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和林语堂是朋友、同事.据《鲁迅日记》载,自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四年,他们间的交往括动有一百二十六次.现保留鲁迅给他的书信四封.但后来由于两人政治立场和文学志趣不同,关系逐渐疏远,以至泾渭分明,分庭抗礼.林语堂原名林玉堂,福建龙溪坂仔村人,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英文教授.一九二四  相似文献   

2.
王兆胜 《江汉论坛》2002,3(9):74-78
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一向非常微妙,他们有互为朋友的共同战斗和生活的时期,也有相互论争甚至误解的时候。究其相得相离的原因,意气之争和人品之异大概是不存在的;而文化文学观念和性格之不同可能是主要的。鲁迅个性多疑而专断,林语堂性格任性而幽默,这就不可避免地在二人之间产生难以克服的隔膜与冲突。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论朱双一鲁迅和林语堂同为中国现代文坛巨子,感应着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思考主题,都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而,其探索的目的、手段、切入点或结论等,两者都存在不少差异。它们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印证、补充,从而极...  相似文献   

4.
鲁迅胡适林语堂政治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鲁、胡、林三人的共同特点如果不放开眼去看,很难找到这三个人的共同点。然而,作为读书人,他们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地方。相同点之一:人格的独立性。鲁迅的人格体现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他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甚至说:要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尸体捆在高树上,不让想吃他的老虎吃掉。鲁迅的独立人格建立在对社会和人本身的深刻理解上。胡适的独立性表现得极为富有张力,他与当权者的合作是有限的,更不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与国民党政府时好时坏的关系表现了他的这种独立性,他说:“在专政独霸之下,唯一的特点就是服从与不服从…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鲁迅和林语堂两次“相得”和两次“疏离”的文章中,大多对其第一次“疏离”经过作了详尽的阐述,而对其第二次“疏离”,则多从他们对政治和艺术追求的差异进行分析,而绝无涉及“疏离”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直接原因。笔者根据陈望道的回忆、鲁迅日记以及他们当时交往的史实进行考证,认为其第二次“疏离”是在1934年9月13日曹聚仁招饮的家宴上。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和梁实秋两人,几十年来在港台和海外颇有文名,但在大陆,他们却一直被认为是反动人物。与林梁同时代的人,只知他们离开大陆之前的情况;说到红旗下长大的新时代的人,只朦胧地知道他们的英文冠绝一时,堪称泰斗,却不知他们是中西合壁,古今精通,不愧一代文豪。近来,他们的文章(大多为散文)终于传到大陆,不同的版本和选集一批一批地陆续印刷出售,销路颇佳,人们才知道,“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国民性问题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和林语堂的《中国人》进行简略分析,就他们在国民性批判问题上的立场、价值取向、具体观点等方面的差异作比较,试图以此来了解和把握当时关于国民性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进入本文视野的,是一位值得海峡两岸共同研究的中国现代作家。从与鲁迅友好交往到分道扬镳,从语丝社一员到论语派干将,从走出福建活跃大陆到侨居美国定居台湾,林语堂的变易沉浮,包含着许多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东西。虽然他自居于右翼作家之列,虽然他自诩“两脚踏东西文化”,虽然他自云“我的雄心是要我写的小说都可以传世”,但我们对其作品的评判却不能满足于依据作家的表白得出结论,结论必须建立于客观分析和科学审视的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尊敬的日本友人增田涉于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二日逝世了。一九七六年八月,即鲁迅逝世四十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从东京发出一则电讯:《增田涉回忆鲁迅》。在这篇洋溢着中日人民友情的报道里,增田对鲁迅的深情怀念,对中日人民反霸、友好事业的坚定立场,至为感人。鲁迅和增田之间的友好往来,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史上难以忘却的一页。回忆他们之间的友好情谊,对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反霸、友好事业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姚克     
解放后,由于对姚克的电影《清宫秘史》的批判,因书废人,连他和鲁迅的关系也无人再提起;在《鲁迅》照片集上,也把他的身影,从和鲁迅的合照中洗去.其实,在和鲁迅交往的一千多名青年中,鲁迅和姚克的关系极非一般,别的不说,就拿现存鲁迅致姚克的三十三封信,就可看出他极非泛泛之交,鲁迅对姚克是信任、关怀和爱护的.他们的友谊是纯洁和诚挚的,是共同建立在为繁荣和传播世界进步文化这个基础上.如果说鲁迅在俄文翻译方面的挚友是曹靖华,那末英文翻译方面的挚友应该首推姚克.姚克,原名姚志伊,字莘农,祖籍浙江余杭,一九○四年生于福建福州,少年时代随家迁姑苏定居.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他天资聪明,才思敏捷,从学生时代起,古  相似文献   

