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从1794年法国正式设立师范学校算起,世界教育史上的师范教育,已经有了190年的历史;从1897年的南洋公学“师范馆”算起,我国教育史上的近代公立师范教育,已有了86年。应该说,自有师范教育开始,就有个“师范特点”的问题,也就有人从事师范教育的研究。1915年陈宝泉等创办过全国师范教育研究会,而陶行知先生在二十年代的师范教育实践,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的高等师范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提高教育的学术水平,增强教育的‘“学术性”?如何组织好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教育,提高教育的“师范性”?这是综合性大学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师范教育“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是综合性大学面向对世纪,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师范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教师。支撑师范教育的,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知识体系,一个是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一个是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受教育者转化为教育者是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在这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謇既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实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创立了中国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同时构建了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特别是对南通早期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謇的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学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重视“基础类、师范类、社会类”全方位教育。以此为指导,张謇在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为近代南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师教育的现状表现为“非师范化’或“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与此同时,21世纪申国高师教育的必然走向表现出非师范专业渗入高师院校,新老综合大学重现师范教育,对所培养教师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等基本特征。基于此,中国高师教育的改革应着重建立“开放型”大师范办学格局,探求新世纪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应新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的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不仅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还受新时代新矛盾的影响,作为承担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重任的地方师范院校,需要突破传统师范教育的桎梏,构建适应时代特征的“新师范”体系。“新师范”之新体现在所处时代、所负使命、所持理念、所构体系和所建评价等方面,“新师范”建设重在创新,是高水平、专业化、智能化、开放化、特色化的师范教育。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体系构建要在分析时代挑战和内在动力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搭建“一个目标、一种模式、一套质量标准、一系列保障机制”的改革框架,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师范”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1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典型体现.但是,我国师范院校的师范性课程一向很薄弱.因其薄弱,有很多学者提出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的主张.在现行师范教育体制下;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的主张,不符合提高我国教师质量的逻辑.我以为师范性课程不应以增加课程门类和课时为改革方向.因为,增加课程数量未必就能解决薄弱的问题.美国自从实行开放的师范教育体制之后,最成问题的恰恰就是教育专业课程数量.用美国人的话说这个问题引起了教育家之间的旷日持久的争吵.凯尔纳在《美国师范教育的失误》一文中也谈到此事,他说“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师范专业认证的陆续推行,特别是免试认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师范教育进入了“后国考”时代。由于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师范教育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不相符、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各自为政、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存在时间差、实践训练缺乏针对性等。探索师范专业“课+训”融合培养模式,可以完善师范专业理论课程建设,提升师范专业实训课程质量,提升师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论,贯穿于我国师范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每个阶段的争论,都有其不同的前因和后果。百年的争论启示我们:立足中国国情,少争论,多实践,探索出中国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艰苦探索,力图变革,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师范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把师范教育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陶行知一生重视发展师范教育,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在他之前的一些教育家的师范教  相似文献   

10.
徐特立同志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中既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又亲自参加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特别是在师范教育方面劳苦功高。他在辛亥革命后创立了长沙师范,在中央苏区创办了列宁师范和闽瑞师  相似文献   

11.
美术师范教育主要培养美术师资,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有强烈的业务心和责任感,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美术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为培养目标服务,并需要围绕“美术”和“师范”这两个基本性质来探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其目标就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能为人师表的合格师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安排与其它类型的学校有一定的区别,而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师范院校“师范性”的集中体现,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国外高师院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使“它山之石”为我所用。一、各国十分重视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安排既灵活多样,又有相当的时间保证,以突出其“师范性”本世纪末,经济发达国家在师范教育改革中,虽主张精简课程,但仍无一例外地重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毕业生在上岗之前都有一个教育实习的过程。这个教育实习过程是岗位练兵,实战演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探讨学生教育实习的新路子,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研究撤县共育)这一课题。该课题是全国师范教育发展项目重点课题之一。彭泽县东升高级中学有幸被九江市教育局、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定为“定点实习学校”,我们有机会接触这一问题,下面就教育实习基地(定点实习学校)管理与建设谈点管见。一、抓认识到位对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对师范院校课堂教学的示范性进行了研究探索。它强调:示范性是教师示范作用以及师范教育师范性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体现,包括教师“教教”与师范生“学教”两方面;示范性的存在是必要而且可能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江苏省定向师范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关键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关键事件有多种表现 类型,对师范生专业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学段师范生的关键事件特征各不相同,经深入反思后关键事件能引发师范生专业 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关键事件中师范生专业学习产生的关键是“问题”与“反思”。因此,师范教育改革要将以关键事件为载体 的“问题性”、“反思性”教育纳入师范课程目标体系中,设置“以学为主”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师范教育课程价值的落实是师范教育的核心和师范素质培养的关键,探寻高师公共教育学失落的课程价值则是为加强师范素质培养、推进师范教育改革所作的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已把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一些省地、县、区把发展师范教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保证师范教育的需要、切实把师范教育放在第一位。师范教育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但是,对于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师范院校在办学中如何体现“师范性”等根本性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认真地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在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陶行知先生一贯重视师范教育,从事师范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对师范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科学的总结,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今天我们缅怀陶行知先生,总结其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对于加快和深化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师范教育改革应体现出师范性。而要体现出“师范性”,教育学教学就必须体现出“示范性”。教育学教学中的“示范性”是实现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要使这些教师适合将来的教育需要,那么作为专业训练内容的教育学课,就要不但给学生以教育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此近两年我在教学过程中,搞了点“示范性”教学法实验。由于实验时间短,加上水平有限,还总结不出经验性的东西,这里只是谈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师范教育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适应”、“适应性”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高师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具有超前意义的适应,高师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必须适应宏观教育结构的变化.必须适应时空的变化。同时对目前高师教育诸如“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与开放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高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