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法文化 ,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也是一代唐诗的创作灵魂。尽管唐诗处在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氛围之中 ,唐代诗人各有自身的文化宗尚 ,但其主导思想却是儒家文化。探讨儒家宗法文化对唐诗创作的深刻影响 ,有助于正确解释唐诗创作中许多鲜为人论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羌族宗法文化的存续与中原王朝宗法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有关 ,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宗法统治 ,在古代羌族阶级社会亦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3.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 ,由于受到伊斯兰教、儒家思想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保安族的宗法文化呈现出了复合型的特征。“伊儒相通”构筑的伦理思想体系 ,架构了保安族的基本精神空间 ,并支配着他们的宗族生活与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4.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建势。  相似文献   

5.
宗法纲常等传统伦理通常被视为封建流毒和现代化的障碍,受到激进思想家的批判,但陈三立、陈寅恪父子却依然坚信家族制度和传统伦理的价值。在他们看来,宗法纲常不仅无阻于求富求强,而且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应当固守勿失。  相似文献   

6.
浅析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成因与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法性,具体表现在其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特点与成因、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的深入探讨,指出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变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行政文化也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时期。考察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其历经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一个非常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宗法化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行政文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就是它的浓郁的人情化色彩。因此,要进行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思考对传统的行政文化进行改造并保持行政文化效能健全与连续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行政文化也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时期.考察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其历经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一个非常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宗法化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行政文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就是它的浓郁的人情化色彩.因此,要进行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思考对传统的行政文化进行改造并保持行政文化效能健全与连续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宗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文针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在宗法文化研究中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商榷和批评,论述了中国宗法制度从原始社会末期到近现代的发展规律和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社会影响,兼论了少数民族宗法和宗法封建关系的性质;本人在宗法文化教学及教学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先进经验;批判继承和改造宗法文化,是当前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北宋的平民化宗法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 ,重建平民化宗法制度形成一种社会思潮。它在宗法制的施行范围、祭祀法、家谱的纂辑、宗族公有经济的设置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先前的思想特点 ,推动了宋以后宗法制度的复兴和在民间的普及 ,对巩固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统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中国宗法文化传统对"单位人"伦理选择的影响.由于单位组织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个人对单位、单位对国家的依附成为改革以前社会关系中的普遍状态.单位在对其成员家长式的权威、高度强调集体利益以及其所承担的全面责任等等方面与传统的家族企业相比,体现着一定的相似性.这种形式上的多样性揭示出宗法文化对不同组织成员伦理选择上的某种根性等级均衡造就的平均主义、集权主义传统造就的依附与顺从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交往传统造就的特殊主义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者市场,令众多的中外企业趋之若鹜,纷纷展开广告攻势。而一则好的广告就像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样,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之一的宗法文化,不仅铸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以及对广告创意的独特偏爱。  相似文献   

13.
张载以气为万物化生的物质来源 ,以性为万物化生的主宰 ,构建了一个气以载性的宇宙本体思想 ,并以其为理论根据 ,得出了天人合一、具有宗法血缘联系的宇宙模式 ,进而将政治组织与血缘组织结合起来 ,使政治宗法化、宗法政治化 ,为君主的政治权威和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奠定了宇宙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亚细亚的古代"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制约着中国早期文化的发展路线,也决定着"阴阳"的思维结构及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民族心理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在成为一种宗法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诗性文化。通过对宗法文化与诗性文化得以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因素的考察,可以看出陈炎的"价值中立"的治学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生命,因而传统文化的研究,应该客观地去清理显在的学术材料并揭示潜在的结构关系;也只有不断进行多元方法并存的理性的研究,才会使认识领域中有关古代文化的知识得到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在唐诗论中,“势”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较高,含义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唐诗论中“势”的分析,认为“势”首先是指诗歌创作中意象展开、组合的一种方式,其次,“势”也指意象之间内在的规律及其所呈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的婚姻较为自由。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婚俗失去了许多原有的民族特色,与汉族的婚俗趋于同化,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十分明显,在婚姻缔结原则、婚姻形态和婚姻缔结程序中都具有强烈的宗法性。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至今仍有其残余形态,对此应加以改造利用,以利于土家族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诗人瞿秋白     
瞿秋白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杰出的革命家诗人,他的诗人形象表现在诗歌作品、诗歌理论和诗化人生三个方面,反映了他多重社会角色、卓尔不凡的人格和在诗歌领域中的多方面成就,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他的“心程”和人生史。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对乐人的广泛关注是在中唐,而不是在音乐处于鼎盛的盛唐,用音乐的繁荣来解释唐代诗坛这一现象显得过于笼统且不准确,其主要原因乃是中唐诗人从乐人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之与国家兴衰、士人命运、生命感叹等诗歌传统主题联系起来。中唐诗人对乐人的关注不但使得唐代诗歌内容更为丰富,而且使诗歌与音乐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9.
对家族题材的开掘,一直是历代文学家关注的焦点.<白鹿原>浓缩了关中地区的文化特征,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家族文化的矛盾性.作者审视宗法伦理时,陷入了"二难"境地,表现出对"文化重建"的困惑与焦虑,这样给作品增添了厚实感.  相似文献   

20.
论清初诗歌     
清初顺康雍三朝是清诗最繁荣的时期.诗人们按其政治态度分为两类:遗民与非道民.本文论述的是非遗民一类.清初诗坛主要有三大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王士禛,其次为江南三家施闰章、朱彝尊和查慎行,再次为其他诗人.文章评述了清初诸诗人的诗论见解,诗歌内容和风格特色及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