11.
鲁迅和胡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现代史作为一部革命史和一部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史 ,两者本来是统一的。中国现代的革命是历史的现象 ,革命文学也是历史的现象 ;它们的局限也都属于历史。鲁迅和胡适 ,代表着中国现代新型知识分子中两种不同的类型 ,也代表着新文学和新文化的两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因“王公度案”株连受害的崔真吾,生前与鲁迅有较多的交往,现略为介绍。崔真吾,浙江鄞县人,原在南宁第一高级中学任教。1924年由上海沪江大学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读书。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厦大学生在鲁迅的影响下,组织了两个文学团体——“泱泱社”和“鼓浪社”。崔真吾是“泱泱社”的中坚分子。 1928年崔真吾从厦大毕业,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任教。当时,鲁迅也已由广州转到上海。他们同住在景方里。鲁迅初到上海,扶植柔石、冯雪峰等人创办了美术与文学团体“朝花社”。崔真吾就是“朝花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崔真吾曾一度离开上海,到广东合浦(今属广西),广西南宁工作。1931年旋回上海,出版诗集《忘川之水》,这是经过鲁迅的编选和校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内山完造@陈新 @胡崇礼  相似文献   

14.
鲁迅和叶紫     
在鲁迅一生中,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培育文艺青年的工作上。特别是后期,对那些愿意革命和进步的青年作家,他总是象一个最忠于职守的园丁那样,顶着严霜酷暑,呕心沥血,辛勤灌溉。鲁迅对青年革命作家叶紫的培育,便是他在这方面工作的一部分。鲁迅和叶紫,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叶紫刚刚开始文学创作活动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二岁。而鲁迅,却已经在人生的道路上经过了五十四个冬春。战斗和时代,把这两位经历不同、年龄不同的革命作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并肩战斗的时间,只不过两年多一点,但在斗争中所结下的革命情谊却是令人久久难忘的。  相似文献   

15.
纪念郭老,我谈几点感想。近来流行讲比较文学。但有人说,郭沫若和鲁迅不能相比。理由是:鲁迅是小说家和杂文家,郭沫若是诗人和戏剧家,所以无从比起。难道非得干同一行当,才能够相比吗?其实不然。现在我来试着比比看。首先,从文学创作方面看,我认为:鲁迅的眼光是向下的,他看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辛亥革命前后的许多穷苦农民如闰土、阿Q、祥林嫂等和民国成立后不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受尽了折磨和苦难,因此他的作品着重在揭露和批判,目的在打破黑屋子,推翻旧中国。  相似文献   

16.
鲁迅和屈原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如汪洋大海,包溶了中外优秀文化的百川千流,其渊源师承是多方面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他和另一位文化巨人屈原在思想、艺术方面一脉相承,在成就和地位方面交相辉映。他们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两颗灿烂巨星。对照分析这两个伟人,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现在     
我不认识鲁迅,那是因为余生也晚,但我一直把鲁迅当作我最尊敬的老师。我写杂文,很主要一个原因是受了鲁迅的影响,我是那些想沿着鲁迅开辟的中国新杂文的道路前进的人中之一个。回过头来看,四十多年了,没有多少的成绩,但我并不后悔。我不认为鲁迅是什么超人,他只不过是对文学有深刻理解,又很有才能的文学家;除此外,他还是二十世  相似文献   

18.
丁玲和鲁迅     
我不愿讲死无对证的话,更不愿借鲁迅以抬高自已,因此我一直沉默着…… ——丁玲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的许多位老师之中,章太炎是其中最为鲁迅所尊敬的一人。鲁迅在逝世之前不久,还提到了他,并作了深刻的评价,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道:“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还要大。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版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  相似文献   

20.
在厦门大学每年一度的校庆纪念会上,都有本校师生自编自演的戏剧在晚会上演出。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六日的校庆文艺晚会上,演出的是由教育系学生陈梦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