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纸副刊是文学与传媒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文学与传媒的双重特点.台湾<联合报>副刊继承与发扬中国报纸副刊"名家办刊"与"文学摇篮"这两大文学传统,在传播的空间构建想像的文学社群,用传播的方式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并在50年风云变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文学的伊甸园",到"启蒙的前沿阵地",再到"精致的文学堡垒".其主编从"文学的园丁",到"媒体英雄",再到"新文学的守门人".<联合报>副刊不仅折射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为世人留下了文学与传媒互动关系的经典个案.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在电子媒介扩张和纸质媒介相对萎缩的大背景下,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影、电视不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而且开始将其媒介产品和表达方式输出到文学领域。不论是从影视剧本到小说的写作流程、从影像叙事到文学写作的趋同,还是从影视产业链衍生出影视同期书来看,影视在这些传播活动中都是信息发布者,占有主导地位,而文学则因成为信息接受者而具有了次生性。这改变了以往从文学到影视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换是在影视与文学之间媒介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加快了这一媒介权力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文学到神士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上说,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然文学到神士文学的历程。从自然文学到神士文学,是文学意义和文学功能的第一次发现和实现,它对文学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是一本由理论织成的网,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民族文学到神话学,从政治学到历史学,从地理学到语言学,开拓了思维,增加了学术深度,扩张了理论的想象力,开辟了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在总体思维的控制下,有可能陷入了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的陷阱,也有可能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走向非文学化和非历史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自然文学是美国文学流派之一,其写作风格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即从直白的描写过渡到多元、多样性的具有现代文学特征的表达,其写作主题也从描写自然转变为保护自然.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威廉斯的<心灵的慰藉>,不仅延续了自然文学的传统,而且还在写作风格上有所突破,表达出自然是人之心灵的慰藉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翔实的材料宏观地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产生、发展、繁荣的历程.文章认为,10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结构从以民间文学为主到以作家文学为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后50年,建立了民族文学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学的研究从无到有,从零碎到系统,从浅显到深入,从单一到多层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是辉煌的,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7.
不同文学观念的形成,不仅基于人们对文学形态的认识,还与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我国文学形态与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阐述了20世纪我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性质到形态,从生产到消费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我国文学终于从古典走向了现代,完成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划时代的历史转换。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宏观到微观转变的过程.探讨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历史地把握其概念内涵、精神价值和文本特征等方面,能够呈现当下新媒体视野下的文学生态;并从文学审美的视角出发,思考其身处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焦虑状态和美学不足,进而促进网络文学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曾经经历过五四新文学、毛泽东时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等三次大转折。这三次大转折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从写国民,到写神魔,再到写群体;从文学的思想时代,到文学的政治盲从时代,再到文学的情感发泄时代;从文学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到文学社会责任的放大和变异,再到文学社会责任的逐步丧失。从这三次大转折之中,我们可认识到:文学并不惧怕政治,但不能止于政治;文学不但要有独特的思想,同时还要有对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学生的文学教育比较薄弱,从家庭到社会,从小学到大学,从主体到客体,文学教育被边缘化了,而学生对文学教育有天然的向往。文学教育是陶冶性灵、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重视科技教育的今天,高校也应加强文学教育,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集体文学活动,让学生个体在与文学接触之余,拥有更多机会接受文学教育,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高师院校师生角色和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控制者变为协调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索取者、由观听者变为参与者、由墨守成规者变为探究发现者、由单独学习者变为合作学习者、由依赖者变为独立者、由受控者(服从者)变为自由者。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江苏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此进程中,江苏经济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要紧抓区域协调发展,苏中苏北如期全面小康,苏南率先基本现代化;大力促进基本成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向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转变;大力促进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深度转变;大力促进引进为主的自主创新经济向原始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经济转变;大力促进投资拉动型经济向消费拉动型经济的转变;大力促进传统工业主导经济向现代服务型经济转变;大力促进城乡分割二元经济向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变;大力促进省内“π”型开发战略向“#”型开发战略转变;大力促进全面小康向初级富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问题:(1)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发展轨迹。认为其经过了从微观到宏观、从批判性概念到建设性概念、从社会学、经济学范畴到文化、道德范畴、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发展过程;(2)一个社会的特定社会资本形式到底如何形成?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局限在社会资本理论本身来寻求解决;(3)社会资本理论的创新性何在?对其理论价值如何进行评判?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再探讨,期望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政府"越位"、居民委员会角色"错位"、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社区管理工作队伍薄弱、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管理观念滞后、"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原则贯彻不力以及政府在许多方面的"缺位".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城市管理方式实现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发自社会深处的剧烈转型,即从前现代向现代、从政治社会向市民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这种社会的转型对建立于其上的道德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道德在调整当今的道德失范及作奸犯科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显得苍白乏力.因此,必须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相似文献   

16.
从概念或范畴进化的角度审视希腊哲学构成希腊哲学研究的重要纬度。总体说来,希腊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表现为抽象形态的运动,即由感性的存在到规定的概念,由概念到范畴系统,由单一命题到科学整体(形式逻辑)的发展过程。本文试从这一方面展开对希腊哲学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已经从教材引导模式转向课程主导模式。然而,大学英语选修课在课程定位、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估等方面存在质量下滑的潜在危机。本文借助体验教学法的理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娱乐化”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以学习者为主的创新课程模式,提倡教学活动从娱乐到体验的视域转向,从认知到思维的范式转型,以及从智商到情商的观念重构。  相似文献   

18.
大同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和明清重镇,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和实践历史名城故都保护与复兴之路,可概括为"六个基本走向":从旧城改造走向古城保护;从单位保护走向整体保护;从两相对立走向两全其美;从文物造假走向修旧如故;从文化包袱走向产业创新;从个性泯灭走向特色张扬。熔铸时代精神,塑造城市品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发生了一定的偏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社会发展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发生了巨大转变,突出地表现在由“物本”到“人本”,由“先富”到“共富”,由竞争到和谐,由分散到统筹、由“失调”到协调,由外援到自主,由效率到公平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辞学发展可以概括为三次转型: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的转型;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从狭义修辞学到广义修辞学的转型.促使这种转型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较为深层次上来看,观念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动因.因此,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转型的历史就是修辞(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不断革新取巧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