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诞生,社会主义在20世纪兴起,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反映了要有一种更加合理的社会形态来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20世纪的社会主义是一部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又遭受了重大挫折的历史。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尤其是后期的重大挫折,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值得认真思考和科学总结的问题。首先,社会主义实践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开始的,这就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是…  相似文献   

2.
“五个必由之路”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体系化凝练,揭示了党历史自信的源头活水。第一个、第二个“必由之路”反映出党对于自身使命的充分自觉以及如何完成使命的历史认知,这是历史自信的定力所在。第三个“必由之路”反映出党天下为公、心系人民的无私品格,这是历史自信的底气所在。第四个、第五个“必由之路”对应守正创新谋进步、自我革命促发展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化自信为自觉、又以自觉实践培育更大自信的动能所在。  相似文献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农村金融担保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处于两难境地,这反映出学术的困惑和实践的窘迫。文章探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障碍和必然性,论证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担保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颜李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突出了"务实"的理念,其思想以政治目的为本位,注重学问的实践效用,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性与实用性。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历史变革背景的影响,是国家治理危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以及实学思潮涌起的思想反映。颜李学派思想中的反对土地兼并、主张发展商业、建立现代赋税制度、培养实干人才的具体政策与举措,超越了传统伦理学家的理论范围,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交通强国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对这一战略的解读,可以基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三重逻辑展开:从历史逻辑看,其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是新中国现代化连续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逻辑看,其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成果始终如一的人民中心立场。从实践逻辑看,应处理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践要求、实践核心和实践保障等问题,交通强国战略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也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特质的内在要求。而理论上的坚持与发展,既离不开立足于新时代的人们对该理论本文的再认识,又必须体现为该理论在与新的经验事实互动中形式的调整、替换,乃至内容的更新与重建。笔者认为,以历史选择论这一新概念取代沿袭已久的历史决定论这一传统术语来标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既反映了我们对这一历史观思想实质更深刻正确的把握,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历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华 《学术研究》2006,1(12):92-97
福山和沃勒斯坦的历史趋势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何种历史的终结。福山认为自由民主社会将终结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沃勒斯坦声称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体系将面临崩溃。二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两种不同的历史趋势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演绎的结果,福山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单线进步的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沃勒斯坦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多元的和全球性的。三是历史的终结和主体的实践。福山认为在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后,人们的实践是消极的,所获得的只是物质的满足;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历史终结后,美好的社会只是一种可能,因而主体的实践变得非常必要并且意义重大。总之,两人的历史终结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西方世界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前景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原本是反映学风的一句古语.毛泽东在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这句古语进行了新的阐释和科学规定,并高举实事求是这面大旗,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  相似文献   

9.
吴卫华 《云梦学刊》2006,27(5):40-43
历史意识对历史叙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历史意识的匮乏而使得当下不少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了误区。长篇电视连续剧《屈原》的审美追求负载着强烈的历史意识,这既表现在电视剧的主题内涵与人们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高等契合,也反映在历史叙事的艺术形式追求和当代审美理想的一致性上。文本的话语精神彰显出了当代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意识,为历史剧创作留下了诸多的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何平 《学术研究》2002,(1):82-86
人类历史就其本质而论是变化、发展和进步。反映了人类历史过程的本质的历史进步观因而构成了现代历史意识的基础。本文探讨历史进步观刚出现时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凤霞 《河北学刊》2007,27(6):97-99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必然性角度透视历史转变的本质,上升为一种自觉的历史转折意识,首要前提是对历史时间的把握。历史时间反映人类在历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它是历史主体对时间的价值设定,它更多反映历史过程中质的方面,是对主体现实、未来的实践行为发生影响的参照系。所谓历史转折意识,是借助历史的客观内容未揭示对象已完成的时间段落的“内部的东西”,特指对具有多时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理性把握,它在现实历史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批评马克思的生产性实践概念是一种源于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生产强制,并且认为人的自我生成过程即历史是一种进步强制,这种进步强制将导致人自身的毁灭。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质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向胜利,必须有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当前.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是这样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它反映了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各项事业突飞猛进,改革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谱写出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实践表明,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是指引…  相似文献   

15.
黄帝的神话与历史真实田兆元古代神话本身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在同一神话人物身上,往往叠加着时间跨度较大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神话虽然反映了历史的本质,却与历史现象本身差异较大,这是因为神话反映社会生活采用了幻想与夸张等手段,以超现实...  相似文献   

16.
奥克肖特评析了历史哲学的类型,拒斥了史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坚持历史知识是由史学家的判断、推论以及重构事件型塑的观念世界,展示为一种独特的经验模式。他认为,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历史的过去",而非迎合利益集团需要的"实践的过去";两者既不属于相同的话语系统,又对历史真实性秉持相异的态度。至于叙述与解释的关系,他考察了历史解释的类型,倡导一种"叙述即解释"的历史叙事观,这一观点触及了"叙述形式"的论题,呼应了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观察视角,科学预测了世界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空前加深的联系与交往再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前途命运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逻辑贯通、实践关联,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精髓要义的当代承继,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践图景的现实布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区分出近代西方历史书写的三种范式:认知性的历史、认同性的历史与承认性的历史。这三种范式分别有着不同的诉求,以进步史为代表的认知性的历史书写,追求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以民族国家史学为代表的认同性的历史书写,最高目的是服务于民族身份认同的构建。以新文化史、微观史、妇女史等为代表的承认性的历史书写,强调的是被忽略、被抑制的他者在历史书写中的在场。不同的历史书写范式各有其优点与缺陷。每一种范式都是不同时代与语境下人们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的表达,回答的是不同的问题,使用的是不同的方式,发挥的是不同作用。历史书写中的强求一律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不同的书写范式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以一种范式来否定另一种范式的主张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今天,要求我们精确地确定它的每一条原理的具体含义。本着这一精神,我们来重新探讨历史与逻辑一致这个原理的确切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一) 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含义是,思维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进程,即逻辑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大致一致。与很多人以为的相反,这里与逻辑一致的历史,仅仅只是认识史,而不能包括客观事物的历史。事情很清楚,逻辑范畴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最一般的绝对属性。这属性,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是绝对唯心主义者,否定性辩证法却使他敢于对历史作总体思考,对于历史运动作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是"实践唯物主义者",实践辩证法使马克思走向历史深处,真正揭示了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一根本特点,本文拟对黑格尔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以及二者关系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