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诀一:无论领导是谁都尽忠职守 首先, 黄权无论在哪个领导的手下干活,都一直尽职尽责,完全是一个忠臣. 黄权最初在益州州收刘璋的手下担任主簿. 当时邻近的张鲁和曹操都对益州虎视眈眈, 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入刘备的, 利用他们的军队来讨伐汉中的张鲁, 抵御曹操. 黄权对此坚决反对, 他劝谏说:"刘备有骁勇声名, 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有泰山般的安稳, 则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应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 "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  相似文献   

2.
谁是最佳CEO?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的三国英雄豪杰之一。虽然,论辈分,孙权要逊于曹操、刘备,但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却完全不亚于曹、刘。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叱咤风云有五十三年。  相似文献   

4.
李光斗 《人才瞭望》2011,(11):73-74
三下求贤令先来看看曹操对人才的识别能力,经典的桥段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两位人物大家很熟悉,一个是当时如升龙之势、气焰不可一世的曹孟德,另一个则是寄人篱下、一味谦恭的刘玄德。谁都不屑一顾的刘备,曹操却请了过来单设酒宴,还端着酒杯把当时的英雄都数落了一  相似文献   

5.
"医圣"张仲景与曹操、刘备、华佗是同时代的人,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谦虚好学。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学习。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等古代医书,并背熟数千条汤头歌。《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者"。张仲景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并一一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备"取天下之量"刘备早年有一事能说明他的气量。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先主传》和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这让许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到意外,然而却是历史事实。当时  相似文献   

7.
憨佗 《人才瞭望》2009,(11):72-73
人人都想成为人才,每一个组织都想尽可能地网尽人才。可真弄成人才济济一堂,事业就一定能发达吗?当年刘备想自立门户,可帐下人才匮乏。水镜先生对他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刘备闻之大喜。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才略:刘备冒着鹅毛大雪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出山后便露显要三分天下的韬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营计策;坐镇蜀都与魏、吴鼎足抗衡。这些典故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衬了刘备重视起用人才的心态和效应。借古观今,如今在激烈  相似文献   

9.
吴析 《人才瞭望》2013,(10):101-102
诸葛亮本是布衣,躬耕于南阳,他怎么就一步登天做了刘氏集团的二把手了呢?我们不妨跟着诸葛亮学学求职的艺术. 名人推荐.徐庶一句"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矣"让刘备茅塞顿开,急问:"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常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听了徐庶这一番话,刘备更是如梦初醒,喜曰:"愿闻此人姓名."然后具厚币,准备同关、张前往南阳请孔明.就这样,虽未与主考官谋面,诸葛亮已利用舆论的力量,起到了先发制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拜读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的大作《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为他的睿智及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魅力,是靠他的学识、能力和人品建立的。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认为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是"不读书",他呼吁"还我琅琅读书声","读书人要读书";他很有个性亦很传统,从他对课文  相似文献   

11.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从中给予我们以崭新的启示。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  相似文献   

12.
在选用人才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就拿“以貌取人”来说,自古到今也不知委屈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庞统就因为“其貌不扬”首先被东吴的孙权冷处理,继而没有录用打发走了。刘备一看庞统长得根本就不像个小凤凰,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卧龙”没法比,也安排他去来阳县当了个小县官。至于后来的重用,那是  相似文献   

13.
任重 《人才瞭望》2013,(3):102-102
张居正被称作"宰相之杰"。其23岁中进士,先后为国家当政十年。因其起用名将戚继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功绩载誉千古,谥号"文忠"。对于治理臣民众生,他的管理方法"工于谋国"而立等见效,令人称奇,而张居正也将"看人"、"用人"、"调人"方略发挥得淋漓尽致。看人:克服六大误差张居正的名言是"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他在著名的《陈六事疏》的"核名实"一篇中,专门论述了用人方略。  相似文献   

14.
借牛有个人想跟一富翁借头牛,可又不好意思张口,于是就把借牛的事写在了一封信里,然后拿着这封信来到富翁的家里。进门后富翁正陪一位客人说话,见有信他便顺手接了过来看,但他并不识字,可又恐怕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于是便装模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不但将诚信视作重要的行为规范,而且视作治国之本。在中国古代数百位帝王中,唐太宗对孔子这一理念的理解特别深刻,他既不赞成像刘邦那样杀戮功臣,又厌恶好用诈术的魏武帝曹操,他对群臣推心置腹。尤为难得的是,能  相似文献   

16.
遵循祖父——一位喜读医书的清末秀才的遗愿,尚天裕很小便立下了从医之志。在艰苦动荡的年月里,他历尽艰辛,刻苦攻读,终于在1944年2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北医学院,走上了从医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天津医院工作的尚天裕已是一名出色的骨科医生了。他的手术技艺高超,一把小小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对于TCL集团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关头,在这一年,李东生总裁公开宣称,到2010年将TCL集团创建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企业规模达到1500亿人民币,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这将TCL集团的定位由"追赶者"调整到"挑战者、领跑者",是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和突破,TCL集团由此踏上了一条国际化经营之路。然而,TCL集团与世界级优秀企业相比毕竟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凭什么赶超竞争对手?靠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如何快速扩大经营版图?李东生总裁在TCL集团企业文化创新活  相似文献   

18.
“我没有过人的经营才能,但作为一个方正人,我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张兆东副总裁对记者说。位于方正营业大楼四层的总裁办公室,是运营方正集团电子产业的指挥中枢。身材消瘦、身着深蓝色西服的张兆东副总裁就在这里处理着公司业务。当你看到他自如地应接见部电话,利落地处理桌上的一批公文,耐心细致地逐项向下属交代工作,你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这位副总裁在尽力尽责地挑起这份重担。说到搞公司经营,张兆东副总裁就提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位兢兢业业的资深会计师。父亲对专业技能拥熟的掌握,对本职工作的一丝不…  相似文献   

19.
冷成金 《人才瞭望》2014,(11):106-106
刘秀"柔道"兴汉,少杀多仁,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曹操以奸诈成功,刘秀以"柔道"而有天下。以柔克刚是中国人处世治国的梦想,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往往以刚克柔者多,以柔克刚者少,刚者多胜,柔者多败。然而,"柔道"的妙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一位以柔开国,以柔治国的明君。他以"柔"为主,在政治、军事诸方面也都体现出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公元199——200年,袁绍与曹操战于官渡。袁绍拥军十万,曹操仅领兵二万;袁绍粮草充分,曹操粮草匮乏。双方实力对比十分悬殊。依常规,胜利应在袁绍一方。但战争的结局却突破常规,胜利属于了弱小的一方。曹操因此为历史写下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群雄中的霸主地位。 袁绍为什么在巨大的优势面前输掉战争而曹操却在绝对劣势下赢得战争?其关键在于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