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工商银行在宏观控制、微观搞活中的地位工商银行是国家的专业银行,握有信贷、现金、结算、利率等经济杠杆,因而在宏观控制、微观搞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工商银行是宏观控制的"调节器".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资金分配为中心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对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改革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变单一的计划调节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宏观经济体系。目的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搞活整个社会的经济,改变过去那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不合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微观体系的改革。这是因为宏观经济体系的改革是建立在微观经济体系改革基础之上,离开了微观经济  相似文献   

3.
华东六省一市部分金融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者最近在山东省荣成县举行金融学术交流会。会议围绕金融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会议中一些新观点和有关争论简介如下:一、关于银行宏观控制围绕这个问题,会上形成三种观点。(一)宏观控制是人民银行的任务,微观搞活是专业银行的任务。其理由是:(1)银行宏观控制不能多中心。由多个利益、地位有差异的银行同时进行金融宏观控制,难以完全协调动作去实现既定目标,金融宏观控制最终不得不依靠国家政权机关干预。(2)人民银行要注意微观搞活,专业银行要服从宏观控制,这都是在完成本身任务中必须注意的方法问题,不能把方法和任务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的模式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模式也是我们重新构造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基础。近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控制参数的运用和控制环境两方面,而少涉足宏观经济控制效应的研究。本文拟就宏观控制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谈点个人看法.一、宏观控制效应几种形式宏观经济控制效应是指国民经济控制主体(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控制手段,对控制客体(市场或企业)实施控制时产生的效果。国家经济控制职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宏观控制系统,而宏观控制系统首先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一个从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推动的产品经济模式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移的艰巨任务。在这个大转移的过程中,如何一方面把微观经济放开搞活,另一方面又使宏观经济保持平衡和稳定,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的同时,注意建立和完善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微观放开放活,宏观管住管好”。本文就是试图从分配结构入手来探讨如何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理顺政府领导、管理经济的职能同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关系,是重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关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仅完全掌握着宏观经济的决策权,而且还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这是一种纯粹的行政式集权化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郑重地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任务.重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对过去那种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改善宏观控制理论讨论会”,于九月十日至十四日召开。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宏观控制的对象主要有四种意见:1、宏观控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因为宏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该以市场作为控制对象。因为市场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生活空前活跃的具体条件下,由于忽视宏观控制而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失控”现象,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现在,差不多每一个关心经济问题的人都在谈论“宏观控制”。但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宏观控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控制?怎样进行宏观控制?则必须做一番认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搞活微观经济。而在搞活微观的同时,能不能加强宏观控制,防止盲目性,防止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的失调,则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之间,处理不当会出现矛盾,但处理得当,则能两全其美。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能够有计划地组织整个经济发展,根据社会再生产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以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平衡。这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经济制度,它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要优越得多。但也应当看到,既然计划经济是崭新的,便不可能十全十美;人们要正确掌握规律、安排好计划,也有一个学习和通过实践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我们决不能因为有缺陷就否定优越性,也不能因为有优越性而忽视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方法论角度对宏观控制问题作一些探讨。 宏观控制系统是国民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介于宏观经济计划决策系统与微观经济决策系统之间。由于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主体——国家不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的决策,这样,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就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宏观控制系统的任务正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搞活和开放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建国以来多次出现的“放了就乱、乱了又收”的不良循环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仍时有出现。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切实有效地实行宏观控制,微观经济才能真正搞活、搞好。换言之,微观放活的程度也只有同宏观控制的能力相适应,改革进程才能健康、稳定、深入地发展。因此可以这么说,今后改革的进程及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我们认为动态地、深入系统地考察研究西方国家运用达五十多年之久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对于我国系统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雏形,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这是“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民经济活力的表现,在于微观搞活和宏观有效控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紧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增长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在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表明,为了保证这项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关键是在放开、搞活的同时,搞好宏观经济控制。本文针对我国出现的社会需求膨胀问题,就如何搞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的宏观控制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建英 《兰州学刊》2004,(3):255-255
经济报道的宏观思维,不是时空的概念,而是思辩的概念,是指观察和思考问题,不管是对宏观经济现象还是微观经济现象的报道,都要思路开阔,做到高屋建瓴,全局在胸,把握时代脉搏;尤其是对于微观经济题材,要有宏观思路,要从宏观上去认识、分析、报道微观经济现象,也就是把微观经济现象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从微观现象中体现宏观问题,在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上做文章。在新闻工作中,如何运用宏观思维搞好市场新闻报道呢?1.抓住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抓住两种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任何经济报道,要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中,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实行间接控制,以实现微观搞活与宏观均衡发展的统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行为合理化是微观经济充满活力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企业行为是否合理,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角度看。从微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具有获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功能,即是合理的;从宏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基本协调一致,即是合理的。由于同一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效益取决于宏观经济决策.宏观经济决策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制约着宏观经济效益的大小和有无.所以,要想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就必须正确制定宏观经济决策.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有关的问题.一、搞好综合平衡,妥善解决速度与比例关系,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由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速度快慢必须以按比例为前提.如果国民经济各部门之  相似文献   

17.
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是紧密相联的,并相互产生作用。改革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市场,政企不分,地区是国家的“同构”,企业是社会的“同构”,不存在具有经济行为自主权的层次。与这种体制相对应,宏观经济管理是高度直接性、行政式和严格计划化的。这种宏观经济管理,曾经在一个时期内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后来,这种宏观经济管理越来越桎梏着经济的活力。因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减少中央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向地方放权,并试图向企业放权,即“放权让利,搞活微观”。诚然,这样一种改革操作过程既是必然的,也是有效的。经过80年代的改革,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经济成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市场开始形成,企业有所搞活,各类市场表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计划作为过去宏观管础的主导和强有力手段,现在大大地弱化了。过去,计划部门  相似文献   

18.
<正> 微观经济越是搞活,宏观控制越加重要。 在改革中,我国的经济已经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在这种形势下,侧重从改革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经济改革与宏观控制的关系,国民经济管理的重点和手段,避免宏观失控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就宏观经济方面讲,最主要的是要从直接宏观控制转变为间接宏观控制,建立起新的间接宏观控制体制。因此,研究和探索间接宏观控制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配套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宏观经济控制的系统化。这件事搞不好,各方面的改革很难协调,经济关系不易理顺。如果我们对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起伏现象,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那就不难发现,这些起伏都与宏观经济控制没有系统化直接相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恰如其分的宏观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宏观控制不能老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如今我们已经积累了多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条件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宏观经济控制的各种机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的步骤,逐步成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