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一年大学招生考试来临之际,高考改革终于启动了“破冰之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重点高校率先尝试了高考改革第一步。2006年3月3日,复旦大学招生网页上挂出了《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宣告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大戏紧锣密鼓地开演了。这个自主选拔录取方案打破了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形成的“一考定终生”的惯例,使面试成为录取考生与否的关键。而上海交通大学则采用了以中学定额推荐为主的方式,开启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自主招生模式。愿意做出大胆尝试的不止上海这两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就提出20…  相似文献   

2.
新的一年大学招生考试来临之际,高考改革终于启动了"破冰之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重点高校率先尝试了高考改革第一步.2006年3月3日,复旦大学招生网页上挂出了<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宣告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大戏紧锣密鼓地开演了.这个自主选拔录取方案打破了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形成的"一考定终生"的惯例,使面试成为录取考生与否的关键.而上海交通大学则采用了以中学定额推荐为主的方式,开启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自主招生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3日,复旦大学招生网页上挂出了<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宣告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大戏紧锣密鼓地开演了.这个自主选拔录取方案打破了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形成的"一考定终生"的惯例,使面试成为录取考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3日,复旦大学招生网页上挂出了《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宣告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大戏紧锣密鼓地开演了。这个自主选拔录取方案打破了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形成的“一考定终生”的惯例,使面试成为录取考生与否的关键。3月初至12日,学生网上报名。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报名学生数就达到了六千。3月19日,符合方案招生对象规定的学生参加“申请资格测试”,即此次自主招生的笔试阶段。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10个科目,考试为3小时的笔试。3月22日,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改变了钱卓群的人生轨迹. 2007年,高三学生钱卓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复旦大学当年的自主选拔录取.在顺利地通过笔试之后,钱卓群获得了高考分数只需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的招生优惠,最终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 这一年,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深入自主招生改革的第二年.在上海地区,有近600名学生以"预录取"的方式进入两所高校学习.根据规定,他们享受的政策更为"优惠"——录取的专业已经确定,无需填报其他高考志愿.  相似文献   

6.
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的成绩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也就是在原有六科学科成绩的基础上加上了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但目前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还按以往模式进行,并未随高考改革而有所变化。高校拥有学生综合素质的使用权,高校在招生中,会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级作为依据之一,由此可见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高校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那么学校就应该明确高考制度改革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必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规划与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高考已成为大部分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作为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其大学招生机制也历经多次重大改革。从最初的高校自主招生,到国家统一入学考试,再到高校自主招生与高中成绩相结合,最终又回归国家大学统一考试。现如今,韩国的高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潜能,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人才选拔。  相似文献   

8.
就录取的公平性而言,中国的高考相对来说显得更加"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国,对于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流程都是参加高考、报志愿、录取。对于少数优秀学生来说,会有特招或者加分,比如通过数理化的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体育、音乐特长等。近年来部分重点高校开始尝试自主招生,其录取过程对美国高校录取流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真话的魅力     
中国大专院校的录取方式,基本上是高考成绩定乾坤,但美国大专院校的录取方式却截然不同,没有统一的高考,也没有各自的入学考试。学生们只需要在中学毕业前参加一个标准考试.分数作为是否录取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以来,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在高考招生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通过面试决定录取结果、按人口比例划分招生指标等改革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实,这次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是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传统高招方式的一种颠覆,更重要的是对高等教育素质水平的一种重新思考.可以这样说,不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真正的改革,"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高考录取制度是按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录取,从“一本”到“二本”,从热门专业到冷门学科,大家习以为常,以为高考制度历来是这样录取的,其实不然。考试分数并不是“文革”前历届高考的录取标准,1957年以前不大清楚,尚待有人具体调查。但1958年以后,考试分数肯定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录取标准,录取到什么专业也与分数高下无关。这一点我们当事人在当时虽感觉很明显,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与今天公开公布高考成绩不同,那时是没有什么按分数来填报志愿一说的,我至今不知道我1958年高考各门的分数是多少,只记得与标准答案核对过以后,知道考得不错。  相似文献   

12.
时下,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以此实现自我价值,而面试无疑是他们成功道路上的“必修课”之一;虽然有才华的人才最终总是能脱颖而出,但也有不少人楞是在面试这条“小阴沟”里面翻了船。我曾经应邀参加过多次党政机关选拔领导干部或补充公务员的面试,也参加过一些企业录用管理人员的面试,深感面试知识和准备的不足,已成为了使许多美玉良材“折戟沉沙”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将求职面试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0,(4):13-13
3月12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霄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高考制度必须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根据设想,在全国只进行大学本科考试,专科的考试在省里进行。今后,高考成绩将不是录取的唯一依据,要把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宁 《现代交际》2006,(10):22-23
面试是一场智力游戏,谁能避开陷阱,谁就是赢家!面试是一场演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试更是一场战争,表面看是你和主考官的斗智斗劳,实际上你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对手!作为一名2006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参加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最后被一家世界排名前100强的企业录取。这当中,我遇到过的面试题目也是形形色色的,在此把它记录下来,希望能对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考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高考改革终于启动了"破冰之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重点高校率先尝试了高考改革.但为数不少的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以面试为主的录取过程中会包含不公平因素,担心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可能吃亏--科学天才未必都是伶牙俐齿.批评者认为,复旦、交大的方案并非"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教育部开始试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自主招生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它把真正符合各校培养目标的人员选出来.而统一高考(与此相似的是研究生入学统考)难以胜任这个任务。也许正是出于对这种统考积弊的不满,包括一些著名高校负责人在内.不少人对承载统考的笔试这种考试形式也颇有看法.而对面试称赏有加。比如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笔试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综合素质,数次主张取消研究生入学统考,而以面  相似文献   

17.
[案例回放] 2005年7月,李某被北京市某重点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录取,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学制三年.2008年3月,在该校举办的招聘会上,李某向某大型国有企业递交了个人简历.由于李某成绩优异、个人能力突出,加之专业对口,该企业很快就打电话通知李某参加面试.  相似文献   

18.
章立早 《职业》2011,(10):42-42
一毛钱的感谢 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参加面试。这家公司很特别,把面试的地点放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到了面试的时间,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要求:“现在你们都用手机发一条署名的短信给经理,向经理询问公司的地址。经理就会告诉你们是否被录取。”  相似文献   

19.
徐莉  玛丽 《职业时空》2005,(9):42-43
大学毕业生求职无一例外地要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和选拔.而考察与选拔的主要手段就是笔试和面试。在综合素质相当的情况下,谁对笔试面试准备充分.应对得法.谁就容易被“择优录用”.实现个人的求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多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酝酿或出台。北京市教委表示,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此外,高考英语还将逐步向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过渡,淡化选拔功能;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