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11):103-107
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家庭长期照护是多数失能老年人主要的照护模式。但是,家庭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收入、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等都直接影响到照护质量。文章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对一位女性家庭长期照护者个案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从长期照护的动因、照护的状态、照护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反思老年人家庭照护的基础、如何解决家庭长期照护负担问题、如何应对家庭之外的支持力量缺乏的问题。提出道德教化固然重要,还需要建设稳固完善的社会化长期照护支持制度。制度设计需要考虑从经济上对家庭照护者进行补偿;社区提供普及性的医疗、照护方面的知识培训或支持,解决家庭照护者现实中遇到照护技术困难;关注照护者身体身体和心理状态;加强针对失能老人照护的志愿者服务;政府支持兴办收住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养老机构;鼓励培育家庭服务市场,运用社会购买的方式,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理论视角下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资源是指科技创新主体为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科技组织资源等.不同的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强弱联系是不同的.科技资源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网络性等特征.有的科技资源属于纯公共产品,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有的属于私人产品,不同科技资源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具有复杂性和社会多部门参与的要求.应用公共产品理论、经济网络结构理论、钻石模型理论研究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在社会科技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短期内提高科技资源产出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3,(7):48-48
英国:公医制公医制由政府主办,包括财源筹措与照护的提供。1990年,英国颁布《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案》,由中央授权给地方政府主导和负责社区照顾,并鼓励民间机构提供更多的老年人服务。现已建成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的老年照护体系。在财源筹措方面,以税收财源为主,占64%,私人财源占36%;基本原则为"残补原则",强调资产调查;照护方案包括国民健康服务和个人社会服务。长期照护以社区及居家照护为主,占86%,机构式照护占14%。总体而言,国家健康照护体制是由上而下,中央政府高度介入资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2,(3):14-14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三福院)是一所市级公办综合性养老机构。设有失智照护、介护照护、介助照护、医疗康复四个中心,拥有床位800张。其中,失智照护中心为全市第一家失智老人专业照护服务中心。近年来,三福院顺应时代发展,在老年照护中注重以人为本,尊重老年人价值,夯实基础、建立标准、创新流程,在建筑设计和照护实践上努力谋求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持续改善提高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具有科技人力、科技财力、科技物力和科技信息等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在新的形势下,俄罗斯对科技资源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强化了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对科技资源的实施加强管理和监控。但仍存在设计过于庞杂,部门条块分割,资源浪费严重,国家投入科技的强度和缺乏创新服务体系等问题。俄罗斯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科技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关注力度、重视信息技术开发和完善科技体系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6.
许晓芸 《社会工作》2019,(1):81-90,111,112
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除了面临经济、身体等方面的沉重负担,还面临心理、情绪、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既有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双向压力,也有政府、社区、机构之间的供给缺位,也存在养老需求与长期照护现实之间的矛盾,还存在社会支持缺失与个体无法增能的双重窘境。基于社会工作助人的专业视角,探索夯实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家庭照护、加强社区老年照护服务、转型升级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的长照策略,达成失能老人老化态度转变、老年人力资源活化、照护资源有效整合的增能预期,实现"就地老化"和"成功老化"。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养老离不开医疗,医疗是养老的基础保障.而“医养结合”这一养老模式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状态,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持续性的医疗、康复和照护服务.“医养结合”实际上就是把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融为一体,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8.
信息通信资源运作与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 《唐都学刊》2006,22(3):46-50
依据科学的发展观,信息通信产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信息通信产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目标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资源运作要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信息通信资源运作的技术目标是要以绿色科技目标为取向,管理目标以绿色科技手段为取向,市场目标以绿色科技价值为取向;信息通信产业需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合理引导有效配置资源,构建信息通信资源可持续运作的绿色通道;信息通信资源运作要注重同公正为本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同改善增长方式相结合,同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相结合,也要同信息通信服务的社会普及性相结合,最终实现信息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湾工作通讯》2011,(4):38-38
为促进新疆建设兵团与台湾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月12日至22日,兵团台办组织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科技参访团一行19人赴台交流参访。参访团成员由兵团农、林、牧、土壤、农产品加工、科技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对台湾农业科技、农会组织、农场及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考察,并就两地农...  相似文献   

10.
