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规划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含很多方面,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形象的建设就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一个城市来说,优美的城市形象,能使投资者驻足,使旅游者留步,使居民怡然,还能扩大城市的知名度,能产生很多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等的良好效益,进一步为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动力。而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当然少不了形象工程,说得更加详细,形象工程就是(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生态环境等社会形象进行的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包括塑造和经营等的战略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蒋斌  赵坤阳 《社会工作》2008,(18):20-22
我国的社区建设使得社区这一理论概念在政府的推动之下进入了实践状态。本文认为政府与学界对社区的地理要素和群体要素在理解上的不同意趣及其所产生的张力决定着社区在我国的实践形态,并一直影响着我国社区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两者的理解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是一种以内生发展为核心的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世纪之交,西方国家面临的挑战使“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成为现实选择。传统“需求”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存在着社区依赖性、合作不可持续性以及居民能力下降等问题;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则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内所有资源与关键力量、发挥社区组织和机构的主导作用。“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乡社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应以全面社区资产建设为实践路径,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内生型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社区改革新浪潮的标志,是 1999年民政部推出的“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正式启动。笔者之所以认为它具有标志性,一是因为它不是过去那种个别城市的自发行为,而是全国社区最高主管部门出台的政府组织行为;二是因为它不是过去那种个别城市小范围的改革尝试,而是覆盖全国有代表性城市的大规模行动;三是因为它不是过去已有社区建设内容的扩大和延伸,而是存优汰劣、锐意创新的改革。 城市社区改革的正效应   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石从表层转向深层,呈现出广泛性、深刻性、科学性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步, 1986年民政部首次…  相似文献   

5.
赣鄱大地     
《社会工作》2009,(5):36-37
基层民主 2月20日,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出台了《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组织建设;丰富社区建设内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组织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社区建设与女性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在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女性在培育社区精神、融洽邻里关系、社区救助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体制中及女性自身的一些问题也阻碍了其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只有通过继续推动女性的社区参与,动员女性资源,提高女性素质,才能在推动社区和谐发展过程的同时解决妇女问题,促进女性成长。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必须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前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区具有过渡性、复合性、多样性、重构性等特征,其社区建设与管理面临很多挑战。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应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与市民一样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并以此为理念基础谋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存在着对社区体育认识不足,社区体育政策法规、组织管理不健全,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匮乏,体育活动环境较差、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增强体育观念意识入手,进一步调动小城镇社区体育指导的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小城镇企业和学校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月18日,上海社联经济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和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现代文明与社区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从事社区实际工作的同志就上海社区工作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潍坊街道、田林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介绍了社区工作经验。与会者认为,社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性构成因素:社区发展状况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是提高公民社会意识,提高人的公益精神、互助观念等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整合、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于4月25-26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一青岛召开。青岛社区建设的经验,确实鼓舞人心,激动人心,令人耳目一新。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城市基层管理工作条块不分、职责不清,各部门、各单位往往相互扯皮,形不成合力。社区内文化活动单调,卫生环境难以让人舒心,居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人际关系比较冷漠。这些]司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影响了城市对外改革开放的形象。为解决这些问题,青岛市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展社区服务,理顺城市基层工作管理体制,后来逐…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工作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学校,面临着观念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转型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以职业化为导向,以《社区工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建构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朱红 《探求》2001,(Z1):74-75
一、广州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1、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广州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才能更好地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加上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到位、不适应,致使广州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随着广州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的城……  相似文献   

13.
四、加速文化设施建设,更新文化活动设备社区文化活动的展开依托于对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设备。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的社区文化设施和活动设备存在着场地狭小、设施不全、设备陈旧等问题。这与上海要建成开放性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极不相称,已经开始影响社区文化的发展。因此,加速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处于新旧世纪交替的时期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应确立一个新的构思原则,那就是建设以文化设施为中心的“社区核”。“社区核”是社区集聚和扩散中心,具有高度的辐射和吸纳功能,“社区核”多形成于交通枢纽、商业集散地、文化娱…  相似文献   

14.
岳阳楼区是岳阳市的中心城区,现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共71个社区居委会、21个行政村,总面积175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58000人,占11%。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结合中心城区这一实际情况,岳阳楼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以为老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成员性质的差异及共同体性质的变化。传统村落社区是家元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农民是同质化的农业劳动者;旧城改造、拆迁以及农民工流动而形成的位于城市郊区的乡村转型社区是族阈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成员是异质化的各行各业劳动者;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社区是合作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居民是具有合作精神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及建设合作型社区文化等方面展开,其中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生动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卜敬浩 《社会工作》2011,(17):45-46
深圳市经过了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工作重心逐步向社会建设转移,并在深圳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中深入讨论了建设的方向、内容等。易松国教授曾阐述了社会建设的两大内涵:一是实体建设,包括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王文静 《社会工作》2009,(12):49-51
目前,学术界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社区工作者概念的界定、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但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季伟 《社会工作》2008,(18):49-51
城市社区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建立,凝结着社区居民各方面的利益。居民本应具有较强的社区认同感,然而当前城市社区认同感的缺失却日益严重。通过对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的实证调查,本文认为培育城市社区认同感,既要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服务文化建设和社区管理文化建设;同时需要鼓励、支持和动员居民参加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赵莉  王萌  蒋亮亮 《社会工作》2011,(24):55-57
本文利用2010年对苏州市接受老新村改造的四个区中的450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老新村改造中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日常生活中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对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和社区软件建设与居民的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老新村改造中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较高,日常生活中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较低。社区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充分利用、社区软件中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改善和服务的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