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发展,人才为要;人才脱颖,不拘一格。要想人才脱颖、发挥作用,就必须打破拘格的方式,制定科学的“取士”之道,消除用“庸”不用“才”的恶劣现象,加强教育、提高官德、创新机制,不拘一格——用“正”不用“邪”,用“才”不用“庸”,用“优”不用“劣”;兴衰在人,以古为鉴。发掘、遴选、使用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使其脱颖而出、发挥智慧、展示才能,推动单位部门企事业以及地方区域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和谐发展,促使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
2022年2月,《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作为一流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先行者”,“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应牢牢把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发挥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双一流”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为一流人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党中央近年来对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为一流人才的研究赋予战略意义,从大学的基本职能来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使命。一流人才应是具有一流的知识技能、具备一流的创新能力,同时有着超前的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贡献的意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军人才,被赋予才高行洁,全面发展,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立足实践,勇于创新等共性特征,建立科学的一流人才评价标尺,不仅要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四有”人才,本文在分析高校青年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才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人才”? 人才学研究者的观点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在他们眼中,人才的最大特征就是——“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5.
企业发展靠人才,无“人”,“企”则“止”。人才发展进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经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的评价人,才能正确的使用人,从而管好人。绩效考核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去留与发展,从而影响企业发展的明天与未来。因此,企业要长期发展,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方针,破格提拔人才等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人才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多元”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是能与现代“三农”发展相适应的既懂法律又懂农业的具有“多元”素质的统一体。以东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在“多元”法律人才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培养“多元”法律人才现存问题入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为高等农业院校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谋划,统筹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主要从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及铸牢强国之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创新型国家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有力支撑现代化强国战略全局。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是衡量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准,创新人才应该能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能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能满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需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三个代表”思想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四有”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人才理论的继承、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功能,“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建设视阈下的外语教育规划需要突出外语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沿线各国要坚持多元语言文化观,统筹语言地位规划,强化跨文化规划,并通过具体的语言习得规划提高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是:在思想上应鼓励特区大胆改革,敢想敢做,在政策上要对特区简政放权,实行特殊政策;建设特区的长远目标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特区要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我们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特区,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不断冲破“左”的束缚,加快特区发展步伐,在特区乃至全国再造几个“香港”。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关于特区建设的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毛卫华 《金陵瞭望》2005,(15):53-54
近年来,江宁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高科技花园城市,打造江苏知识创新基地”的发展定位,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人才6.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初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上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部曾于2015年发布相关文件,鼓励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具有特色的本科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交际为主线的“三主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英语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结合的“5651工程”,在教学管理方面,执行“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管理模式,通过系统的管理推进专业建设,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指出教育创新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观念创新是先导 ,制度创新是关键 ,要推行开放式办学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远洋渔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而远洋渔业人才的培养则是促进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采用理事会管理、“订单式”培养远洋渔业紧缺人才;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部门、学校和学生四方应协同,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企业需求有保证、学校积极培养、学生愿意选择的良性循环;企业至少提前2年下“订单”,由学院、企业共同选拔学生,进行为期二年的“订单式”强化培养;校方应将强化培养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专业方向来培养;应多层次、多方面和多专业培养远洋渔业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大学提出“服务荣校”办学理念,旨在寻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发展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双赢”。通过改革服务工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拓宽了服务渠道,锻炼了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新的有效途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9.
发现式用人     
梅桑榆 《今日南国》2009,(11):45-45
任用人才靠大人物或上级发现,而后委以重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这种干法称为“发现式用人”。用人靠自己发现。若真是慧眼识贤才、识英雄,倒也没话可说,然而。若是“慧眼”不慧。硬是把蠢才、狗熊、混蛋看成大人才,结果可就糟糕矣。  相似文献   

20.
《宿州学院学报》2011,(4):1+127-F0002,F0003
“十一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深化内部改革为动力,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实施“十大工程”,大力推进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