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层次、传统政治文化、公民参政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中国是在外敌入侵,各种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势下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在这个进程中担任主导角色的不是公民社会而是有着超强政治经济资源纠合力的政党和国家。因此如何在体制内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做到体制内参与的普遍性与体制外参与的合法性相结合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     
正建构更加包容的政治吸纳机制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公民政治参与的数量和频次激增,但是,宏观上的公共政策实施所导致的利益分化和分配不公,则会引发公民政治参与表达诉求的意愿上升,而政府若不能及时、有效、民主地给予政治吸纳和回应,就可能引发公民对执政者的政治信任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现有的政治吸纳机制,从宏观上讲,包括政党吸纳、政府吸纳、人大与政协吸纳、社会组织吸纳等体制内的政治吸纳机制;从微观上讲,包括信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政府、社会三者互动的形式,既是政府过程完善的需要,也是政府过程完善的结果。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涵义、内容与形式的前提下,充分把握住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领悟指导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策导向,从而更好地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年来网络政治参与的广度不断扩展、深度不断深化、宽度不断拓宽,其影响力日益增强。政府能否对网络政治参与作出及时、恰当、有效的回应,成为影响政府形象、制约公共管理效率、涉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可以同样通过网络的方式回应,但也要建立体制内制度对接的回应机制和公权力对民意表达反馈的长效机制。本文重点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以及政府回应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石艳文 《经营管理者》2011,(1X):303-303
政治参与是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但是大学生对选举这一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表现了某种冷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政府有关的。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其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胡丹 《科学咨询》2007,(19):15-16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公民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结、臣民意识等极大地压制了公民参与,长此以来,公民缺乏参与的热情,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事情,作为老百姓只有按章办事的份。多数公民都没有意识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7.
公民文化是逐步成长和缓慢融合起来的一种政治文化环境。没有公民文化,也就难以实现民主政治。在中国,公民文化的形成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才能得以培育和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的不断拓宽,广大公民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被日益唤醒,越来越多的公民萌发了积极而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要求。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为此,必须对多元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加快政府改革步伐,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培育公民精神,塑造公民文化,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以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要做到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公民有效的参与政府管理是一重要实现手段。同时这一手段对于政府建设以及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有国情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形式和普及程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围绕公民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及实现途径,首先介绍了公民有效参与政府管理的条件,也就是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还要有精神觉悟,然后介绍了公民有效参与政府管理的方法,比如建立健全的相应制度,最后介绍了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民主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手段,施影响于决策与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政府公务的政治行为。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除了受社会环境和参与对象的影响外,也与其社会经济地位、自身政治素质和政治文化有关,因此,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团体,其政治参与状况也各不相同。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阶层。据保守估计,农民工有6000-8000万人,他们亦工亦农,亦城亦乡,非工非农,非城非乡。显然,农民工是我国政治稳定和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们考察公民政治参…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公民政治参与的数量和频次激增,但是,宏观上的公共政策实施所导致的利益分化和分配不公,则会引发公民政治参与表达诉求的意愿上升,而政府若不能及时、有效、民主地给予政治吸纳和回应,就可能引发公民对执政者的政治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快法制化建设、培育公民参与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三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只有培养合格的公民,使社会成员真正具有社会主人所拥有的意识与素质,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的科学、健康发展。说到公民教育不能不谈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性质的文化,它与公民文化是相对立的。这种文化对我国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诸多的负面影响。本文这里主要谈一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对公民意识的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网络化是指政府基于计算机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三位一体的融合网络,对政府服务理念更新、决策体制优化、组织结构的再造及政府内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权力的整合与优化.政府信息网络化的分权趋势、无中心性、开放性、灵活性、虚拟性、便捷性等特征,引起公共决策体制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公共决策体制结构的变革和公共决策方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公民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合法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理论发端于古希腊时期,当时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为一体,到了黑格尔才正式承认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界,只是地位上后者要高于前者;到了现代国家时期,出现了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分法,从而衍生出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公民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当代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帮手,更是政府自身治理的监督主体。非政府组织自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建设,才能在公民社会中扮演好合适的角色,也才能发挥好政府治理的合作者的作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国家的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网络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民主下,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精神与公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新的挑战,要努力发展网络民主,必须加快网络立法,缩小数字鸿沟,扩大参与主体,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参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从源头上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构建生态型政府的理论依据是生态行政理论、某些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国构建生态型政府面临着法律、体制、公民的环保意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学习这些国家在体制建设、公民环保意识、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重塑政府生态意识和完善生态行政的保障机制这两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行政的基本诉求之一是公民参与,公民在公共决策的制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公民的政治冷漠倾向,我们应该保障民主制度供给、运行理性激励机制、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完善公民参与的作用机制以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以激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