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乌县长宁镇有一个"山歌王"。这个山歌王,尽管只读过三年书,却编写出2600多首老百姓爱听爱唱的山歌。他,就是73岁的原城北村党支书、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富祥。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地方,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 部的关系不协调,影响农村的稳 定和发展。为了摆脱困境,近年来有 些地方试图通过“两票制”、“两推一 选”等办法,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 委会主任“一肩挑”。董江爱博士在山 西某县的调查发现“两票制”、“两推 一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的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歌手,傣语称为“赞哈”。“赞”就是“会”、能够”的意思;“哈”就是“唱”的意思。“赞哈”就是会唱的人。 西双版纳的每个村寨,都有一两位大家所公认的赞哈;在一个勐(相当于一个县)里面,又总有一两位大家所公认的全勐最有才华的、唱得最好的“赞哈勐”。在解放  相似文献   

4.
身为一个健身教练,首当其冲的要素就是要有健美的体魄和昂扬的气质。“教练就是得时刻保持自己的仪表,身体就是我们的资本,所以对体形完美度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而且我们不仅要为学员树立榜样,还要代表健身中心的形象,对体形和精神气质一点不能怠慢。”中体倍力健身中心的私人教练隗捷认为,私教与健身中心的关系,就是服装品牌与商场的关系,健身房为私教提供了一个平台,私教需靠自己的实力和自我品牌、个人魅力来吸引客户。  相似文献   

5.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眨眼间已年逾古稀。近年来我数次重返故乡———沁源河西村,耳畔一次次回响起雄浑悲壮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滚滚而来的炮火硝烟,似乎又闪现在眼前,把我重新带到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使我回忆起自己那苦难的童年。河西村是一个青山绿水、美丽富饶,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村西有狼尾河绕村而下,注入沁河,村东有清波粼粼的沁河流向南方;北有威严的云盖山,往南不到4公里就是沁源县城。抗战中河西村作为共产党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是一个出人才、出兵源、出公粮的先进村。那时,我在村里的一个破庙内读小学…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荣誉、名利和孩子一样早熟我出生在农村,说是农村,其实是乡镇企业遍布的地方,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没有田地了。我们村只有一个幼儿园,矮矮的平房围成的一个小院,里面有双杠、单杠、秋千各两套,一套旋转椅,还有一个铁管组合的爬竿建筑,现在想来也就一米多高, 在那时我们小孩的眼里它简直就是“庞然大物”,谁能爬上它谁就是“厉害的角色”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年轻型”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1993年底离休后,我的生活安排得仍然很有节奏,很有规律,既保证了身体健康,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人们说我越活越年轻了。我的健康之道是“三字经”,即“唱、跳、写”,也就是体脑交替、体脑结合、体脑相济的健身方法。 唱。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喜欢听音乐和唱歌,  相似文献   

8.
鄂伦春族是个居住于祖国北疆严寒地带的少数民族。当他们跨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更懂得了人的尊严与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后,往往要唱一曲古老的歌谣,陈述一段远古的传说和故事,以抒发他们民族的悲壮的情怀。这个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鄂伦春族,就靠无数的歌谣、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记载”自己民族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他们总是把这些口头文学“作品”经常“挂”在嘴上,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鄂伦春民族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叫《恩都利》。说,起初世上没有人,只有“恩都利”主宰世界的万物。当初,只有一个浑身长毛、有两条腿的动物。这个动物住在山  相似文献   

9.
琅玡山魂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有一个倒霉的京官,从当时的首都汴梁城贬谪到滁州来当州官。这位太守在公事之余,常到琅玡山漫步,和开化律寺(今日的琅玡寺)主持僧智仙交上了朋友。琅玡山的美景美酒欢迎这位刚直不阿、降谪失意的太守到来。从此,这位太守深深爱上了琅砑山。悟性很高的智仙和尚便在琅玡山“峰回路转”的“让泉”西坳建立一个山亭,请那位太守好友为该亭作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位太守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作者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篇《醉翁亭记》,竟然成了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0.
山西有50多个剧种。其中,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较为驰名,剧团亦多,俗称“四大梆子”。我是北路(即雁北地区)人,爱看北路戏,尤其爱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誉满三晋的北路梆子艺术家贾桂林演的北路梆子戏。老一辈北路梆子戏迷中曾流传过这样的话:“宁叫跑得丢了鞋(音‘孩’),不能误了‘小电灯’的嗨嗨嗨。”  相似文献   

