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万学 《科学咨询》2003,(22):48-49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育人模式,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教育必须从和谐的学校和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抓起.教师和谐、学生和谐、师生和谐是学校和谐的核心和关键,而创建高效和谐的教师团队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素质教育、均衡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应在新的团队观、团队冲突观的指引下,以"终身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归宿来积极推进,从而夯实和谐教育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何谓"三个发展为本".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这三个"为本"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校治学思想的核心."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实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保证."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是新时期、新世纪、新形势下对学校领导者提出的新课题.学校将"三个发展为本"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小学作用,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肖瑾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93-19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革新提出了理论依据,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肖天 《咨询与决策》2013,(10):24-25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武汉体育学院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60年办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贯彻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必须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智力人才优势,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晓明 《科学咨询》2008,(24):28-28
管理是一切社会活动的需要.学校管理就是遵照教育科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合理地组织学校人才,有效使用学校物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礼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管理的作用在于使分工制约的人或物的活动产生一种集体力量,达到培养与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终极目标.因此,学校管理服务于活动.学校管理的旨趣在于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新教材中无论是阶段目标设定还是教材内容、评价方式的选择,始终都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始终坚定着以"普遍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习惯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目标,力求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精神,立足于"动",重在于"创",以"教"为导,以"学"为本。拿到这样一本带着许多新思想、新理念的教材,作为教师我们怎么来上课呢?这恐怕是所有一线教师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实践运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育人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笔者在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之中,学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陈春华 《科学咨询》2007,(20):25-25
在新教材中无论是阶段目标设定还是教材内容、评价方式的选择,始终都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始终坚定着以“普遍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习惯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目标,力求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精神,立足于“动”,重在于“创”,以“教”为导,以“学”为本。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教育必须从和谐的学校和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抓起。教师和谐、学生和谐、师生和谐是学校和谐的核心和关键,而创建高效和谐的教师团队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素质教育、均衡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应在新的团队观、团队冲突观的指引下,以"终身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归宿来积极推进,从而夯实和谐教育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佩英 《经营管理者》2009,(22):298-29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管理当中去。因此,学生管理制度必须体现人本理念、法治的精神,以“尊重人”为核心,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本内容,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管理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高校学生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1)管理也就是教育,高校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与学校对应的平等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农村初中学校思品课堂教学设计应该要有一定的新理念作支撑,重点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围绕以学生期望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差异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突出课堂全面依靠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内容,为老师与学生提供档案服务。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为了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也被用于档案管理当中。初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老师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阶段提升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娄兴勇 《科学咨询》2003,(22):45-46
当新课程改革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席卷而来时,一直回响在耳边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强调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学习欲望,对小学生来说,归根结底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环境就必须是开放民主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构建民主开放课堂,有助于教师牢固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观念,改善师  相似文献   

16.
张礼宁 《经营管理者》2013,(18):242-242
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时代转变给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并同时伴随着必需的改革创新。独立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理应当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本文提出的"学生服务中心"是以教育部提出的"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服务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宗旨的一种学生事务集中办理平台。通过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分散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  相似文献   

18.
郑州新东中学是2000年由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式中学.学校秉承原郑州十一中严谨治校的方针,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育人为本、因才施教"是该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情智共生的"卓越课堂",是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强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师生构建的教与学的共同体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不断产生"情"的共鸣、实现"智"的碰撞。通过这种最优化的课堂模式的构建,我们去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设计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过程。它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