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做的贡献,他的研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同时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决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对菲利浦斯曲线进行重新评价,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把"适应性预期"的假说引入经济学研究,此学说成了理性预期理论的先驱.他的不少观点,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在经济理论概念上的创新,把人们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解释、经济增长周期的解释、经济发展可持续存在以及福利经济学的认识"都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费尔普斯的"自然失业率假说"认为在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只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它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只与实际的经济变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失业率(横轴)与工资成长率或通货膨胀率(纵轴)之间,存在负斜率的统计关系.因此,政府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措施,其代价是将造成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也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主要依据.但是,费尔普斯从预期因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取得成就,增进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因此而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经济领域内的两大突出贡献"附加预期的费利普斯曲线"和"经济增长黄金定律".前者是将微观与宏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后者是将新经济增长理论全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两大理论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分析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商业周期驱动力量的问题,改变了传统商业周期理论,把商业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对经济政策的讨论从孤立经济措施方面转移到政策决策机构方面并认为技术变化是影响收入和投资变动的根源;供给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规则本身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就业的结构理论》一文提出了关于自然失业率的三个理论.这些理论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于现实生活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菲尔普斯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领域的研究对于他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以及资本积累的研究上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他的贡献对于宏观经济学领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宏观政策制定并实行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共同创立的"互动决策理论"主要解释了某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决冲突,而另一些却不断地被冲突困扰的原因.通过无限重复博弈,在现实世界,长期关系比短期关系更加容易合作,且效率更高.通过影响其他人对自己会如何的预期,以促使其他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的行为,通过限制自己的行为来限制合作者的选择.这些见解已经证明对化解冲突和避免战争大有用途.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体现在对失业与通货膨胀方面的创新性分析上,包括建立“孤岛模型”,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提出等。他的理论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跨期替代关系的认识,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决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T. S.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为基础,尝试管窥艾略特独具一格的见解:“传统观”分析“陌生化”、“互文性”、“重复理论”、“影响的焦虑”等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与“传统观”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解读不仅拓展了艾略特“传统观”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证实了艾略特“传统观”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与预设性。  相似文献   

13.
西方宏观经济学对非自愿失业的产生和解释,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探寻西方宏观经济学演进的路径,可知劳动市场的工资和商品市场的价格是否处于弹性和刚性,是各理论建立的基本条件。新宏观经济学分别以工资、价格弹性和工资、价格刚性的假设组合,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对这些基本假设的解释,使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贡献都借助了“外部性”概念。宏观经济学从1980年代以来的显著发展更是外部性概念进入之后的结果。本文分析宏观外部性的含义和特征,讨论宏观外部性理论产生的背景,并论述宏观经济学如何借助外部性概念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回顾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并做理论分析。探讨、诊断中国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和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这种失衡以达到宏观均衡的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两个阶段处于不同的状态 ,第一阶段为 1 992年到 1 996年 ,先经济过热 ,然后软着陆 ,第二阶段为 1 997年到 2 0 0 0年 ,先通货紧缩 ,然后趋于平稳。文章最后对我国下一世纪头 1 0年的宏观经济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埃德蒙·金是当代较有影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比较教育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研究分析框架,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教育洞察法,从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更加成熟且更具共识性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含义均存在更大的分歧,当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注重与微观经济学相统一的方法论基础。从硕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选择与作业布置模式两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是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并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大力推荐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并辅以中文翻译版,推动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课后作业并交互批改,促进线下团队作业模式与线上平台作业模式的有机互补,以此改善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加速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专业知识及提升宏观经济学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依法实行宏观调控。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则为政府依法实行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政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接受法律监督,以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体论哲学有着难以克服的认识论难题。尽管近代哲学自觉地把认识论问题作为自己讨论的中心课题,但认识论难题依然以变样的二元分立方式挥之不去。因此,对于胡塞尔来说,进行认识批判就意味以现象学直观的方式超越哲学史上形形色色的二元分立模式。沟通一般与个别、超越主—客关系模式的本质直观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其中隐匿地发生着意向行为的赋义过程。这种赋义之所以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因为在内在时间中纯粹体验总是超出了"原初印象"。这样,在胡塞尔看来,"认识"并不是一个可以盛装外在对象的空口袋,相反,每一原初明证的直观就是确切意义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