11.
淮剧曾被称为“唱不死的淮剧”,由此表现出淮剧“长于唱”“工于唱”“擅于唱”“强于唱”的“以唱见长”“以唱为先”“以唱为重”的鲜明文化审美特征和独特艺术个性。以唱见长是淮剧文化的标识,是淮剧文化的根和魂,在淮剧创作和表演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戏剧艺术效果,这也将成为未来淮剧文化审美的发展、繁荣、前进与努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别看我出生在一个至今仍不算富裕的穷山沟里,可我与电视结缘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也就是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村和咱们国家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还没有通电,但我们村的孩子却远比别的地方的农村孩子幸福,因为我们能看上电视。这话是怎么说的?没电还能看上电视?能!真能!在距我们村三里多地的一个山洼里,有一个很神秘的“三线”厂。每到夜晚的时候,我们劳累了一整天的村子寂静下来,而他们那里却是灯火通明。好像是村里一个放羊的孩子最先发现的,他说那个厂子有一个镜框子那么大的“小电影”,里边每天晚上都出来“人”给大…  相似文献   

13.
王川 《今日南国》2006,(13):80-80
当今世界,再没有比世界杯更具有全球化色彩的节日了。它甚至在全球范围激发出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动人意味。多年以后,当人们回头总结全球化时代标志性事件时,如果有人问,“地球村村民”第一个共同的节日是什么?人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世界杯,当今世界,再没有比世界杯更县有全球化色彩的节日了,对于世界杯产生的巨大效应,人们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不就是一场足球比赛吗?怎么就一下子就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少共同狂欢的节日了?  相似文献   

14.
隗合显与共和国同龄,退休前曾任房山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他是北京市劳动模范,荣立过个人二等功.从警38年荣获各种表彰奖励125次. 为了隗氏文化的传承,闲暇之余隗合显出版了《隗氏家族——溯源》《隗氏家族——人物》《隗氏家族——族谱》3本书.每出一本,他都要我写上几笔.当他出第4本书时,希望我写段评论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欧州人有句俗话:“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欧洲人最为惊叹的是开遍我们原野上的山杜鹃品类的繁多。我们乡土文化中的风土谚,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的“山杜鹃”。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正月里,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山梆子剧团的村民们都要到村里的“戏园子”——永兴寺演上几天的山梆子戏。今年也不例外,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村民们要连演3天,为即将过去的春节再增添几分节日气氛。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乡是一片歌海,哺育了许许多多能歌善唱、才智超群的民歌手,人们称他们为歌师、歌仙,歌王、歌后,有不少作家为他们讴歌、塑象。如果说歌剧《刘三姐》塑造了一个壮族古代歌仙的光辉形象的话,那么壮族作家韦一凡的《歌王别传》就塑造了一个现代歌王的独特形象,而且围绕着这位歌王的山歌活动,描绘出壮乡歌海的绚丽画面,表现出多彩的民族风俗。韦一凡在这篇小说中采取了近似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写法,开门见山地介绍了金鸡寨歌王蒙铜锣的概况。作为歌王,“他的歌喉又圆又亮,远近闻声,山回水应”,“唱歌到处无敌手”,作为劳动农民,他“犁、耙、撒、播,田里活路那样来不得;”作为男子汉,他“一表堂堂,站在那里就象桄榔树,又直又刚”;此外他还是一个大力士,曾经徒手打死一只豹子呢!这些简洁而有特色的描写,给蒙铜锣这个人物涂上了浓重的色彩。然而这个魁伟雄健,多才多艺的歌王却年近三十还没有讨到老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立志要娶一个和他才智相当的女歌手,虽有些姑娘主动唱歌挑逗,可不两下也就败下阵来不  相似文献   

18.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解释巧合现象 午饭时间,我在办公室不经意地哼唱歌曲,突然有好友大惊小怪地说,唉,怪了,我也正在心里唱这句呢!我自己也纳闷,这首歌明明是一首老歌了,很久没有人唱了,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这首歌?而且同事居然也和我想到一起了。最近连续几次出现这样的巧合,不是我突然唱出了别人的“心声”,就是别人莫名其妙地唱出了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一村一品”的概念及农业运动。来自于1979年的日本大分县。这个位于日本西南地区的省份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在当时经济很落后。时任县知事的平松守彦先生到任之初.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诸如“我们村里没有资源”、“我们没有学校”、“道路条件太差”之类的叹息。但.无论怎么抱怨和叹息都无法改变既有的条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