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共享价值创造理念强调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把满足社会需求纳入核心活动,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出经济价值,而由低收入群体构成的金字塔底层(BOP)市场则为实践该理念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基于6个在中国农村市场运营的企业案例,本文探讨了企业如何同时获得经济回报并创造出社会价值的策略与途径。结果表明,由于BOP市场存在价值链缺失与制度空洞等障碍,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组织、机构与个体的跨部门合作网络才能克服,最终通过提升本地能力与促进市场连接两种途径实现共享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地区企业外来工为研究对象,共抽取421个有效样本,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了研究用原始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定义了外来工组织承诺的独特结构,借助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技术确定了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得出企业外来工组织承诺程度不高、关系承诺与离职意向相关性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珠三角和长三角2 385名80后外来工的调查数据,在倾向值匹配基础上,考察留守经历对外来工精神健康的影响。 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对外来工的精神健康具有调节作用,在学前、小学或初中的某个阶段有过留守经历者更有可能处于精神健康高危状态,其中又以学前及初中阶段的留守经历的影响更大;但长时间的留守生活反而可能增强个人的抗逆力,显示儿童具有一种比较强的自我调适功能。 此外,与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成年后的精神健康状况更差。 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需综合考虑客观外在的“留守负荷冶“留守环境冶及主观内在的“留守适应冶因素。 而针对已成年的有留守经历外来工,需从劳动自由、团体关怀、柔性管理、身体保健、业余生活改善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现实需求,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要以人为本,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扶持。农民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业已初具规模,并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带动了大批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文中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证,对农民工创业的可行性从政策、培训、人才、产业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金字塔控制结构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双汇发展为例,结合公司状况和可获取的资料,从利润分配和信息隐匿两个方面对金字塔结构对投资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存在容易造成投资者权益受损.因此,必须重视金字塔结构相关的信息披露和对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如何确定影响农民工贷款金额大小的因素,并为农民工创业和再就业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是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在努力促进创业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定性分析了农民工信贷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以贷款金额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解释变量构建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 6.0软件分析并处理得到的数据,最终得到影响农民工信贷的因素。最后,对改善返乡农民工贷款金额大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清代文士的塾师生活与底层写作——以蒲松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学家名世的蒲松龄,其终身职业是私塾教师。蒲松龄选择这一职业,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举业。但蒲松龄屡试不中,只能以塾师终老,一直徘徊在士阶层的底层。可以说科举失败,是蒲松龄展开底层写作的一个重要根由,而蒲松龄的创作,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塾师科举蹉跎、择业艰难、经济窘迫的生存状态。探讨蒲松龄文学的底层写作特色,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文人的职业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工创业扶助政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于大多数政策是从机会利用方面帮助农民工将已经认知到的创业机会尽快转化为创业行为。而农民工创业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认知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从对机会性与必要性创业者的个人资本分析结果发现,创业机会认知过程与农民工个人资本存量与类型有关。内聚型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可以帮助农民工识别市场需求,而桥梁型社会资本与显性知识可以促进农民工定义价值创造能力。但是,一般农民工很难同时具有两方面的能力来识别出完整的创业机会。因而,农民工的创业扶助政策不能只关注机会的利用方面,应该设法在机会的认知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扶持。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对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培育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应以严肃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对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真实缩影,其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践具有普遍的示范作用和启示意义。通过对栲栳镇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的详细分析,客观指出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有利与不利的环境与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实施这一政策提供科学的现实参照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源创新对推动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源创新与不同创新模式的关系后发现,源创新是一种破坏性的商业模式创新,旨在以新的理念触动新的需求.两面市场模型和反向思维模型是源创新的两种主要表现,也是推动创业企业成功的两种创新战略.通过分析首汽约车和呷哺呷哺的案例发现,创业企业源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市场机会、用户需求、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压力等,内部驱动因素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管理认知、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盈利模式等.创业企业可以基于双面市场和反向思维两种模型开展源创新活动,并通过发挥内外部因素的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经济生活、受教育状况、权益保障、政治参与等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情况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程度较低,农民工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急需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当前的制度设计仍然存在严重缺陷,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实行分层分类的差别化战略、分类型实行差别化的推进战略、积极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总体思路;指出增强就业服务、实行制度创新、加强教育提升、加大社会融合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的排斥有劳动排斥、社会网络资源排斥和社会地位排斥等.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回报率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其社会地位,避免其边缘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消除社会排斥需要一定的条件:农民工要被授予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所获得的补助金额要足够满足培训支出,农民工能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教育培训信息,积极申请并利用教育培训.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新发展观,重视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培训的福利性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建立国家补贴机制和分担机制,运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农民工教育培训费用,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农民工教育培训与子女教育,以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选择与困境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无法跨地区转移接续,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正遭遇"退保潮"的强烈冲击,面临政策失效的窘境.破解退保困境需要新的价值选择,即从非此即彼的两极化价值定位转向重视利益均衡与协调的多元化价值定位.从这一新的价值选择出发,在保持现有各地实行的仿城型养老保险模式基础上,实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终身的社会保险号制度;实行社会保险档案记录管理制度;设立养老保险中央结算中心及其在各省的分支机构,以保障跨地区流动人员(首先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相似文献   

15.
16.
社区参与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社区参与在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文化参与、公益参与以及表达参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流动时间、受教育水平、流动范围也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别农民工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存在以下差异:社区文化参与对新生代尤其是"90后"农民工的影响较大;社区公益参与对所有组别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作用更加明显;社区表达参与对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都有显著影响,但在"80后"农民工中发生比最高,对"90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边缘化走向公正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成长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求已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走出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的困境.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和加强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面临的依然是以"关系"为特征的人情社会。"关系-人情"能满足农民工的情感性需求和工具性需求。在交往互动中,农民工尤其是中下层农民工易于过度依赖同质性群体,呈现情感互动的"内卷化"趋势;同时,由于部分权利缺失和权力剥夺,农民工也面临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境遇。"关系性排斥"是农民工在文化历史环境、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三重作用下遭受的困境,要从政府、社会层面出发积极改善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19.
化解房地产库存是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农民工作为中央政府扩大住房总需求的目标群体,释放其住房需求对化解库存压力、缓解开发商现金流短缺、调节库存结构性过剩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农民工市民化在化解高库存时会带来改变房地产供需链条、可能引发新一轮地产扩张、延缓城市转型、农民工融资能力有限影响去库存效果等问题和风险.因而,针对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采取更加温和的刺激方案、扩大农民工就业、成立专门提供住房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金融方式等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城乡文化的冲突。在阐述文化与文化冲突环境的基础上,就农民工子女面对文化冲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关爱的前提下,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帮助这些农民工子女尽快地融入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