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大规模谪戍文人造就了谪戍文人群体的产生,谪滇文人群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目前学界与之相关的文献整理及文学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以谪滇文人平显为例,在考订其生平、家世、交游、创作基础上,探讨其与明初镇滇的沐氏家族以及部分谪滇文人关系,并阐发谪滇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平显诗中重画艺、多赠答的写作倾向以及"变怪莫测、豪放不羁"的诗风,既受时代风气之薰染,又寓个人命运之隐喻。  相似文献   

2.
是古非今、贵古贱今一直和中国古代文论相伴随,明代尤其如此.杨慎能跳出窠臼,把批评的目光集中到明代诗坛.他既不满心学家性气诗的浅俗流易,又批判李、何诸人复古派的沿袭模拟,并关注滇地区域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他对明代主流诗坛进行全面梳理,显示了自觉的诗学批评意识,为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李埏教授精心校点的[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以下简称《滇传》),历经数年辛劳,终于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推出问世了。这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治滇史的入门必读之书。 李埏教授校点《滇传》之念,萌发于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时他还是一位少年中学生。夏光南先生是他的历史课教师。由于他对祖国历史情有独钟,更加上夏先生教育有方,循循善诱,启迪熏陶,遂对史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感情。他向夏先生请教怎样学习云南历史,夏先生指教说:先取倪蜕的《滇传》作入门津梁,细细阅读。他在阅读过程中,深感既未断句标  相似文献   

4.
清初,以《桃花扇》传奇驰名于世的孔尚任,对贵州文学也曾一度持否定看法.他说: 吾阅近诗选本,于吴、越得其五,于齐、鲁、燕、赵、中州得其三,于秦、晋、巴蜀得其一,于闽、楚、粤、滇得其一,至于黔贵则全无.虽天之生才,其聚散多寡之数,不可得知,大抵诗之所在,即才之所在也. 这不仅否定了贵州文学存在的价值,而且也否定了贵州人才的存在.但是当他读了贵州明末诗人吴滋大《敝帚集》之后,"却一改初衷,并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欣然提笔  相似文献   

5.
现存滇国史料,既无开国故事,又无王族世系,滇王之名亦仅存庄蹻、尝羌二人,滇国始末更无记载。我们所说的滇国,是指作为阶级统治的机关,存在于滇池地区的奴隶制政权而言的,并不拘于其统治者是甚么民族。以此立论,滇国之始当早于庄蹻王滇,依据如下: 从史情看,第一个记滇国史事的司马迁在其《西南夷列传》中说,庄蹻“以兵威定属楚”,“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里的“俗”主要指的是政治制度,即奴隶制。正因为有奴隶制政权的存在,庄蹻才须“以兵威定”,他显然不是滇国的第一代王。  相似文献   

6.
庄蹻入滇是我国西南古代史中的一件大事,但由于史籍对此事的记载多有抵牾,而后人考证所依的史料又大相径庭,故对庄的姓名、身份以及他入滇的时间、线路,以至历史上是否曾有此事等,从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依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庄入滇作一探讨。 一、庄蹻入滇真伪的考古学考察 史学界在讨论庄蹻入滇的真伪时,有的同志曾根据考古资料提出了否定意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7.
松筠是清代中期著名的边疆大吏、驻藏大臣,他对清王朝的边疆治理做出过较为卓著的贡献。同时,他还有一些咏藏诗传世。本文根据他的长诗《西招纪行诗》分析他的治边思想形成、表现以及其诗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论证其诗在清代咏藏诗苑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章依萍在《黄仲则评传》的开篇说:“诗人的一生,其实只是一首诗;悲剧的诗人,他的一生只是一首悲剧的诗。”止水在《黄仲则诗选·前言》的开篇说:“他的一生,就像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长诗。”此喻甚为的当。黄仲则的一生就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了悲剧精神、饱含着悲剧意义的诗。诗组成了他的整个生命,代表了他的全部理想和终身事业,也可以说是他苦难人生的唯一寄托。他是一个那么纯粹的诗人,除了诗,他几乎一无所有。他一生贫病交加,早岁即已鬓若秋霜,并且始终都在困苦不堪的泥泞中绝望地挣扎,但他的心却永远在诗的广阔天空中翱翔…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新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对我国新诗的发展贡献卓著,但他在《沸羹集·序我的诗》中却说:“我不大高兴别人称我是‘诗人’,但我却是喜欢诗。”郭沫若确是“喜欢诗”的,除创作之外,他还写过不少关于诗的评述,尤其对鲁迅的诗,推崇备至。在《鲁迅诗稿》序中,他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说来奇怪,鲁迅也不喜欢别人称赞他的诗。他说:  相似文献   

