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虑单电网公司与双发电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构建了发电商投资减排、电网公司投资消纳的优势互补的异质型垂直合作减排的随机微分对策模型,先后考察并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成决策下的反馈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润共享契约下系统增量利润的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对于分散决策,电网公司选择性承担发电商的减排费用;两种决策下的发电商减排和电网公司购电价格以及分散决策下的减排补贴与发电商之间的减排竞争强度相关;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合作博弈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购电电价,同时为此所带来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2.
范磊 《经营管理者》2013,(3):234-234
在现实生活中,供电公司面临在不同阶段从多个市场购电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以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和用VaR方法来度量购电组合的整体风险,建立购电模型,分析在一定的风险程度下供电公司在多阶段购电中从实时市场、远期合同市场和期权市场购电的最佳比例。市场间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各个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同,所以各个市场购电成本的计算也不同。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电网企业购买电能与电力备用的MSV风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通过优化电能和电力备用市场的购电量来降低风险购电成本,从而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对电网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两市场购电价格视为风险因素,结合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践,运用均半方差(Mean Semi-variance--MSV)理论代替均方差(Mean variance-MV)理论来描述风险购电问题,并给出最优购电策略基本计算公式。其中,备用率是影响最优购电策略取值的一个不确定性自变量,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描述专家对合理备用率的不确定性认识,进而通过扩张原理推求出最优购电策略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并运用重心法得到解模糊后的最优购电策略。模型很好地融合了专家的定性认识与定量分析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购电问题的思路,这些在算例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由排放配额价格所引发的发电侧碳交易所和独立发电企业之间的排放权交易矛盾仍未解决的情况下,从理论方面引入排放权交易差价合约来规避发电企业的市场力并稳定排放配额价格。在此背景下,对考虑差价合约的排放权交易模式下碳交易所与发电企业的利润风险、经济效益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二者之间合约谈判风险效益均衡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最优参数的求解程序,从而促进排放权供应与电能生产之间的协调与竞争型交易机制的形成。数值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规避发电侧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且谈判双方面临的交易风险均与差价合约初始有效报价区间长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电力调度准则下,基于考虑减排技术及其协同效应对低碳负荷需求的影响与电网公司购电的有限理性学习过程,建立了发电商采用3种低碳技术组合应用时的纵向合作减排的随机微分对策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了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下均衡的减排技术投入、稳定的购电电量期望与方差以及Stackelberg博弈下最优的减排支付比例。考察了发电商减排技术的对称性及其应用数量对反馈均衡结果的影响,并对此两种博弈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基于双向加权Rubinstein-Stahl讨价还价模型的利润共享契约使得决策系统达到协调,并将模型拓展到多种减排技术投入下的合作减排模型。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减排投入提高电网公司购电电量,同时发电商为此所带来的风险增大;合作博弈更适于优化电力市场电源结构,顺应低碳电力调度政策的导向;最优的减排技术应用、稳定的购电电量期望与方差以及系统均衡利润都与发电商选择的低碳技术投资效率、技术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供电公司在多市场、多阶段的购电组合问题,构建了以供电公司期末收益最大、以多期一致性风险度量函数测度的风险最小的多期购电组合优化模型。其中考虑到电力日前期货市场和实时市场电价序列的尖峰、厚尾特性和两市场电价序列间的相关结构,采用时变SJC Copula-(GARCH-T,GARCH-GED)模型拟合电价序列,并进行模拟。算例结果表明,多期投资组合决策优于单期连续决策,也优于整体购电决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炭市场的规模化、集中化的出现,煤炭商利用其市场力哄抬煤炭市场价格的现象自然会出现,而煤炭价格的上涨又会带来发电上网价格、供电销售价格的上涨。可见,控制煤炭商市场力可以从源头有效管理能源价格问题。本文设计了煤电的差价合约模型,然后运用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论述差价合约对煤炭商的生产行为与发电商的决策行为的影响,运用Stackelberg寡头垄断模型论述发电商之间合作对其效应的影响,并通过Shapley原理给出了发电商之间合作利益分配模型。通过算例模拟发现,煤电差价合约可以促使煤炭商增加生产量,降低煤炭市场价格,稳定销售量,而发电商的合作行为使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V2G备用市场的风险中性交易特点及实践中常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合约价格机制,构建了电网公司实施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前后的电动汽车用户电量预留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下渠道双方的反馈均衡策略与最优收益。研究结果表明:仅简单地采用市场保护性的合约价格机制,将使得V2G备用市场的交易风险完全由电网公司来承担,从而无法防止其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电网公司选择购买期权以规避由V2G备用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分散决策时的均衡收益小于集中决策最优收益。为此,进一步引入“B-S期权定价+预留协作+保证金”契约机制使得合作系统达到完美协调,且渠道双方的期望收益都得到Pareto改进,并给出了均衡时的V2G备用预留协作系数、交易保证金以及合约电价之间满足的解析关系。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政府的性质与边界是一个跨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社会科学重要研究领域。在传统上,学界将政府角色定位为"守夜人"与"裁判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常常突破这一界限,却取得了良好绩效。为了解释理论与现实的背离,本文将摒弃传统经济学的"政府—市场"二分法以及"市场—企业"二分法,从微观的合约角度去联接"市场"、"企业"与"政府"这3种组织形式。根据"交易费用—合约分析",所有组织的本质均为合约,而合约的条款与形式由交易费用决定。因此,政府性质与企业性质一样,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的合约组合。政府本身具有合约性质,可以通过合约链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与企业合约连接在一起,起到降低交易费用与生产成本的效果。合约的形式多种多样,政府、企业与市场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合作、相互链接,甚至相互竞争。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无法对合约细节进行研究。