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社会伦理道德中耻感缺失严重,表现荣辱观念界线模糊,不以耻为耻,以不该耻者为耻,不知无耻为最大耻,对无耻的麻木和追随,分别体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深入探究主观原因有二: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意识淡薄化。客观原因有四:传统伦理丧失主体地位;道德教育的失误;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经济不发达等。  相似文献   

2.
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道德耻感能有效催生人之道德良知,道德良知能唤醒人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进而产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内驱力,敦促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与逆向耻感文化均能有效催生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从正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耻感则是从反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人性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当前提倡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下,耻感文化具有极强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它有助于化解当代道德教育困境;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应该恢复耻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的历史地位,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实施有效的耻感教育,抓好知耻环境建设,以巩固当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学基础,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重视耻感,这是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耻感不仅具有他律性,也具有自律性.在他律的层面上,耻感是约束力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在自律层面上,耻感又是个体实现自我制裁的手段.耻感独具的内外兼修"本领"使得它成为道德内化的重要桥梁.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可以从培养耻感上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孟子>"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句,"之"为动词是成立的."无耻矣"中"矣"表单功能,"无耻矣"应该释为"没有耻辱之事了";"无耻之耻"只能是在表示"一个变化中的事件",才可以同其后的"无耻矣"组成合乎逻辑的条件复句;相反,如果视其为定中结构的短语,则不能满足跟"无耻矣"相搭配的条件,前后语义上不能建立任何关联.传统上将"无耻之耻,无耻矣"译作"由没有羞耻之心到有羞耻之心,便没有羞耻之事了"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源头,中国人的耻感源于群体意识和"面子至上"理念。耻感教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之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之基本方略。在当今社会,羞耻感依然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是抵御不良诱惑的道德堤坝;耻感教育依然是明辨是非善恶、酿造良风美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心理,耻感不仅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根据,而且是完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治理、优化社会风俗的道德手段。耻感的培养对于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耻感”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道德失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耻感"的普遍缺失,这与中小学道德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的"耻感"培育有着必然的关系.文章对耻感的内涵、"耻感"培育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日本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以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有秩序的现象。日本社会的良好秩序现象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深受“耻感文化”的影响、“耻感文化”在民众意识深处扎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耻感文化”在日本社会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耻”作为一种不知不觉的潜意识蕴藏于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之中,制约着各种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日本的“耻感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中解析出的一个文化元素,但又不同于中国社会的耻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渐与本土的制度规范等相适应,外力作用导致了本土文化习俗与传统的突变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入、日本人的共同体意识、等级意识、各种宗教对日本人的影响等是日本“耻感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耻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褒扬的道德品格。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和表层。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澄清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