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叙事学界对叙述交流过程的不同建构,首先分析了"隐含作者"的定义衍变,然后建议用"第二作者"指称创作环节中作者的第二自我,把原来的"隐含作者"纳入阐释环节,用来指称读者建构出来的作者形象。通过对概念的整理,一副双向叙述交流示意图形成了,它不仅突出了作者的作用,也强调了读者的地位和文本的交流媒介属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信息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信息反映了作者的科研状况和学术水平,对编辑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对编辑工作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利用作者信息做好编辑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是作者就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观点,是作者人格利益的延伸。笔者认为当今学术研究领域盛行的挂名行为,破坏了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侵犯了作者对作品的身份权,使作者的人格利益不能在作品上延伸,降低了作品的价值,减损了著作权人对作品应有的财产权,造成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强化稿件退修信的感情色彩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出发,论述了稿件退修信的感情色彩是对编辑职业素养的要求,强调撰写退修信,对不同的作者要区别对待,指出强化退修信的感情色彩,必须注意洞悉作者的投稿动机和目的,缓解挫折对作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激发作者撰写科技论文的兴趣,帮助作者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慎重处理作者的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5.
自从韦恩·布思提出"隐含作者"这一重要的叙事理论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由于学者们对它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阐释,形成了以西摩·查特曼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流派将"隐含作者"看成是真实作者在写作中创造的一个产物,将"隐含作者"囿于文本之内,甚至认为作品在创造出来之后,作者就死了。而以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对"隐含作者"的理解走向另一个误区,将它等同于真实作者,认为创作文本的不是"隐含作者",而是真实作者。这些对"隐含作者"的理解都有失偏颇。对该概念的正确理解应该打破文本的封闭性、客观性,将其置于人文视域之下,从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双向进行,并考虑作者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才能更好地把握"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特宣布作者之死虽然消解了作者的权威,但也遗留下了不同作者之间的差异被忽视、读者对作者的期待无着落,以及文本意义生产体制与机制难以解释等问题.福柯对"什么是作者?"的追问从作者一功能体的角度为作者保留了一席之地,但仍没有解决巴特留下的问题,他们对于作者的轻视是一致的,忽略作者为文本提供意义的可能性问题在福柯的理论中也仍然存在,他也像巴特一样没有建立起从读者的群体想象角度来理解作者形象的观念.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使作者复活,不是要重新恢复他的权威地位,而是要通过恢复对作者的考察,解释文本意义生产的机制,为揭示文本意义的生产过程建构起完整的解释框架.作者复活的理由在于作者是一个以身体感受为存在基础的鲜活的个体;被语言系统建构出来的作者在文学活动中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在各种力量共同塑造作者形象的时候,具体的作者个体也仍在发挥着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读者也为作者设定了一个公共的形象,一个运用共享代码进行编码的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应重视对论文清样的自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自校论文清样,是学术期刊控制编辑出版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作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作者对此并未引起广泛重视.通过分析学术论文作者自校环节经常遇到的著作权、论文质量和作者素质等问题,提出了作者应重视对学术论文清样自校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作者理论批判了主体性的作者,从而否定了作者对作品的绝对权威,但它自身却未能从这种主体性作者理论中完全解脱出来。实际上,作者对作品解释权威的丧失并不是由于文本的游戏和读者的狂欢,而是作者的主体性在创作过程中融化成了流动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作者通过自我对话超越其现实存在,走向理想存在,并在作品中留下这一对话的记录,因而作品正是这一对话的展开,它召唤着读者也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并在这一对话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9.