中国的案例表明,在交通运输领域、投资领域、生产领域这些看似应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地方政府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成绩不菲。中国特色的政府经济治理模式从本质上提升了合约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构建了考虑随机需求与收入共享的风险规避型V2G备用决策模型,推导了集中和分散两种决策下渠道成员最优决策行为的解析解,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随机需求变量服从均匀分布时的均衡策略。研究发现,集中决策下的最优V2G备用预留因子与渠道整体的风险规避度正相关,而均衡时的V2G备用销售价格与渠道整体的风险规避度的相关性不确定,且受到随机需求变量的分布函数影响;分散决策下的最优V2G备用预留因子仅与电网公司的风险规避度有关,而均衡时的V2G备用销售价格受到电网公司的风险规避度、购电价格以及电动汽车用户收入共享系数等的共同影响;电动汽车用户的最优V2G备用收入共享系数与其风险规避度正相关,而与电网公司的风险规避度负相关。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收入共享合约并不能完美协调此类V2G备用渠道的分散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逆向供应的V2G市场电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动汽车普及后电力公司借助V2G技术建立V2G市场的市场运行模式,对电力公司在不同价格策略下,电动汽车保有者参与V2G市场向电力公司反向供电的响应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公司采取分时电价策略时,可以以较不采用分时电价情景低的反向购电价格获得更高的V2G市场响应度,在不损失电动汽车保有者效益的情况下,使电力公司获得更高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12.
电力市场中关于直购电力价格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鲁宾斯坦的轮流出价讨价还价模型的思想,构造发电公司与大用户之间关于直购电力价格的不完全信息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双方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成本”以及它们关于对方实时电力价格预期的估计。最后提出应提高实时电力市场透明度的政策建议。文中的模型及其结论同样也适用于发电公司和配电公司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  相似文献   

13.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n express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in structuring a long‐term customer contract whose terms may include prices that differ by day‐of‐week and by speed‐of‐service. The company traditionally offered speed‐of‐service pricing to its customers, but without day‐of‐week differentiation, resulting in customer demands with considerable day‐of‐week seasonality.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hoped that using day‐of‐week and speed‐of‐service price differentiation for contract customers would induce these customers to adjust their demands to become counter‐cyclical to the non‐contract demand. Although this usually cannot be achieved by pricing alone, we devise an approach that utilizes day‐of‐week and speed‐of‐service pricing as an element of a Pareto‐improving contract. The contract provides the lowest‐cost arrangement for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customer is at least as well off as he would have been under the existing pricing structure. The contract pricing smoothes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s demand and reduces peak requirements for transport capacity. The latter helps to decrease capital costs, which may allow a further price reduction for the customer. We formulate the pricing problem as a biconvex optimization model, and present a methodology for designing the contract and numerical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the achievable savings.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力运行环境日趋复杂,电力体制改革也在不断进行。针对电力行业逐渐向信息化转变、能源利用率较低以及用户与电力公司交互性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电器分类实时定价模型。该模型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器进行分类,电力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电器的用电情况实时制定出不同种类电器的用电价格,以便引导用户在不同时段根据不同类型电器的电价来使用电器,控制居民的用电行为。智能电表的使用,可使用户了解到不同电器的实时电价,并以此调整使用电器,电力公司也随时得到用户的用电量来调整电价和供电量,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此模型既有时效性也能使供需双方用电效用最大化。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解决"公司+农户"模式违约问题的优化模式和对策,通过静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公司+农户"模式违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风险的存在,并得出了稳定的"公司+农户"模式的价格波动区间;契约稳定性模型揭示了"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交易费用的降低、约束机制的加强和信誉机制的建立都有利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稳定和发展。引入期货、期货期权对"公司+农户"模式进行优化,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公司+农户+期货"优化模式能解决公司的违约问题,但没能解决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违约问题;"公司+农户+期货期权"优化模式从根本上扼制了农户的违约行为,规避了公司远期合约的市场风险,稳定了公司未来的得益和农产品货源,也解决了公司的风险和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由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和政府组成的二级系统,在需求率为随机且与推广努力水平相关的市场环境下,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分散决策、集中决策、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的最优车队配置和推广努力水平,并对三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况下无法实现系统协调,通过引入成本共担与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该组合契约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系统协调而且可以使系统成员达到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了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