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现象分析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一是关键时期的关键。因为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新生表现出对大学有诸多不适应,“郁闷”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本文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新生因入学适应不良而产生的“郁闷”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自我调适,消除“郁闷”为大学新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新生党建工作,对新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的思想转变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高校新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新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要结合大学新生环境、思想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首先教育新生学习做人,然后要求新生学习独立生活,教导新生树立人生的理想,怎样在大学里学习,最后要求新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度过大学生活的过渡期,进入正常的大学生活与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教育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必须调整自身的状态方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由于大学新生所处的大学环境与其原先所熟悉的中学环境迥异,因此,大学新生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生理、行为状态以适应大学环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大学新生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而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有部分大学新生会产生适应不良,成为新环境中的失败者。这就产生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问题。那么,部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呢?究竟哪些大学新生需要接受学习适应教育呢?阻碍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的顺利适应的客观因素主要有:1.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大学新生的适应期。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阐述了适应性教育的内涵、意义、目标,并且提出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后在一段时间处于困惑不适的状态,这些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如何适应大学学习、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挫折、适应他人、适应社会五个方面。文章针对这五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一年级学生是大学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而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又是以研究、掌握新生思想特点为基础的。因此,要对新生施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就必须研究新生的思想特点。1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l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大学前,新生头脑中都有一个“理想化的大学”,他们把一切想象得十分美好,憧憬着在这个理想的乐园里,为他们创造好了各种实现自我成长的有利条件。步人大学后,他们很快发现了诸多问题,如有的大学条件较差;有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学习进行比较,揭示了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的普遍问题,探讨了有助于大学新生快速有效地适应英语学习转型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象,他们刚刚进入大学,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产生各种不适应。通过NLP神经语法程序学,基于大学新生心理不适应的现状,探讨新生心理适应及调适的途径,以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每位大学新生都面临着一个适应大学生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许多大学新生存在典型的心理冲突表现,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涯,因此,正确认识和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冲突是摆在学校和新生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新生适应状况问卷》,对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冲突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分析,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德育工作有效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在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及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大学德育途径来做好新生的德育工作。本文主要从课程类、管理类、实践类、辅导咨询类四个方面的德育途径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大学新生的德育工作,从而为整个大学德育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其外部环境及内在心理都发生了相应变化,正确分析和把握新生的心理特点,抓好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迈好大学的第一步,这对于新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特点及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对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生理和环境的变化,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文章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盐城师范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所得资料得出五点结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城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非单亲家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大学新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解决目前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建议加速壮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增强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研究;建立并做好学生心理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新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适应期中。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目标缺损现象,即大学新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一定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或潜在目标)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文章从大学新生目标缺损现象的表现形式入手,从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大学新生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研宛造成目标缺损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目标缺损的校正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院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一直是教师、家长关心的话题,因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好坏直接影响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各种能力的积累又潜移默化地决定他们今后的发展。采用问卷调查表明,农业院校大学新生学习状态不稳定,生活适应性不强,缺乏明确的未来定位。提高农业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应该加强学风建设,帮助新生适时调整学习状态,运用团体辅导方式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新生对未来明确定位。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等,使大学新生在心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应,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心理,这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不适应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有助于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所讲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因为大学新生需要完成由学习主导的高中生角色向具有高度自我管理自由的大学生角色转变。文章从预期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其中存在着诸多可能是误区,通过对照这些误区的社会学分析,回归到大学新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力图避免种种误区和困惑,在此基础上,将与其社会化之于大学新生的价值现实化,正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大学新生按照预期社会化的目标自我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肖莉华 《金陵瞭望》2007,(11):50-51
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是新入学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心理障碍的成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