10.
美国诗人庞德写过一首有名的小诗《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译)这首诗很明显地与东方诗在神韵上呈现出一致。庞德也自称这首诗是“日本和歌式的”。庞德研究过中国诗,并翻译了一些中国旧体诗。他的这种“学养”与他的某种身份——意象派诗歌擎旗人一一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这是耐人寻味的。庞德显然从东方诗中汲取了大量养分,他的意象理论也可以部分地视作是他对东方诗主要是中国诗的一个看法。由于庞德不谙中文,他对中国诗的了解自然是有限的,但这个缺陷倒恰好使他更直捷地看准了中国诗的意象性。 由庞德这个例子,使我有自信陈述一个基于缺陷产生的对西方诗的看法,即西方诗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11.
赵执信是清代优秀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 ,都有很高的建树。赵执信的诗歌 ,内容丰富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社会诗、写景诗、咏怀诗、咏物诗、咏古诗、友情诗、游仙诗七类。赵执信的作品 ,在创作方法上兼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他思路深刻 ,善于深入现实 ,选取题材。他力去浮靡 ,使语言直而不俚 ,高而不诡。他从其所近 ,从其所需 ,自由选择多种风格。赵执信学识渊博 ,驱遣典故 ,讽颂时事 ,词语极为丰富。赵执信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作深受后人喜爱。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和欣赏他的诗…  相似文献   

12.
初论刘章     
读刘章的诗,已经三十年了。我喜欢他的诗,几乎读过他的全部诗集。从初登诗坛时一个青年农民荷锄吟唱的山村新民歌,到一个专业诗人向高峰攀登的艰难行程中尝试运用的各种诗体,他的诗的确写得越来越好。刘章自谦是诗苑的小草,我却认为在满园春光的诗坛,他创造了一束束鲜花。尽管他两鬓添霜,从艺术生命看,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13.
余祖坤 《船山学刊》2009,(1):171-174
彭孙遹是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著名诗人。在清初学唐、学宋两种主张激烈争论的诗学背景下,他终生推崇并追摹大历诗和晚唐诗。正由于此,他的诗带有鲜明的中晚唐诗的遗风。彭孙遹最致命的不足,就是他终生倚人门墙,未能自辟户牖。他的诗,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太像唐诗,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特面目。  相似文献   

14.
杨山是位值得研究的诗人。他写诗的高峰期不在青年,而在五十五岁以后。准确地说,是从新时期开始,他是诗龄愈高,诗情意浓,诗心愈炽。诗,是他的灵魂,是他的生命。他守卫着诗坛就如同忠诚的战士守卫着阵地。他在《致方敬》一诗中,称自己为“不撤退  相似文献   

15.
方苞以古文名扬天下,世人皆言其不作诗,他自己亦多次提及自儿时即"绝意不为诗"。方苞"绝意不为诗"的根本原因是其父力戒方苞为诗。另外,相较于文而言,方苞诗才确实有限,诗作受到友人批评,他自己也意识到诗歌之难为。但事实上,方苞并非真的与诗歌绝缘,他时常写诗,只是少有留存而已,其从弟方世举的诗集中曾提及方苞作诗,足以明证。他有大量诗序,可见其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16.
光彦同志是诗人,他少时即为诗,可以说,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写在日记里的,在文化革命中,诗和日记都被抄走了,我们为此有着不小的遗憾。但就是现在这些新时期的作品也给我们留下了诗人的鲜明形象。 读《杨光彦诗词集》,我很感动。这是我们时代的诗的纪事。诗人真是象他在60岁生日时在飞机上写的那样:“万米云霄思广远”。他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  相似文献   

17.
袁枚对乾嘉考据诗风的批判态度与他对乾嘉考据学风的态度紧密相联.他没有主张诗歌要绝对排斥考据,认为只要适量和切入得好,考据可以入诗,考据诗也是诗歌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他反对将大量考据内容放进诗中,反对以考据家的眼光来评诗、注诗.他对乾嘉考据诗风的批判,不仅维护了"诗本性情"的审美传统,也是对以"经术"和"文治"相标榜的封建专制文化的鲜明抵制.  相似文献   

18.
王毓红 《江淮论坛》2005,(1):128-133
亚里士多德把作为创制物的诗的本原归之于摹仿者诗人,但是,从他把世界万物的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作为诗本原的终极原因,以及他在语言的视域思考诗的存在来看,亚里士多德诗本原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一、气度恢宏的个性美 毛泽东雄视千古,胸罗万壑。他的光辉的诗篇,是他半个多世纪追求、奋斗、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他博大、精深思想的艺术表现。在他的诗中溶入了他的整个的生命。因此,他的诗篇真正地表现着他鲜明的个性,不同凡俗的气质,他的人即诗,他的诗亦即其人。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性格即是美”,让我们通过他的诗词,去认识这位无产阶级伟大领袖的个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吕菊 《兰州学刊》2007,(6):135-137,203
陶渊明归隐后并未断绝和官场中人的来往,他的赠答诗体现出他仍然归属于当时的文人社交圈、创作圈内.从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看,诗歌酬唱在他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占着一定的比重.其赠答诗中答诗多于赠诗说明陶渊明显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只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其17首赠答诗中,除了给从弟敬远和不知名的客人以及他希望与之隐居的朋友的诗外,都在诗题中称呼对方的官名,是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诗歌赠答活动对陶渊明的诗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延续到他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