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唐诗》卷四0九元稹有《度门寺》诗。按,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八有《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据此,度门寺在荆州当阳山。《神秀传》又载云:“(弘)忍于上元中卒,秀乃往江陵当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闻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旧唐书·方伎》亦载云:“弘忍以咸亨五年卒。神秀乃往荆州,居于当阳山。则天闻其名,追赴上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敕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据二者所载,度门寺乃武则天为旌表神秀而下诏敕建,其创建时间当…  相似文献   

2.
九为殿中待御史和太常丞时间考王建所任京官,除太府丞、秘书郎、秘书丞外,又先后任过殿中侍御史和太常寺丞两职。辛文房《唐才子传》将王建所任之“殿中侍御史”误作“侍御史”,云:“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实则,王建所任为“殿中侍御史”,而非“侍御史”。王建曾任殿中侍御史。张籍有《寄王六侍御》、《赠王侍御》诗,“王六侍御”和“王侍  相似文献   

3.
读苏小札     
王士祯《带经堂涛话》卷十三《遗迹类上》十一:“(嘉州)凌云山壁间多前人题字。……殿右为宋州守吴秘治易洞,坡公有诗。”但未录坡公之诗。《嘉定府志》卷五《古迹》:“治易洞,凌云寺后稍右,宋郡守吴秘题名’洞前有‘治易’  相似文献   

4.
法兴寺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翠云山上 ,原址在翠云山东北一公里处的慈林山坳。法兴寺十二圆觉像是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彩塑作品之一。法兴寺彩塑的历史 ,一般认为 ,圆觉像的塑造是在北宋政和元年 ,即公元 1 1 1 1年。艺术风格方面 ,法兴寺圆觉殿彩塑 ,具有比较明显的唐代遗风 ,被称为“宋塑第一” ,确实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金县大黑山     
大黑山亦名大赫山、大和尚山,在辽宁省金县城东十五里,海拔664米,是金县第一高峰,山上有隋唐山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胜水寺,响水观、朝阳寺等名胜。胜水寺(观音阁)位于东北山腰。远在明代以前,这里就有寺庙,后来倾倒了。明洪武初年在古刹的废墟上又重建庙宇,而后从明清各代到民国年间皆重修过。其上庙建筑在半山腰的巨大岩洞之下,由飞殿,禅房等组成,另有钟楼、碑刻等附属文物。下院  相似文献   

6.
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开山祖师乃金陵牛首山幽栖寺的高僧法融禅师。 天宁禅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五次。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经过四十年的时间逐步修建的,形成了“基广百亩、殿宇宏竣”的格局。建筑含巍峨高大、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及两阁等。寺后  相似文献   

7.
千山龙泉寺     
千山在钢都鞍山东南,原名千朵莲花山,因山峰层层耸立而得名,后来简称千山。龙泉寺是千山五大寺院之一。位于千山北沟祖越寺以西,从“悟公塔院”西坡直上.经条石台阶行半里即达龙泉寺。据寺内现存之明隆庆五年新建后堂碑记记载,龙泉寺始建于唐,后经明清等历代重修和扩建,始有今日之规模。寺内有大雄宝殿、法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等十五幢建筑。正殿(大雄宝殿)居其中,配殿列于两旁,韦驮殿居龙泉演梵之上,阶下左有云厨,右有客殿,法王殿与弥勒殿相对,钟楼与鼓楼相迎,  相似文献   

8.
首山清风寺     
清风寺位于辽阳城西南十五华里的首山南坡,始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17年),清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咸丰7年(公元1857年)。其正殿、配殿仍保持初建时的结构及风貌,山门、后殿、僧房为清代晚期建筑。清风寺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硬山式屋顶,垂脊前装有戗兽和走兽,前檐有檐柱、柱下垫鼓形石柱础。明间为对开板门,抱框前镶装抱鼓石一对,两侧次间为石雕卷草纹的方形圆孔窗。山门前垂带踏步五级,台明前高0.6米,后高0.12米,门前原有绿砂岩石狮一对。  相似文献   

9.
奉国寺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初名咸熙寺,后改称奉国寺,因大殿内塑有七尊大佛,所以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布置前狭后宽。山门一间,两侧各开一便门。山门外左右列石狮二座,门内设四柱三楼木牌坊三间。再进为歇山式的无量殿五间,殿后有甬路直达月台,月台前部东、西两侧有六角和方形碑亭各一座。月台后部为大雄宝殿,耸立在月台之上,宏伟壮丽。前人曾作诗称颂“大雄宝殿势威雄,今昔人称建筑崇,庙貌盛传关  相似文献   

10.
《宋史》在传统史乘之中可谓繁芜杂乱之代表。其内容前后牴牾处颇多,甚至在宋亡于何时上都自相矛盾。 《宋史》卷四十七瀛国公本纪载:“(德祜二年)二月…辛丑,(恭宗)率百官拜袁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大元使者入临安府,封府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印、告敕,罢官府及侍卫军。”紧接其后,有一段史臣:“赞曰”,称:“…建炎而后,土宇分裂,犹能六主百五十年而后亡,…”。南京自建炎元年(1127年)建国,到德祜二年(1276年),临安失陷,实际是一百四十九年,概称为“百五十年”也未偿不可。但这期  相似文献   

