让学生健康的享受生活.因此,回归生活是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向与形态重构.道德教育应与生活世界密切相连,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在生活世界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何健  陈保香 《创新》2021,15(4):80-88
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存在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对称、道德主体虚化、教育空间区隔化等问题,需要明确道德教育过程中工具性教育对实质性教育的冲击.建构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重构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复植"实体价值与工具价值二重性;二是型塑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的责任,积极回应管理系统、大学生和社会等三重责任客体的道德教育目标要求;三是保持一种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反思,力求在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平衡教育中培养具有良知、纪律与爱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3.
马金飞 《生存》2020,(4):0164-0164,0122
2016年秋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式进入全国小学一年级课堂,这标志着一门新型德育课程的诞生。统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将在2018年9月进入小学三年级课堂。对浙教版与统编教材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对比,发现新的教材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引领教学:其一,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道德认知取向的品德观到综合品德观;其二,教材可以提供教学内容:故事到生活事件;其三,教材可以指引教学方法:说一说到演一演。德育教材所引领的这种转变,也是我们本教材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新理念。下面结合《家庭的记忆》一课,从4个方面谈谈对教学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锐  张谨 《社科纵横》2010,(2):117-119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凭借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义或邪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道德约束的作用。道德评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也相应的变化,分析现阶段不同的道德局面的新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道德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石 《学术交流》2005,2(2):15-20
道德终极标准是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读道德终极标准,道德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利益关系,达到利益最大化。这种道德终极标准体现了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它不仅是评价一切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也是评价一切道德规范优劣的根本标准。道德终极标准具有三种形态:一是在利益冲突时,增加边际效用大的利益;二是在利益不冲突时,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三是无论利益是否冲突,“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一般都是善的、道德的。  相似文献   

6.
孙峰 《唐都学刊》2003,19(2):61-65
当代道德教育要适应现今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理论和实践应不断适应性新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建构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是新世纪道德教育的使命。在当今开放性社会及知识经济时代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是培养和塑造具有高尚道德理想和信念即道德人格完善的人。道德教育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寻找到新的生长点 ,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建构和创新是中国 2 1世纪道德教育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也是一场道德教育观念和体系上的深刻变革。道德教育建构与创新的现实基础是走出道德困境 ,重塑人的精神 ,实现德性的复归。同时道德教育的建构与创新应遵循几个方面 :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其基本思想体现在 :树立创新道德教育观念 ;建构创新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注重独立性和开放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采取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 ;建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相融合的道德模式。其基本内容包括人文精神、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思想家们关于现代性危机的各种反思中,从道德视角进行的反思和批判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赫勒对现代道德理论的重建主要是围绕着"好人存在,但好人何以存在?"这一道德中心问题而展开的,最终落脚干对理性化进程中道德规则的重新阐释.赫勒转换了道德规则划分的标准,即从按照层级划分变成按照领域划分.详细论述了现代社会中道德准则和法则、道德原则和格言等多样性的道德规则,并强调,多样性道德规则的内化对于消除外在道德规范和个体的内在自由之间的张力具有重要价值.正是通过对道德规则的一系列重新阐释.赫勒为克服现代性危机提供了一种道德重建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责任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军 《学术交流》2006,(6):31-34
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责任的发生是由人们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责任行为依据的是主观所拥有的道德能力,体现了道德实践精神的内在要求。责任所包含的道德强制力和道德理性,是所有道德规范中最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得最紧密的。因此在道德规范的整个体系中,责任是处于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承担责任不一定是道德行为,但道德行为必然意味着对责任的承担,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基础。责任的道德价值体在:道德责任是道德运动的中介环节;道德责任有利于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统一协调的道德调控体系;道德责任是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和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王爱云 《社科纵横》2008,23(4):157-158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二、重视道德人格的塑造;三、注重自我道德教育;四、独到的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五、强调以德行政.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唐都学刊》2012,28(6):14-17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吸收20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有影响的德育理论,至今仍被各国道德理论家和德育工作者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并被证明是有效的。中国当前道德教育存在高调低效的特征,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为我们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诸多启示,我们应变传统的灌输型德育模式为引导型模式,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切入点,在总结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精华及其衍生出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面貌的正反两方面变化;指出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和批判地吸收中外文化精华,丰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构筑高尚道德情操及卓越人格形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 ,传统被认为是人们生活方式中的社会与文化要素 ,比如行为、思想、习惯、道德和社会规则 ,在所有的社会中 ,传统得到保护并世代传承。传统本身有着明显的双重性 :一方面 ,传统维护价值准则 ,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而发挥作用 ,从这个角度而言 ,传统是积极的 ,它增强民族力量并支持其走向未来 ;另一方面 ,传统是保守势力的最后堡垒 ,而保守势力又是造成落后的主要原因。勿庸讳言 ,保守的传统妨碍和阻挠社会的前进步伐 ,尤其是在封闭的社会中。因此要对传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就有必要了解传统的各个方面 ,哪些是应被克服和消除的…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7,(6):25-30
亚当·斯密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商业性质,他不仅从经济角度把握了文明社会的运转方式,而且从三个层面对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进行了思考。对于文明社会本身是否有道德价值的问题,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理由是其促进了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的自由;对于文明社会运转所需要的道德规范问题,他一方面为欲望正名,另一方面提倡正义这种"消极的道德";对于文明社会中道德何以产生问题,他一方面借助同情原则揭示了道德的情感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文明社会道德形成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的前提是描述和理解人类道德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道德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世纪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著名代表、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柯尔伯格(192-1987)从心理学和道德哲学两大领域着手研究道德的发展,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曾为他担任助手的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卡罗尔·吉利根批判性地借鉴了他的研究,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论述了女性的道德发展,针对道德发展问题与柯尔伯格展开了争论。一、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公正”路线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包括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三个…  相似文献   

15.
荣辱观的伦理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以善恶为标准对人的行为所作的道德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道德情感体验。从宏观上看,它在道德结构中居于支配地位:它既决定人的行为的基本德性,又是人们制定道德规范的尺度;从微观上看,它对个体道德的形成起价值导向作用,表面看来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褒奖或贬损,实际上是以一定的荣辱观作为社会道德评价尺度之一,是社会以一定的善恶标准引导人们确立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因此,荣辱观是道德评价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杜乾举 《社科纵横》2007,24(4):19-21
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它承载着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驱力和基本的价值导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源泉。因此,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道德既相矛盾、互为对立,又相统一、两极相通。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道德上的支持,需要以良好的道德传统、健康的社会风气和进步的价值观念为条件;另一方面,道德建设也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在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观念及个人道德行为的整合。为此,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关注道德文化的更新与重建,使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和广度,从根本上铲除导致社会产生种种败德行为的经济根源,为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和传统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诸子的伦理学说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孔子的伦理学说。孔子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试从道德起源、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略陈管见,以期求教。一、孔子的道德起源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于道德起源问题有三种论点:一是“神启论”,认为道德根源于神,这是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职她活动与职讪道德也不例外。如何适应社会转型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迟缓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三方面谈一些看法。一、社会转型期必须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讪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讪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就是从事一定职讪的人们在职讪活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反映了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价值问题应该采取生存哲学的视角,原因在于价值关乎人类生活意义的实现.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用善恶评价的价值,与社会人伦关系结构、道德原则和规范、美德能够满足和促进人们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关.因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是历史性地发展的,所以道德价值也有着历史性.而道德价值有一种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衡量标准,在各个历史时代则具体化为当时的“好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