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详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宗教文化系列在四川汉族聚居区域内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其中,道教是起源于四川的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则以巴蜀禅宗为四川自身的特色。道教仙游文化展示体系:成都是道教的起源地,四川是仙源的故乡。以大邑鹤鸣山、青城山、青羊宫和阳平治等二十四治(“治”即教区)为中心,串联全川道教祠庙宫观,形成了道教仙游环线展示体系。大邑鹤鸣山是道教开山祖师张陵,承袭蜀中“羽化飞天”的仙学传统,创教并造作道书之所,是道教仙学的起源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张陵最早传道的道场,是天师道的祖山,昆仑仙宗的发…  相似文献   

2.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7,(1):29-30,32
四川是我国西部人文景观最富集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要凸现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突出特色和强大的个性魅力,推动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树立精品意识。这是提升四川旅游形象,实现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倍增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环境欣然向好 中央决策的出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4.
川剧可以说是四川文化的戏曲化,是四川人的情感、观点、兴趣等审美意识的物态化,也是四川文化最富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历史之悠久,遗产之丰富,流传地域之广阔,观众之众多,在我国近代大约400种地方戏剧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相似文献   

5.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8,(11):47-48
四川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至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巴蜀文明是和城市文明同时诞生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有悠久的与华夏文明认同、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巴蜀名城和古镇成为文明的结晶和展现巴蜀文明光辉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四川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巴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7,(10):23-24,22
"创意产业"是1997年英国政府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制定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概念,距今不到10年。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未来,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次产业发展新高潮。近几年来,四川文化产业正以生气勃勃的气势迅猛发展,以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而突显出特色和个性,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瞩目的变化。下一步四  相似文献   

7.
谭继和 《四川统计》2008,(11):47-48
四川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至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巴蜀文明是和城市文明同时诞生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有悠久的与华夏文明认同、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巴蜀名城和古镇成为文明的结晶和展现巴蜀文明光辉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四川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如何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回顾和思考四川开发的历史进程,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从中获取历史智慧和战略启示,以便作为决策鉴戒。四川历史上经济、社会开发的“之”字形进程四川自古巴蜀文明诞生以来,已有4500年以上开发的历史,是祖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开发曾有过几次高潮,从鼎盛到迟暮到复苏,从先进到滞后到追赶,历史走过了“之”字形的开发之路,很…  相似文献   

9.
革命精神,包括民族民主意识,是巴蜀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内容。这个转型的开端是从四川保路运动时期起始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统计》2014,(4):36-37
按照《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四川还将进一步完善内河港口体系。除宜宾、泸州、攀枝花、成都市外,四川境内长江的两大支流——嘉陵江和岷江还流经广元、南充、乐山等地,这三市港口建设亦是四川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始提文化强省建设概念 早期四川省政府的相对疲软首先体现在理念上。相比云南于1996年首提“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2002年,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召开才确定了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为“西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川文化理念相对滞后。相关政策、布署的跟进,四川都比云南更晚。  相似文献   

12.
正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草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都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自治区民族进步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滋养,成为其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草原文化品牌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它是凝聚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和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品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引子 千年前,蜀地先民环峙高山,开辟蜀道,将四川和全国联系在一起。千年后,四川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加快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四川与世界紧密融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春风,染绿了巴蜀神州;如红色巨轮,推动着四川交通实现伟大的跨越;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宏伟蓝图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机关文化的魅力在于机关个性的体现,统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在长期建设和创新中积淀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追求和行为;隹则,蕴含着鲜明、独特和深刻的统计文化内涵,是机关文化的特色品牌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挖掘和弘扬统计机关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和丰富统计机关文化建设内涵,大力增强统计机关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创造出长盛不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统计事业。本文对加强统计机关文化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和互动过程。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措施和重要保障。新时期四川省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对科普工作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因此,未来四川科普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的精华所在,依托长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将给长江流域各省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四川地处长江西部端点,长江干流首段和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等主要支流都在四川境内。抓住机遇打造长江西端的经济增长极,不仅将为四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大支撑,而且将通过两端带动,为整个长江经济进一步崛起增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统计文化是历代统计人工作实践、行为准则、认识理念的积淀,是统计工作过程中的新领域,也是统计工作者的义信规范,更是统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统计文化.对于引导统计工作者自觉地把个人思想与工作目标融为一体。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统计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重点行业之一,也是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四川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充分利用县域内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文化内需、促进产业化结构升级、实现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业开发应该以文化为切入点,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14,(5):29-31
巴蜀文化历史悠久、瀚若星辰,四川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星罗棋布地散布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能展示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惟愿读者能够管中窥豹,一瞥其中精髓,共同关注四川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口最多的五大省区之一,在西部省份中位居第一,总人数约250万,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聚居在横亘于成都东郊和东北郊至龙泉山脉间的成都东山区域内的客家人,学术界称他们为“东山客家"。东山客家是四川客家两大聚居区中最大的一个,该聚居区包括了今天成都近郊的五区二县约40个乡镇,总人数约150万。东山客家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距离成都20公里的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古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