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之改编的电影《暖》具有不同的语境: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新时期革故鼎新中接续五四启蒙文化主题,完成书写中心和边缘位置的互换,既突破了一元化书写的禁锢,又成为新意识形态的表征;电影《暖》建基在改革开放的场域中,简化了原著主题,注入新的意识形态意涵。在意义生产领域,小说《白狗秋千架》的背景为山东高密东北乡,天气、物候和动植物成为莫言故事产生的要素,凸显生命力的顽强;而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江西婺源(古徽州),北方的生硬被南方阴柔所替代,与爱情起伏、生活阴郁情调和哀而不伤的风格相契合。小说善于留白,没有给出乡村未来的发展走向,而改编的电影则以温情为底调,凸显乡土爱情的守护精神,坚定对乡土未来的信心,反驳现代社会的偏执。梳理电影与小说生产的不同语境、文化、场域和意象,可以发掘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两个时段权力话语的位移,勾勒小说和电影在乡土社会变迁中不同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远古神话到到当代小说,从考古、民俗到文学想象,“蛙”意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变化的过程。文章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对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蛙”意象进行深度分析,追溯到“蛙”原型中的“蛙女神”,将其与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姑姑”进行对比,揭示这一原型意象的运用对小说文化蕴涵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以深邃的文化理念和别具一格的观察视角营造了一个自然世界,其中涉及到的动物多达22种。《雪国》中对动物的描写,暗含了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叶子的消亡、驹子的悲惨命运以及岛村灵魂的净化与升华,都暗含在对动物形象的描绘之中。川端康成正是透过它们感受到了人类死亡的永恒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相似文献   

4.
论莫言小说的红黄色调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充满了各种色彩意象,这些意象成了他小说创作中的独特部分.莫言小说的色彩意象给读者带来了崭新的色彩视觉审美体验.本文选择莫言小说的红黄色彩意象进行探究,寻求红黄色调在其作品的作用.色彩意象的使用不仅具有小说表层的审美结构作用,而且还能体现着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6.
莫言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其作品反映社会历史变化,从近代一直写到当代,堪称史诗。在许多作品中,莫言描写了各种动物,构成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其文学创作的显著特征。《生死疲劳》是莫言重要作品,在描写动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这部小说中,动物的生命活动非常精彩,有意义,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形成对比。莫言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传统,思考严肃、重大的主题,即人性的问题。动物形象对于莫言的创作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他探讨人性问题,从动物的身上认识人,用动物的眼光审视人。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于丑陋事物、人类非理性行为、绝望处境以及超现实图景的荒诞叙述,这来源于他对西方现代文学对于荒谬理解的感悟,也是他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造性继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小说中淋漓酣畅地表达出对"肉"的嗜爱,张扬地赋予"肉"形象、灵魂和生命。挖掘"肉"意象的文化根源,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分析食、色两方面"肉"的根源积淀,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肉"的定位、期野;从与庙堂对立的"民间"范畴内,尤其是齐鲁民间与地域的交融影响中找寻"肉"安身立命的根源;从作家莫言童年饥饿、孤独的个人感受和生命记忆入手分析作者偏爱"肉"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文在梳理意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象叙事理论,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格非小说中的意象不仅是象征化的修辞手段,也具有贯串小说叙事结构的功能。格非小说的意象叙事显示了小说作者在小说艺术象征化方面的努力,体现了格非小说繁复细密的叙述风格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莫言文学的国际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被翻译成英、法、德、韩、日、希伯来语等四十多种语言;二是莫言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地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其中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对莫言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本文将基于比较文学的视角,从《雪国》与《白狗秋千架》的人物形象出发,具体考察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为莫言文学的域外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莫言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深刻的影响,辩证法不仅是他观察现实与人生的视角,还是他选择和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的重要方法,是他观照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但莫言的辩证法思维又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他以两元极致的构思结构小说,却不走向统一。在其构造的两元极致的紧张对立中,他突破了惯常的文化伦理、获得了叙述的快感,同时将由两极对立形成的巨大空档与痛苦留给读者去品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莫言小说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小说观念、叙事方式、意象表现等方面进行的。莫言小说无论是在思想内容、小说结构,还是在人物塑造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莫言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小说有的具有母性崇拜思想;有的具有鲜明的宿命论;有的拥有诸多具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莫言小说具有拟志怪的特点,着意于奇人、异事、异物的书写,并在小说中大量穿插鬼怪故事。这些创作连同讲述的方式都具有齐地民间文化和莫言童年生活的面影,是对民间生活的鲜活演绎,既魔幻,又现实,也是对文学传统的自觉回应,由此形成虚实相融、奇诡怪诞的审美风格。同时,讲奇语怪更体现出莫言对小说趣味的自觉追求和对神秘文化的迷恋,在趣味中包含着对历史、社会、人性反思与批判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14.
人称问题是叙述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但莫言作品对现有的人称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启迪。在其创作喷涌时期,莫言凭着内在的艺术冲动,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别出心裁地使用了“第二人称”、特殊第三人称“伊”、特殊的“我爷爷我奶奶”称呼方式以及第一二三人称交错混用等多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我们都能看到,它们无不或自然或突兀地反映出莫言对于生命主体精神的发现与表达、理解与沟通的强烈动机。  相似文献   

15.
莫言小说十分注重对动物的书写,这不单纯是对动物本身的关注,更多地寄寓了作者对人类动物性的态度。从某种意义来说,动物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人类动物性的隐喻。从对山林中充满野性的动物身上,可以发现莫言对人类动物野性的呼唤和赞颂,通过对驯顺动物生命的描绘,隐喻着人类种的退化的缘由,人类与动物命运的对比呈现,更凸显出荒诞历史岁月对人类动物性的干预、劫持,而能够应对、解构这一荒唐局面的力量亦来自动物本身的力量,其间流露出作家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悲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民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文学及美学范畴的民间具有底层性、驳杂性、包容性,在莫言小说艺术价值生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莫言小说中的民间社会呈现出浓厚的狂欢化以及魔幻色彩,民间大众在野性思维的指引下消解了主流文化形态的规约,原始自由的生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张扬。民间之所以能够成为莫言小说艺术的内核,与莫言的乡村生活经验、乡愁乌托邦召唤以及新时期以来的社会文化思潮密不可分。莫言对民间的重视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节奏感,促进了继承与发展走向民间传统、反抗西方文化霸权,以及从文化现象上对边缘境域进行中心化凸显。  相似文献   

17.
莫言小说语言变异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小说语言的生成机制有多种,其中对变异的运用是最重要的生成方式之一,通过对语言的变异,使有限的语言所传递的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增值,成就了莫言小说文学语言绚丽多姿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莫言小说的革新是从对视角艺术的运用开始的.莫言喜欢使用人物限知视角,尤其偏爱选用儿童为视点人物,以回避叙述中的价值评判,而流动、转换的视角运用还原了叙述者本质上的全知全能,也丰富了文本的内蕴,“复合人称”的使用更使莫言小说进入了真正的叙事自由的王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和对意义的重新建构,实现了西方文学研究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向。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日渐增多,但是立足读者接受方面的还为数尚少。本文选取莫言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首先在读者中进行人物形象测评,而后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探讨莫言小说人物形象中的人格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身体-主体间性是西方当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把存在看作实体,比如抽象的主体实体或抽象的客体实体,而是把存在看作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看作关系和意义.从根本意义上,审美活动受制于人类生存活动.莫言小说无论从其叙事视角、审美意义,还是从其艺术创作、欣赏的整个活动过程,都体现出鲜明的身体-主体间性的哲学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