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推进,国际范围内银行间的并购风潮使得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度上升,单个银行的规模显著扩张。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看,银行业的集中程度与金融体系的构成有关。当代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有两种典型的类型:一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即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二是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金融风险对于一国金融体系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国际业务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纵观国际金融的发展史,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风险较为集中的微观主体,会受到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带来资产损失、利润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银行直接破产。国有控股银行在风险控制、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应该不断提升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金融一体化是广泛的金融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如今跨国银行迅速发展,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在瞬息之间调动巨额资金。银行业务在不断适应国际化需要中日新月异,而形成了统一的国际规则,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标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首先爆发的金融海啸已波及全球,成为一场严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有人预言,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将大大超过上个世纪_二三十年代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也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了一些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大家认识到金融体系给一国经济带来的巨大风险,也提高了各界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华尔街开始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对全球的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风暴中受到的冲击有限,但也暴露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一向备受关注。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宏观环境的变化。银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竞争领域狭窄,产品服务趋同。行业竞争越演越烈。商业银行浅层次、低水平的单一竞争不但导致银行自身经营风险加大,而且大大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破坏了经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涉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值得关注。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西方国家,影子银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成为西方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以传统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金融运行中的辅助和补充,而且由于我国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准入条件等  相似文献   

8.
大萧条和次贷危机都源自于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在两次危机中,均出现了银行倒闭潮。本文对30年代大萧条过程中的银行倒闭潮进行了回顾,通过比较此次次贷危机中的银行倒闭,加深对银行危机演进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金融脆弱性程度问题,建立了DOFF评价模型。模型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和金融体系两大方面,并且通过数据的检验分析了1995—2004年我国金融体系以及各个子系统的脆弱性状况。  相似文献   

10.
狄丹萍 《经营管理者》2013,(16):111-111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资金流动命脉。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银行的效率又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对国外的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借鉴国外银行效率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影子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补充,逐渐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影子银行的发展,研究其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中小企业通过影子银行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其总体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经营绩效方面,文章设计了反映商业银行全面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银行经营管理的营运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方面内容,并选取我国国内主板市场全部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评价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严露  叶盛 《经营管理者》2013,(20):104+397-104
自从2007年影子银行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后,影子银行就迅速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关注重点之一。之前已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影子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影子银行的存在除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以外,对货币政策也是个挑战。而影子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处于什么地位?又是如何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又存在高度风险的领域。我国目前正处在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性阶段,金融风险日益凸现,且国内外金融风险的互动性逐渐增强,因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尤其重要。从发达国家、地区银行的实践来看,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工作的全过程,所有工作以防范风险为核心,是银行持续经营和发展的真正竞争优势。加快建立一套严密高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不仅有利于指导商业银行认真做好风险的识别、量化、管理工作,还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失衡。但目前尚无涵盖各个层面、宏微观相结合的预警系统,以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的风险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储蓄率也是全球第一,资金面较充裕。中小企业在这种资本环境中,本该在融资方面如鱼得水,却反而陷入了融资困境。有人分析,这是社会资本被大量转移甚至透支到投机领域的结果。这种分析似乎少了一个关键环节——银行。银行在我国是垄断性的,具有配置资本的至高无上的权利。若进一步分析,可知体制下的融资是讲究规则的。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当然不会受到银行的青睐。那么,中小企业怎样融资?借高利贷,无异于"饮鸩止渴";集资,又可能是违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17.
银行的不良资产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的总体稳定。政府的干预和主导性虽强,但这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正常趋势,随着我国各商业银行的相继上市和逐渐开放的金融体系,不良资产的化解更需依靠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我国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是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金融类别。本文对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经济原理以及中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欠发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很多非金融企业在从事实质性的金融中介活动(如将从银行获得的借款再放贷给其他企业)。这些金融中介活动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构成了影子银行活动的一部分。现有文献尚未对金融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活动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基于融资优序理论,通过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研究这个问题: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以美国同时期2618家上市企业作为控制组,考察2000~2012年中国2304家上市企业的合并资产负债表,通过3种识别策略识别出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活动。同时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更加深入地参与影子银行活动;而成长型公司参与影子银行活动的程度较低。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学术界和政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运作,并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创新性构建了包含银行破产机制和去杠杆机制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关联网络模型。本文发现:(1)四类银行特征和4个外生参数影响四类传染渠道,且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传染渠道中去杠杆渠道(Loss~(DEL))和银行间负债违约渠道(Loss~(IA_DF))最为重要;(2)在传染过程中,银行破产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且破产越集中,系统性风险越大;(3)系统性风险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当低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减的"常态"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体系杠杆率驱动;当高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危机"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关联性和资产规模驱动,并主要来源于传染指标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4)4个外生参数对应了四类针对金融体系整体的宏观审慎政策,脆弱性指标(VBI)和传染性指标(CBI)对应了针对单家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这些宏观审慎政策应根据金融周期(上行或下行)和系统性风险类型(常态或危机)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