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大中专学校的女生中,普遍存在着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小的问题。上体育课时出现情绪低落,做练习懒懒洋洋.怕苦怕累等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的教学艺术。1增强女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女生意识到,体育锻炼要获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有一定的负荷量,使机体达到一定的疲劳。如肌肉酸、胀、疼、气喘、心跳加速等.所以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各项规定的练习次数和质量,不能减少或半途而废。如女子800m跑项目,对她们而言是一项耐力速度难项。有时学生在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首先要做好以下准备: 培养锻炼兴趣 在从事体育锻炼前,应首先培养锻炼者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培养体育锻炼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如观看体育比赛、与亲朋好友进行体育活动等。有了浓厚的体育锻炼兴趣,就能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从而取得理想的体育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健康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体现现代教育和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探讨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及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在育人中,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传授健身知识、技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享受到快乐,在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同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体育理论课和体育活动课两种课程,体育活动课与体育理论课是共存的,二者相互补充。通过实验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活动课开展的必要性和实效性进行研究,提出通过体育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对无锡部分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无锡部分高校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体育设施闲置和不充足并存,相当一部分学生体育锻炼观念不强,行动不积极。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从学到用的衔接点,它们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造就终身体育者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懂得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虽然可以增强体质,但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一旦停止体育锻炼,体质就会下降。从而明确体育锻炼与目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事业的密切的关系,进而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很大,它能充分发掘人的大脑潜力,加速学生智能的发展;它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它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某医科大学670名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主观锻炼体验情况。结果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心理烦恼。因此,建议学校应将课外体育锻炼理念引入体育课程,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采取多维度建设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拥护疫情防控决策,健全线上体育教学模式;开放心理咨询渠道,减少体育锻炼后的心理烦恼。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保持健康的体魄,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如何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按照一般的心理规律,只有当人们对某事物或活动感兴趣时,才会去接触,去尝试,去克服困难,当成功之后,会使兴趣更浓。对于从初中招来的中专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仍具有好奇心和追求知识的欲望,无论于什么情绪都比较高涨,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兴趣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转…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发挥特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参加体育的乐趣,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如今的体育课却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情绪低落,畏惧练习,消极等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明确教学目的,巧选准备活动,精选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课外网上消极娱乐活动的增多,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已构成潜在的危害.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学生网上消极体育娱乐的活动时间及次数,使青少年学生投入到健康的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除应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外 ,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研究他们在体育活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和教学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的一切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的 ,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取决于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我们知道 ,每节课做哪些活动能达到引起兴趣点 ,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教师经常变换学习方法 ,穿插一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方面的游戏等 ,达到多样化、新颖化 ,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如果每节课过多…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心理障碍形成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的原因作了问卷调查后,分析发现运动能力差和心理品质水平较差是部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专家就如何消除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心理障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个性的主要措施,它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体育教学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观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邵勇 《新天地》2011,(11):53-5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利用与开发课程与校本资源,具体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选项编班、定期检查、学生反馈等方面,对龙岗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的有效途径,按学生兴趣选项重新编班,采用等级评定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学生才能亲身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蚌埠市6所小学的五(一)班学生体育现状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学生体育活动的实践已大大超过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平均每个家庭已拥有一件体育器材。指出应贯彻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加强对课外体育的组织、竞赛和指导,开发体育设施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陕西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理念、课余体育活动的管理,学生体育锻炼的爱好兴趣,体育课对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院校在教学理念、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需求侧重点已由传统的技、战术转向锻炼方法手段和人体卫生保健知识。学生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从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的内容中也反映出怕苦怕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的体育娱乐消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这种趋势预示着高校体育选项课有偿教学具有极大的潜力。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体育运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者认为终身体育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其中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家庭体育、社会体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终身体育的观点引起了各国体育工作者的极大注意,美国七十年代初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受到全国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