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琵琶音乐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琵琶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乐器,她以丰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使琵琶音乐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对琵琶及音乐特征的审视,来探讨我国民族音乐之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方、民族素材的琵琶作品在浩瀚如海的琵琶乐曲库中独树一帜.这些用少数民族音乐语言创作的琵琶乐曲,丰富了中国琵琶音乐的艺术天地,拓宽了琵琶音乐作品的创作视野,是中国琵琶音乐民族化、民族多样性的生动写照.主要以琵琶曲《彝族舞曲》为个案,从创作背景、素材来源、结构与旋律发展手法、节奏节拍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试图描述、总结出运用彝族音乐素材创作的琵琶乐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种针对于专业学习钢琴学生的考试形式,由各省市音乐专业院校的音乐术科(钢琴)统考.这类考试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术科(钢琴)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中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校根据考生的术科(钢琴)和文化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当广大考生在面临统考时必然会存在着如何去更好地选择应试作品、考前的日常练习方法以及如何去调整好自己的应试心态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笔者针对当前在新疆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本土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淡漠、教育力度不足的状况,对新疆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作调查分析。结合新疆多元文化背景,针对以上现象进行反思,为推动新疆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绍兴地区高校音乐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追求完善的同时,力争将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相结合,推动区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实现符合地方院校自身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琵琶艺术发展两千多年来与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璀璨篇章。琵琶因形制典雅、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尝试通过解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琵琶艺术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追溯民族艺术发展的脉络与关联,探寻琵琶艺术传承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音乐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借鉴,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从表演形式上也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和民间乐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从这五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各民族音乐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琵琶记》对明清戏曲的理论、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影响深远,有"曲祖"之誉。从脚色体制和音乐结构两方面分析明清传奇对《琵琶记》结构范式的接受途径,可以看出《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校学科以理工为主,音乐表演专业的任务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全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此,要构建区别于高师院校音教专业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新的办学模式:培养在专业技能上高于音教专业、在综合素质上强于专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厚,素质高,专业强,后劲足的复合型高级专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竞技健美操的灵魂。民族音乐在我国竞技健美操创编与表演风格、动作设计和节奏、表演情境和视听氛围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民族音乐与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的理念和风格必须相一致,所有音乐和动作及其节奏上须完美统一,并只有在听觉美与动作组合的视觉美融合为一体的时候,才能引起运动者、裁判和观众的审美共鸣。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入手,借鉴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经验,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从课时分配、授课形式、实践环节等方面探索适合两年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声乐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流专业群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觉主动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服务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表演艺术类专业群建设是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服务加快推进文化强国战略、聚焦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精湛技艺、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为特色定位建设表演艺术类专业群,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考试形式应多样化,考核内容要丰富多彩,成绩总评方案可按单元考核占50%,期终考试占50%的比例操作.  相似文献   

14.
《火把节之夜》是当代琵琶作品中代表西南民族音乐风情的精品之一.笔者以琵琶曲《火把节之夜》为个案,从创作背景、素材来源、结构与旋律发展手法、节奏节拍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并通过对《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两首代表作品的对比归纳、总结出运用彝族音乐素材的琵琶乐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中,涉及到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方面的论述很多。这些珍贵的遗产,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经验,反映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本文打算通过有关传统唱法的论述,对我国古代歌唱艺术家的歌唱技巧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继承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发展我国民族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2日,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访问交流艺术团共11人来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12日上午,我校学生与格林斯伯勒大学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格林斯伯勒大学道格拉斯教授对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希望今后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12日下午,格林斯伯勒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加文·道格拉斯教授作了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格林斯伯勒音乐  相似文献   

17.
高校音乐表演音乐专业必须体现出音乐艺术的专业特点和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不能照搬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或高师音教专业的模式。而应在高师音教专业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之间,构建一种与前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办学模式,即普通大学音乐专业的办学模式,或称"第三种办学模式",培养出在专业技能上要高于音教专业、在综合素质上要强于专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厚、素质高、专业强、后劲足的复合型高级专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从音乐本身出发,从琵琶音乐语言和琵琶音乐表达的技术手段两方面对琵琶音乐语言的表现力作出作者自身的理解.琵琶音乐语言的表现力是多元性的,可以从琵琶音乐语言特性的界定以及琵琶音乐表达的技术手段来了解.  相似文献   

19.
艺术素质教育在古往今来的教育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中国民族音乐作为集艺术性与民族性为一体的音乐艺术形式,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不同的艺术教育途径,发扬和传承中国民族音乐,让更多的理工科大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最终达到专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学生的本民族音乐教育,使他们对本民族音乐做到进一步加深和理解,以此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对我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