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奇 《理论界》2009,(3):65-67
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是克服自身发展的问题和适应外在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转型的目标模式,在遵循规范化原则、纠错与接轨相结合原则、前瞻性原则和国情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定位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中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以充分挖掘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潜力和运行效率,保障自由贸易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推动大连保税区升级转型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大连在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从促进服务贸易、改善投资环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对大连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以及建区的目的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拓展,自由贸易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也是为其功能的发挥而设置的。我国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区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体上看,与自由贸易区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制约了我国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以及建区的目的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拓展,自由贸易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也是为其功能的发挥而设置的.我国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区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体上看,与自由贸易区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制约了我国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加快我国保税区发展的若干思路王育民,潘明我国的保税区,发源于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和创办的深圳经济特区。早在1986年,深圳特区的决策者们,在学习、考察、研究世界各地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专题研究在特区内划出几块地方封...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问题,从资本投入与回报、政府支持力度、货运绩效三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对我国12个保税区以及上海自贸区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其转型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并进行排名.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大连保税区转型竞争力较强,虽然其综合得分低于上海自贸区,但是其部分指标的得分却超过自贸区,而其他保税区转型竞争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政治高度确立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中国注重全球战略布局,表现出一个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区域性经济体向全球扩展的强劲势头.中国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不断拓展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注入动力,但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仍然受制于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借发展自由贸易区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防范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主要经济特区的发展正由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区向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阶段转变,综合化、贸易自由化和高科技化是这一转变的三个明显趋势。我国特区也正向着新阶段发展,面临由一般原型性特区向具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特征的新目标模式转变的选择。这种转型和发展,无疑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戴桂林  张艳蕾 《东岳论丛》2011,32(9):133-138
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成果,在"木桶"模型下比较界定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竞争性发展态势。结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的所面临国际国内战略环境分析,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为例,创新性的构建了"转型升级"战略模式:"三动三合一催生",提出了以"机制体制创新"为主线的青岛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行动策略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天津港保税区的性质、特征,明确其发展的目标模式保税制度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世界自由港的产生而出现的制度。广义的各类自由港区(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及我国的特区、开发区等)都程度不同地实行了保税制度,只是其中以保税区命名的并不多见。而以保税区命名的区域,一般又是以保税仓库区和保税工业区作为名称。我国近年来设立的以保税区命名的区域,不仅名称上与以往实行保税制度的各类自由港区不同,而且其性质和特征也有所不同。首先,  相似文献   

11.
地缘政治深刻影响地缘经济。随着大国博弈日益加剧,世界经济秩序正由多极化向欧美跨大西洋联盟和欧亚大陆联盟两个平行的体系演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竞争舞台,正呈现出巨型化、跨区域、深度一体化等新特征。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已经进入战略提升阶段,但在伙伴国、议题覆盖广度和一体化深度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应发挥自身经济实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妥善管理大国关系;第二,积极对标新一代区域贸易协定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第三,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伙伴范围,深化既有自由贸易区伙伴合作内容;第四,加快“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心国建设,夯实以我为主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外自由贸易区主要有自由港型、保税仓库型、转口集散型、出口加工型和自由边境区五种类型,在不同时期其发展规模、功能定位、管理体制、产业类型和经济联系等方面均发生过显著变化。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给中国的启示是:在宏观方面,应制定差异化的合作战略,追求多方面的收益,以东亚地区为重点,积极推进经贸合作;在微观方面,应建立新型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外汇和金融管理模式,转变贸易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张家港建设内河型保税港区的优势与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洋浦保税港区批准设立之后,我国保税港区战略思路从国际竞争功能转向促进内部发展功能.根据国际内河型自由贸易区(FTZs)的成功经验,江苏张家港保税区依托其优良的港口条件、区位优势、建设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前期基础和经验以及快速发展经济腹地,建设内河型保税港区是可行的.但是,在发展定位上应坚持三点:一是坚持以大宗散货进口为特色,形成与上海洋山保税港区错位发展的格局;二是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三是培育专业性交易市场,尤其是培育粮油交易市场、发挥粮油储运集散功能,将有利于稳定我国粮油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即将结束并有望在2012年进入政府谈判阶段。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在商品及服务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合作领域保持了高度密切的联系,并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为中国创造更为广阔和稳定的市场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其意义不止于此。应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认识该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争取主动地位的重要战略意义,并采取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推进该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德租时期(1898-1914),青岛开始了城市现代转型.德租青岛后,旋即设立了城市管理机构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城市卫生,青岛的环境卫生、厕所建设、瘟疫防治等卫生层面均较以前有所进步.尽管不乏"文明"的强制移植和刑法的残酷等弊端,但德国人对青岛卫生的治理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岛卫生的初步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吉林(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提供了有利契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是吉林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建立吉林(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可采用"1+1组团"模式或"2+2"组团模式.同时,应加快建立试验区专门管理机构,推进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推进试验区相关平台建设,推进相关人才培养步伐,提供相关试验区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杨永红 《东岳论丛》2007,28(3):136-139
作为一个杰出典范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尽管远远超过了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但是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一体化最简单而初级的形式,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欧盟的成功经验,对于正积极筹备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不仅仅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囿于自由贸易之内的联合模式,欧盟的发展轨迹更具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原则—货物流动自由原则在欧盟法中凸显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也是考察欧盟之经验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破解美国主导的TPP对中国形成的排斥与挤压,修补TPP可能对现存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所造成的"裂痕",并且能够使中国进一步向西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关系。在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福建必须在服从国家全局战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战略配合,并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发展本省经济,实现本省建设海洋强省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 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向区域经济合作体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的长远国家利益 ,中国与俄、哈、吉、塔、乌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现应尽快向区域经济合作体转型。在安全与经济结合、经济比重日益增大、以经济促安全的战略定位下 ,应当把资源开发 ,尤其是能源开发列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 ;细化并落实有关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设想 ;务实、低调地处理好所涉各方的利益关系 ;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注重采用政府开路、民间跟进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