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中心、北京社科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文书院、南开大学、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学院、西南师大、四川师大、四川省文史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和崇庆县政府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一九九一年国际清史学术讨论会”于8月19日至23日在四川崇庆举行。来  相似文献   

2.
清史首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北戴河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开大学历史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同筹备的。到会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多人,提供论文七十篇。清史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的一百多年间,清朝统治者同各种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07,(9):158-158
由河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主办,承德市文物局、苏州大学和太平天国史学会协办的第二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6~8日在承德市召开。这是继2006年8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一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  相似文献   

4.
屈大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同文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屈大均思想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10日至12日在番禺市隆重召开。欧初会长致开幕词,丁希凌副会长致闭幕词,近200位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争论;会议还举...  相似文献   

5.
1991年9月12日至16日,在巴金的故乡四川成都召开了“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继1989年上海青浦首届巴金学术讨论会之后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来自日本、南朝鲜、美国、德国以及港、台和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巴金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多篇,专著3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巴金对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巴金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围绕这两个议题,大家对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20世纪中国文学、巴金与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巴金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随想录》的评价和“讲真话”的内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黎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4日至6日在贵阳市召开。这次盛会,由贵州文史研究馆联合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贵州省历史学会,贵州省地方志协会、贵州省对外文化交流会发起,得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得到省政协教科文委员会及文史资料委员会、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省文化厅、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外事办公室、省对台办公室、省旅游局、省出版局、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等单位的合作与支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向大会提交了52篇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副书记龙志毅和贵州省委宣传部长常征分别到会致开幕词和闭幕词。贵州省政协主席苗春亭、副主席唐弘仁、蹇先艾、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老院长康健、贵州籍老领导陈沂、朱厚泽等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日本、比利时、西班牙、台湾及国内有  相似文献   

7.
屈大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同文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屈大均思想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广东省番禺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番禺市各界代表近200人与会,围绕着屈大均的思想学术成就及其历史贡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中国王船山国际学术研讨会 ,着重研讨了“船山学与现代文明”这一主题 ,所发表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具有五个特点 :宏观性、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共同承办的“现代比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6月25日至27日在苏州举行。美国、奥地利、泰国、印度和我国的专家学者就现代比的走向、如何看待传统、经济如何与哲学结合、怎样开发新的思维方式等课题进行了充分而热  相似文献   

10.
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沈壮海,何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鲁庆中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大象出版社几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郑州、开封举行。来自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  相似文献   

12.
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7月10日至 14日在南京召开 ,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这一总议题 ,分别就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范畴、内涵与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诸多分支等论题 ,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意义的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是否已形成自身的传统 ?这是与会学者首先关注的问题。朱寿桐 (南京大学 )在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的开篇发言…  相似文献   

13.
1O月7日至11日,由四川省社科联、江油市政府、李白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李白故里四川江油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围绕李白的思想、李白的诗歌创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李白思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0月 15日至 18日,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哈佛燕京学社、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共同主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风景秀丽的武汉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是继美国“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北京“《郭店楚墓竹简》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有关郭店竹书的研讨专会,也是学术界召开的第一次专门、全面、完整地研讨郭店竹书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大会提交论文80余篇。与会的中外学者各抒己见,相…  相似文献   

15.
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亚洲文明研究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6日至7日在长春举行。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爱知教育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岭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和巴蜀书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9月18日至22日在成都召开。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综合、全面、深入研讨的盛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部门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先生向大会发来贺信。贺信说:“在概念上,‘古典文学’一名词的意义似乎很明确。它指那些古代包括上古、中古和近古——产生的而现代认为有价值的作品。所谓‘价值’当然是‘文学’价值。历  相似文献   

17.
周南 《东岳论丛》2006,27(6):252
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4日至27日在济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百余人。李希凡、邓绍基、袁世硕、蔡义江、程毅中、王富仁、丁帆、白亚仁(美国)、董保中(美国)、松浦智子(日本)等著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李希凡题为《〈红楼梦〉与明清人文思潮》的发言认为,《红楼梦》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深度与广度上,反映了深切关心妇女命运、热情歌赞男女青年婚恋自由的人文主题。在明清人文思潮中,曹雪芹赋予…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王船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衡阳召开,与会者分别来自韩国、美国等国家,湖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区。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现将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船山人性论、人格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大学陈来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道学视野下的船山心性学及以正心说和诚意说为核心的心性———功夫论,说明船山有关《大学》的讲法是接着程朱讲的。湖南大学章启辉讨论了船山以有为性的人性论,强调了人性自然。赖功欧认为船山的天理———人事观注重落实到人事,强调担当精神,协变精神。武汉大学吴根友指出了明清之际以…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西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清末新政·边疆新政与清末民族关系一一第六届晚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召幵。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美  相似文献   

20.
王泠一 《社会科学》2007,(1):185-187
本杰明·史华慈(1916-1999)系美国著名汉学家,他诞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22岁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罗曼语言和文学,以《帕斯卡尔和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一文获学士学位.24岁时,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完成了教育学课程的全部学业,获硕士学位.太平洋战争期间(26岁-29岁),史华慈因服役暂时中断了学术生涯,并在战后以驻日美军的一员一度成为日本印刷业的检查官.结束军旅生活后,30岁的史华慈再次进入哈佛大学,并师从费正清教授进行东亚和中国问题研究.从此直到逝世,史华慈把他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贡献给了哈佛大学,并对国际学术交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在1950年34岁时,史华慈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中国共产主义和毛的崛起》.次年,此书出版,史华慈也在哈佛大学历史系和政治系开始开设中国近代思想史讲座.史华慈的代表作还有1965年出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和1985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构成了其对中国现代、近代和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完整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