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传统文论中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地位,也暗示着巴尔特向后结构主义方向的转变。巴尔特在对作者身份问题的探讨上,延续了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中反主体性的传统,力图推翻在文学领域中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话语体系。在传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无论是作者还是批评家都曾以解读文学作品内在的蕴含意义作为阅读的最终目标。当巴尔特明确提出将作者从文学作品中剔除时,使得我们对文学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文学本身。文学作品不再是提供某一种单一意义的载体,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再从作者身上寻找参照物,而是享有更为自由的文学空间,开启了新阅读理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作者死亡”观从19世纪开始萌芽,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顶峰,其反文学传统的革新精神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作者之死与作者建构的激烈争论.面对讨论的热潮,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1962年创作的小说《金色笔记》中更是雄心勃勃地让“作者死亡”,大胆地分析了小说中作者主体“退隐”下的多种叙述策略,即以主体批判、话语分析、形式实验的方式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文本实践,以此探究了当今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意义.其开放性的观点与之后的后结构主义学家巴尔特、德里达、福柯的“作者死亡”论点都有着奇妙的暗合,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20世纪莎士比亚传记中,伯吉斯的《莎士比亚传》在传材选择、移情和学术个性方面都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性。作者撷取婚姻、爱情等素材,从性本能的视角透视莎士比亚的情感;作者对暴力的分析和描写,与作者对社会的认知和个人经验密切相关,是作者自我情感在传主身上的投射;作者在传记中对语言、音乐和福斯塔夫精神的见解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伯吉斯怀着对莎士比亚的信仰,打破偶像崇拜观,从人性出发,追寻莎士比亚的一生,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术期刊作者一稿多投现象非常普遍,业界多是持批评态度,认为作者缺乏学术道德,违法悖德,但是此类现象却层出不穷。本文从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入手,对作者的投稿原因进行了剖析,对目前的学术期刊编辑流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比较了二十本著作的前言,十本为中国作者所著.十本为西方作者所著。相同之处为:所有作者均在前言中阐明了写书目的,介绍了书的内容;85%的作者表达了对成书有帮助者的感激之情。不同之处为:中国作者无一提及书中所用材料是否得到版权所有者的允许.西方作者对涉及到版权法的资料引用均在前言中说明已获版权所有者的许可;中国作者在评价自己及其著作时总要使用一些自谦语,西方作者却无一人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古都》中千重子悲哀美的艺术形象 ,寄托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和对现实的理解 ,体现了作者对创作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作者对编辑的重要性。首先,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作品,做到及时退稿和艺术性退稿;其次,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人格,做到平等对待作者,不利用作者和团结作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达到一个全新高度,这使我们迈入了一个信息丰饶的时代.信息丰饶促使图书出版业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图书的作者已经完全能够构成一个市场.图书作者市场可以细分为文学性作者市场、学术性作者市场、大众性作者市场和机构性作者市场和教辅性作者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洙浴--一幅水彩画>是理查森的少数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解读该短篇小说,展示了作者契诃夫式的印象主义写作风格.正是借着这种写作风格,作者通过对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片断进行生动的描绘,提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黄建国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始终以关注人物的精神存在为特点。这种关注, 既表现了作者本人对他所熟悉和热爱的乡土人物精神滞后的拷问和痛惜, 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渴望。尤其是作者以一种历史眼光将笔下的人物贯穿起来, 指出这种精神滞后的根源所在。另外, 作者使用的极富雕刻手段的笔法对其刻划人物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61年,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一词在叙事界犹如重磅炸弹,引起了理论家们的激烈讨论。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存废问题依旧众说纷纭。文章在对该术语意义的演变进行分析后,建议用“第二作者”作为替代词,用于指称创作环节中变形后的作者,而原来的“隐含作者”被放入阐释环节,用来指称读者建构出来的读者形象。通过对概念的整理,一副新的叙事交流示意图形成了,它不仅突出了作者的作用,也强调了读者的地位和文本的交流媒介属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莫里森的8部小说,围绕资本对人物的影响分析作者对资本发展的认识,从早期作者笔下资本家的刻板、残酷,到中期更多细腻地描写资本家人性化的一面,到晚期对资本的深入思考,期待注入爱的主题以对抗资本的侵蚀,反映了作者在应对资本退化上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