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治主体的角度看,立宪主义者的“制度决定论”倾向是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突出表现就是关注宪政的工具合理性, 重视制度设计, 漠视宪政的结构性特征。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是“救亡”的产物,是舶来之品以及主体的非理性选择的结果。而由此形成的法律贫困化、政府贫困化、主体贫困化等,不仅预示着近代立宪政治衰亡的必然性,而且隐约地指出了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2.
从近代西方的立宪史来看,政党曾被作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或纯粹的市民社会组织,而为立宪实践所敌视或漠视。随着政党国家现象和政党异化现象的出现,通过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将政党纳入宪政体制之中遂成为现代西方立宪实践的潮流。从政党与宪政的逻辑关系来看,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政党不仅是基于公民自由结社的市民社会组织,更因其组织的准国家机构特性和党权的准公共权力性质而在宪政体制中发挥着不同于一般市民组织的宪政功能,理应获得"宪法机构"之公法地位,成为宪政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张锐智 《日本研究》2005,3(4):92-96
在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转向的过程中,黄遵宪是开启日本近代法文化流入中国的第一人.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宪政制度现状的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宪政文化,同时也为清末的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文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立宪并确立法律实体地位是区域集团走向宪政之路的重要标志,其蕴含着双重意义:区域集团通过立宪来捍卫地区一体化的成果;通过立宪来完善区域集团的权力机制建设.欧盟宪法和东盟宪章的出台是区域集团宪政之路的突出反映,但是由于两个地区一体化的程度差异,欧盟和东盟的宪政之路则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区域集团的宪政之路有助于认识区域集团的机制发展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同是亚洲国家,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但进入近代后,两国却分道扬镳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却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国的近代化程度相差悬殊.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关系的转化,说明近代教育成功与否对近代化的影响.我们通过甲午战争前中日近代教育发展的不同轨迹,来剖析其背后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德国近代宪法学是对自然法学民主立宪主义的反动,是为德国君主立宪制进行辩护的实证主义国家法学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康德、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法哲学,不过引入了实证主义方法加以掩饰,并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和国家法人说等国家法学理论,论证国家主权,强调国家是法秩序的源头,从而否定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限制人权。德国近代宪法学的形式是实证主义,实质是国家主义,是对宪政主义的反动,其影响波及远东国家,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宪政进程。  相似文献   

7.
徐小明 《浙江学刊》2007,(6):99-101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改良派的"君民共主"主张。但是,这种"君民共主"缺乏近代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只是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的最初发端而已。戊戌维新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具备了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基本内涵。晚清君民共主到君主立宪思想的递进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处在内忧外患局势下知识分子心态变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王革峰 《社科纵横》2013,(1):132-135
源于欧美的民主宪政思想是西方列强以其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后逐渐传入的。从那时起,向西方学习,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清末立宪运动即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它是中国百年立宪史的开端,当年有关宪政的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宪政实践,以及知识界对立宪运动付出的种种努力,对今日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立宪是清政府自救的一次尝试。善耆忠于清王朝,积极推动立宪事业,对一些重要立宪事宜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支持在北京进行的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革新人士的意愿和要求,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来,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目前它仍有不足,宪法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近三十年来,“宪政”概念逐渐为我们所接纳,并期待摆脱“民主政治”的伟人论断的影响;在宪政与民主政治、宪政与专政、宪政与民主人权等方面已展开较深入的研讨;在宪政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宪政、财政立宪等也展开了广泛研究。目前,台湾“宪政改革”已进入研究视野,期待这方面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从极"左"的理论范式到改革的理论范式(或过渡的理论范式),再到当代的理论范式的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是这种理论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环境和实践的转变,以及从事这一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科学判断。面向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