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俗文化是由民俗事象所构成的,民俗事象在其历史形成时期对人民的文化生活和行为会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新,这些民俗事象逐步透露自身原有的不足,脱离时代的要求,甚至有些将会成为阻碍一个民族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作为一个文明的民族,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味照搬地继承,而应扬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佳者怼包含在哈萨衷族冬不拉乐曲中的生态环境内容做了介绍,并对弹奏着、乐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弹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身体活动,它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储存和再现。哈萨克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着新疆独特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活在广阔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把草原当做“比赛场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成为人类宝库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化认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民族文学在认同建构中必然伴随着诸多的困惑。困惑产生的原因有历史的因素、民族文化的差异及民族文化身份的深层诉求。  相似文献   

5.
6.
本交针对哈萨克民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鞣制工艺,从其工艺类型与鞣制过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介绍鞣制工艺的过程中进而展示了哈萨克族的鞣制手法,并以实证的形式证明了民族工艺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对哈萨克族悠久的节日纳吾热孜作了说明,并对内容丰富的纳吾热孜节对哈族文化的作用及该、节日的重要性和继续发扬等方面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主要世居民族之一,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养老文化在代际间自觉传承。随着牧民大规模定居和城镇化的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养老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中的现代调适具有多重影响,对于增进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国家认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的视角看,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方式。人类文化从诞生伊始便与"自然"、"生态"紧紧地勾连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正因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提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生态文化,并从两种学术理路对之作阐释,一种是将生态文化视为一种人类应当采取的新的文化形态,另一种则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生态文化视为一个历史范畴或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生态文化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生态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生态观、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以调适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而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与生态文化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讲述了是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哈萨克族俚歌,同时对哈萨克族俚歌的特征,歌词的特点以及与传统歌曲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背景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就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作初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深化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研究,促进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生态旨在探明民族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特别要揭示民族文化赖以生成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本文阐述了长江流域民族文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揭示了长江民族文化生态的地域性、开放性、和谐性、节律性和变异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哈萨克族当中至今仍广为流传的“阿斯克”游戏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人们通过玩“阿斯克”游戏来培养他们的灵敏度。在玩游戏过程中,能表现出人们的坚强和毅力、灵活和技能,最终决出胜负。  相似文献   

14.
文中强调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正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了讨哈萨克族审美观的特点、它在哈萨克族历来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东西方定居民族的审美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17.
20世纪30年代,新疆阿勒泰等地区的一部分哈萨克族迁徙青海,为了生存他们备受艰辛,到了21世纪,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迁。青海哈萨克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取得质的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积极调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了哈萨克族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跟习俗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关联,并对哈萨克语利用丰富的语言能力和美妙的想象力表达出来的美学观进行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化生态是维系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适应机制、与外来文化接触的交流机制等方面。应注意研究有关民族文化事象生成、发展、演变的规律,将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要纠正文化保护问题上一些不正确观念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态环境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概念,目的在于强调民族文化的生存状态及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生存,改善并优化民族文化的生存质量,促进并发挥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民族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生存发展空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当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影响时,其生存发展空间必然受到制约.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失衡可能性的特点.目前,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折射出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需深度挖掘,这些生存智慧对于我们今天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种种困境,探寻天、地、人的和谐之音仍将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