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锦明 《管理科学文摘》2010,(36):246-246,256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并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目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定位以及现场处置指挥的原则与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强公安民警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进而提升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群体性事件既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我们党执政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利益表达与群体性事件是什么关系?如何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陈秀梅教授的《冲突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以严密的逻辑分析,独特的创新视角,开阔的国际视野,流畅的语言表达解答了上述问题,读来使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读这本书,使我们从深层次认清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该书在对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综合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4.
正现阶段,由于环境污染状况问题突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本文从几起重大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入手,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其自身的几个特点,最后试着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也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并且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合理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是关键。本文将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对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天琦 《决策》2010,(5):72-73
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生于网络之上,但是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更需要从网下的现实层面发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从发生的诸多重大网络群体性事件来看,网络往往是导致事件扩大化的直接推手并推动其朝着恶性化方向发展,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如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新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目前关乎政治稳定的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能够公平、平和、快速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倍感头疼的一个难题。从法理上说,群体性事件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出现在我国各地,并呈现出与其他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的趋势,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为了我国公共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的新课题。利用社会心理学的集群行为概念,结合网络、网民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可以分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发生机理。基于对发生机理的解析,结合当前应急信息管理的理论,从信息的收集、传播、共享、发布几大方面,提出对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为公共部门制定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群体性事件就是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也成了当前公安工作的重心。该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特点,对公安部门如何在群体性事件中利用录像取证提出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旧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新的利益矛盾也不断产生,致使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及其高发原因,有益于决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体性事件,从原因入手来预防、处理、减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公共危机的类型之一,具有危机属性。危机管理是公共行政中的重要领域,可以将其分为危机前、危机、危机后三个阶段,又可将危机前阶段划分为预防、预警和预控三个次级阶段。从防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角度,仅引入危机前阶段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充分认知和防范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矛盾或社会利益冲突的一种反映形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频繁。从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演化机理,从社会燃烧物质(社会矛盾)、社会助燃剂(社会舆论)、社会点火温度(突发性事件)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以探寻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解决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引发的问题。首先,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博弈过程及相关的利益冲突,并考虑当群体间存在信息交互时,监管部门采用舆情引导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演化特征。其次,运用优化理论探讨了监管部门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整体利益时应如何解决环境污染事件。研究表明监管部门加强舆情引导、避免发布错误信号、提高其公信力均有助于环境污染事件冲突的规避和解决;对于污染的治理问题则可以合理采用实物保护和警告处罚等方式。本文在综合考虑长远影响和整体利益的情况下,考虑信息交互并引入舆情引导,运用演化博弈和优化理论探讨监管部门应如何有效地处置环境污染群体事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刘波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74-175
本文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介绍了我国近几年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了其发生的深刻原因和背景,重点提供了一些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且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成为影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和原因,提出了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以有效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原则和预防、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传播,谣言在众多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的特点、产生基础、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寻找到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是部分群众与行政当局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为一种典型的集群行为。介绍了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模型,通过相对剥夺、群体认同和集体效能来解释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阐述了相对剥夺中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群体认同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和集体效能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最后指出社会抗争模型需要对模型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并将其他重要因素如群际情绪、政治信任等因素包含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