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业除自身消耗化石能源产生直接碳排放以外,还通过使用来自其他产业的中间品而形成间接碳排放.在从物流业自身角度分析其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产业关联维度研究与物流业碳排放关联度较大的具体产业,能够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对物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投入产出模型为理论基础,基于中国2012年和2017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将产业部门归并为9大类,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和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方法,从物流业自身和产业关联两个角度,揭示物流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原因.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可分解为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且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和增加值系数效应贡献较大;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对物流业间接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产业为重制造业;物流业与重制造业处于非均衡融合发展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重制造业的依赖度较高.未来,物流企业需要减少对高污染技术、高碳性中间投入产品的依赖;管理部门需要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提高对产业部门间碳排放关联的重视程度,并制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将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收入、人口、空间和产业四个部分,分析其在2012—2018年的物流业碳排放变动影响作用,并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物流业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对脱钩状态具有抑制作用,而收入城镇化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从整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物流业碳排放之间主要存在三种脱钩状态: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以及增长连接。2016年后,整体的脱钩状态趋于平稳,表现出弱脱钩的状态,但作为经济最发达的下游地区脱钩状态最不明显。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设计智能物流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政策建议,以实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效率对于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物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产生的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物流效率不应忽视碳排放量的影响。本文分考虑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碳排放量两种情景,利用Malmquist-DEA方法,对我国17个碳排放量大省市2006~2012年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高估全要素物流效率,而且随地区及时间的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各地区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对策,以促进低碳物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部地区物流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要素投入与物流业竞争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2007~2013年我国东部11省市物流数据,构建物流业竞争力固定效应回归计量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包括科技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对物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运用逐步回归对其显著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物流业竞争力呈现正相关,科技人员和第三产业发展对物流业竞争力的提升呈现负相关。因此东部地区在积极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的同时亟需走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方向的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的34个低碳试点城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指数计算得出城市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上总体水平不高;第二,城镇化过程中,人均CO2排放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水平不同程度地对低碳城镇化产生影响;第三,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地域性;第四,系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总体来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第五,系统在新型城镇化水平、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而城市碳排放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运用能源系数法分别对2003—2014年安徽、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物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利用LMDI方法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及人口等因素对四省市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能源效率低下是安徽省发展低碳物流面临的最大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安徽省物流业碳排放总量会伴随经济发展保持较高速率的增长。因此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三方面着手,发展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7.
低碳交通运输的综合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合交通运输视角,提出交通运输业单位换算周转量、单位增加值及人均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3个指标考察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状况,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对中国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6—2010年中国单位交通运输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的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总体上都呈现下降态势;但人均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持续走高,反映出中国机动化需求不断提升,机动化进程不断加速。另外,无论是单位换算周转量、单位交通运输增加值,还是人均交通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在区域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状况;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模型,选取交通运输业从业人数、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级公里数作为投入指标,选取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周转量、地区GDP作为产出指标,对2012—2016年沿海九省的物流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河北省、江苏省及辽宁省的物流效率的DEA为有效,而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山东省的物流效率的DEA为非有效。对影响沿海九省物流效率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投入指标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从业人员与等级公里数对沿海九省的物流效率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为0.031;产出指标中的货运周转量对沿海九省物流效率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为0.133。据此,建议物流DEA有效的省份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并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力度发展城市群物流,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而物流DEA非有效的省份借鉴其他省份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现代物流发展格局,以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物流业从业员工、区域交通线作为物流业投入基础指标,以物流业GDP、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作为物流业产出指标,构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托宾(Tobit)模型的物流效率评价及因素分析体系,对内蒙古2005-2014年物流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了纵向实证分析。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本区域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而言,内蒙古近10年的平均物流效率较高,但与物流业发达省份相比,内蒙古尚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路桥经济、综合交通网络、物流产业集群等针对内蒙古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Tapio脱钩模型,通过计算陕西省1995—2011年五大类产业CO2排放量与产业发展脱钩指标,研究了陕西省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不容乐观,而第三产业发展与碳排放关系整体上比较理想,属于低碳排放产业。因此,必须探索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