长期照护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发达的老年社会。长期照护的对象是陧性病和残障人口,而老年人则构成此类人中的绝大多数。长期照护的目标是满足那些患有各种疾患或身体残疾的人对保健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其内容包括从饮食起居照料到急诊或康复治疗等一系列正规和长期的服务。长期照护服务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正规和专业是长期照护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面对社会转型,农村家庭需积极进行经济资源、情感资源、照顾资源重构,以帮助老年入调整压力应对的方式,纾解经济压力、精神压力和疾病照护压力,维持精神健康.然而家庭资源的重构也并非一劳永逸,子女远距离的务工经商常常造成老年人照护资源的流失,难以应对疾病照护压力,精神健康受损.因此国家应通过促进农民工家庭城市化、增加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供给等措施,增加农村老年人应对压力的可得资源,切实提高其精神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傅旻 《社会福利》2009,(12):25-26
协助式照护模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此模式强调社会心理需要,如身份认同、归属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在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前提下满足其各种社会需求。协助式照护始终以延续“积极寿命”为目标,它在美国的出现,被视为老年人在各项身体机能不断衰弱时,还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其维护独立自主、尊严和隐私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8,(10):F0004-F0004
重庆市儿童福利院充分利用本院的医疗康复资源,同时整合社会力量,通过外聘专家教授、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等办法,借势借力发展自身。在确保院内孤残儿童医疗康复保障的同时,将所属“伤残儿童康复医院”向周边社区辐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既提升了儿童福利院的社会知名度,又弥补了事业经费的不足,改善了儿童生活及职工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4.
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给家人尤其是女性照顾者造成了压力与负担,照顾者会运用不同的因应方法,包括寻求正式与非正式资源的协助缓解压力。本文试图从压力与因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女性照顾者所处的特殊地位及需要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房莉杰 《社会工作》2012,(3):16-18,43
老龄化对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是巨大的挑战,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无不把"控制医疗费用"作为卫生改革的核心。从国际经验,尤其是日本的经验看,影响健康服务体系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不是老龄化本身,而是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日本的经验说明,尽管成本控制和改善服务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存在冲突,但是对预防保健和长期照护服务的投入可以有效减少对昂贵且不适用的住院服务的利用,在更好地满足了社会成员健康需求的同时,反而使卫生费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对我国的启示是,一方面要将预防保健提高到战略位置进行重新规划,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起全国性的长期照护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从社会分配基础、社会供给类型、输送系统以及财务模式四个要素出发,评析中国主要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失能认定评估工具较为简单、服务供给的精准度较低、非正式照护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对医疗保险基金的过度依赖,是目前中国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完善失能认定评估工具,为福利对象提供自主表达需求与自主选择福利供给内容的途径,构建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未来社会将随科技的发达而改变,高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将大显其威力。交通运输畅通快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主导现代医疗和现代农业。尤其引入注目的是以电脑为载体的大量的信息流通,它将促成以财富创造出快节奏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化社会的诸种特征信息社会指信息已成为最重要资源的社会,又称信息时代。但是,迄今为止,信息这个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说,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就是消息;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严密,信息应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有人认为信息与...  相似文献   

19.
科技发展与目录学林益蓉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将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信息的生产、贮存、加工、处理已成为主要产业之一。这就迫使科学工作者务必增强“信息意识”学会利用“目录学”,以最快的速度,最优化的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掘人类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中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产业应包括:照护服务(包括机构、社区、居家)、老年医疗服务、老年餐饮服务、老年用品服务、物业保洁服务、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目前我国老年产业尚属起步阶段,各种形式的服务在专业化、规模化方面都很欠缺。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