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裕固族形成过程中的潜民族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3世纪中叶至16世纪是裕固族形成过程的潜民族阶段。在这一阶段,裕固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诸多要素开始形成、凸现,为裕固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这种社会现象只是到了人类历史的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并发展。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时间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之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蒙古族进入青海的不同历史阶段,简略的叙述了青海蒙古族服饰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形成后随着地域、自身的发展和周边民族的不同而又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探讨了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大国情结、美苏对抗、战略需要和石油因素等是其形成的国际因素。其发展经历了启动阶段、停滞阶段、继续发展阶段和危机阶段。提出了对该问题的看法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澳门土生葡人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即 :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与印度果阿人和马来西亚满剌加 (即马六甲 )人的通婚混血为滥觞阶段 ,16世纪中期到 18世纪为土生葡人在澳门多元混血形成的阶段 ,19世纪初至 2 0世纪中期为土生葡人在澳门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土生葡人在澳门稳定发展的阶段。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澳门土生葡人是一个在体质风貌、地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族群心理上有鲜明特征的特殊族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 ,我们不应该回避他们的族属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 ,确立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 ,他们的利益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尊重和保护 ,澳门才能稳定、发展和繁荣 ,澳门的特色才能保持、发扬和光大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形成过程经历了酝酿、确立和最终形成三个阶段.从形成的理论基础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的坚持,二是对西方社会发展观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回族特殊形成进程是回族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以往有关回族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理论视角相对单一或视角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的缺憾,因而不能深入推进对回族形成问题的认识。"民族形成三段论"旨在揭示民族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族体形态,综合考察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致力于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有效解释回族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受到黑格尔哲学中关于概念的两个阶段的同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者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的理论启发后有感而作。文章认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升华过程。文章分别探讨了“自在”阶段和“自为”阶段的民族意识形成的条件与因素,二者的涵义、特征和社会作用;指出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发展规律,是一个民族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它的民族意识发展到“自为”的高度时,才有可能跻于现代文明民族之林,为全方位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解决民族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 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意象文化心理阶段、类象文化心理阶段和道象文化心理阶段。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可割断与分离性,这种种阶段的后一阶段都包括着前一种文化心理阶段的作用,并且,某个民族也不可能只是某一种单纯的文化心理。就侗族文化心理的结构来看,主要是幻象文化心理和意象文化心理。侗族神话传说对这两种文化心理的形成,有渊源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海城镇的初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亦是社会经济文化发育程度的集中体现。青海城镇起源很早 ,但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曲折 ,在两汉至宋元时期的青海城镇初步发展阶段中 ,城镇的空间分布、形制及内部结构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设立追诉时效超期适用程序的必要性,论证了该程序适用的条件,并就该程序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供立法机关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