11.
大安寺位于鞍山市旧堡区千山南沟中部,周围群山环抱,在千山“五大禅林”中素以“雄旷”著称,系鞍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辽阳县志》载:“寺西通明山和金刚山之间有隋碑。寺内有唐代重修碑。唐太宗……曾驻跸。东山下有英烈观,相传即驻地。”“山中石碾甚多,谓当日屯兵碾米所用。”惜碑碣无存,现已无可考证。大安寺周围有较大遗址数处,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辛卯十一年(1831年)、癸巳十三年(1833年)均有重修碑记。说明该  相似文献   

12.
琅玡山魂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有一个倒霉的京官,从当时的首都汴梁城贬谪到滁州来当州官。这位太守在公事之余,常到琅玡山漫步,和开化律寺(今日的琅玡寺)主持僧智仙交上了朋友。琅玡山的美景美酒欢迎这位刚直不阿、降谪失意的太守到来。从此,这位太守深深爱上了琅砑山。悟性很高的智仙和尚便在琅玡山“峰回路转”的“让泉”西坳建立一个山亭,请那位太守好友为该亭作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位太守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作者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篇《醉翁亭记》,竟然成了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3.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这副对联端立在六榕寺正门两侧,把这座广州著名的寺院同大文豪、大书法家苏东坡(公元1037年-1101年)联系起来。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拜相,  相似文献   

14.
(一)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4月25日,北魏孝文帝元宏在南伐时病逝于谷塘原(今河南邓县东南)。临终遗诏以咸阳王禧(太尉)、北海王详(司空)、王肃(尚书令)、广阳王嘉(左仆射)、任城王澄(右仆射)、宋弁(吏部尚书)六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恪称帝执政。孝文帝为什么要安排顾命大臣,并且是六辅呢?从北魏历史上看,曾有六辅和四辅之设,孝文帝设六辅当是对这种传统的继承。明元帝末年(公元423年4月),“命世祖(即太子焘)为国副主,居正殿临朝”,以长孙嵩、奚斤、安同为左辅,“坐东廂西面西”;崔浩、穆观、丘堆为右弼,“坐西廂东面”,共决国策。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正月,“皇太子始总百揆”,“命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徙崔浩、侍中张黎、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我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第3期,发表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对《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以下简称《金碑》)作了初步整理。二十年后,即1976年夏,为了辅导同学参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即武州山石窟),根据《校注》的某些推论,结合北魏当时的历史情况,编写了《云冈石窟分期》的参考材料。粉碎“四人帮”后,略作修饰以《云冈石窟分期试论》(以下简称《试论》)为题,发表于《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1980年2月,日本长广敏雄先生写了一篇《驳宿白氏的云冈石窟分期论》(《宿  相似文献   

16.
皇城司,本为守卫皇城的禁卫亲兵,若汉之北军,唐之北衙。宋初号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为皇城司。长官皇城使,为武臣升朝官,“其职任则选内外通领焉”,但非枢密院宣授。“而殿前(司)复不予此,此祖宗处军政深意也”。所谓选内外官通领,即以武臣与内侍为长官。而实际上武臣为皇城使者,只是表示资历的官阶,任事头目实为宦者,“本朝只此一项令宦者掌兵。……此项又以制殿前都指挥使之兵也”。枢密院在京房名  相似文献   

17.
栖霞古寺     
《华人时刊》2005,(4):60-60
栖霞山属宁镇山脉,为钟山支峰,早称伞山, 六朝时称摄山,西距南京18公里,北临长江,海 拔283.43米。周围约17公里,奇峰叠翠,怪石嶙 峋,春来花木青葱,秋则霜叶满天,有第一金陵明 秀山之美誉。 栖霞寺建在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公元 483年)明僧绍舍宅为寺,延法度禅师以居之,乃 栖霞寺之始,迄今已1500多年。经历代高僧住持 传灯弘法,闻名中外,是佛教三论宗之祖庭,与山 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并称为四大丛林。 建国初,党和政府制定、贯彻了宗教信仰自 由的政策,寺僧爱国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各项爱 国、民主、和平运动,农、工、禅并重。  相似文献   

18.
28 .卷三五四《余传》 (P11170 )载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建议罢增石炭场 ,驳其非。”按 :据原文标点 ,余是升为给事中后又升殿中侍御史 ,显然有误。因为 ,给事中为正四品高官 ,殿中侍御史官仅七品 ,怎么会由给事中“进”为殿中呢 ?其实 ,殿中乃毛注的官衔 ,所以原文标点应作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 (毛注履历见《宋史》卷三四八本传。)2 9.卷三八九《袁枢传》 (P11936 )载枢进言 :“威权在下则主势弱 ,故大臣逐台谏以蔽人主之聪明 ;威权在上则主势强 ,故大臣结台谏以遏天下之公议。今朋党之旧尚…  相似文献   

19.
豫剧《梵王宫》又名《洛阳桥》,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梵王宫。梵王宫原型就是今天竺寺遗址内供奉那罗延神王的梵王殿。天竺寺是唐代宗宝应元年由西来的五百梵僧建立的密宗寺庙,唐宋时期几度兴废,那罗延神王信仰却一直很兴盛。元代天竺寺属于曹洞宗,元以后民间称之为梵王宫。  相似文献   

20.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马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座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是我国藏传佛教善规派创始人宗咯巴的诞生地。 自1379年(明洪武12年)建起第一座莲聚宝塔以来,历代僧人信徒多次扩建装饰,使其更加宏伟壮观,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佛教胜地。 现塔尔寺占地面积600余调,它的数十座殿塔在幽深的莲花山坳里依山势起伏,交相辉映,其建筑群布局严谨,兼融汉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