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难点的基础上,研究《品牌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施路径,完成德育的基本任务,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师范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仪器分析》是高校理工科类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结合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仪器分析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力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媛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9):16-19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此种背景下,英语公共课程以课程思政为视角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在对英语公共课程改革路径进行分析时,应从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以及思政能力、改革英语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英语公共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英语公共课程的评价机制四方面着手,最终实现专业英语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1):114-120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在体育课程健身基础上,更加强调思政教育的育心功能,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目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体与原则;需要加强课程建设,既要做强体育课程本身,又要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需要加强学段贯通,体育课程内部联通;需要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创新,实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景创新;需要融合联动,实现课程融合联动,师资融合发展,校地融合共育;需要强化保障,构建制度、物质财力保障,建立评估评价体系,从而确保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综合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6.
高校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更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素材的收集、整理、使用,关系到能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目前本课程思政素材的选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任课教师对思政教学素材进行多角度建设、对内容加以完善、对讲授方式不断进行有益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8.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新形势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部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目前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涉及课程思政内容较少、育人功能不突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未能有机融合等问题。为响应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会计》课程需要增设课程思政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改革中做好总体设计,深入挖掘和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和认同感,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规范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新形势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董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26-131
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探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客观诉求与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从学校、专业、教师3个层面探讨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改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可行路径: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完善课程思政的顶层架构、质量监督与保障制度;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确定每门课程的育人目标;面向具体课程,持续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加快构建多级驱动、数字化支持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2.
郭庆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5):31-3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世界、掌握技能、回馈社会的必要前提,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职业的稳定性以及职业的幸福感,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中,才能使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小我”和“大我”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邹媛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120-123
"课程思政"理念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即专业课程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专业课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新闻传播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工作必须全程跟进,而《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在担负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上尤为突出.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新闻传播伦... 相似文献
14.
姚彦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6):136-140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而且为其提供丰富的思政资源和教育方法,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政元素应做到分专业、分类别、分特色开发。可从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教学团队、丰富教学模式3个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15.
吴昌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4-118
在所有课程都需要融入思政元素的背景下,目前,高校在语言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联系不紧密、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安排较少、弱化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教研活动流于形式4个方面的问题。高校语言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包括增加实践活动的布置和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增强语言规范化意识并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实现“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对于坚定教师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保障课程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类比分析法与跨学科借鉴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内涵进行诠释,并提出能力提升的路径。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包括: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方法优化能力;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创新能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路径主要有:深入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性;加大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红色元素的挖掘与恰当运用;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必须常态化、制度化等。 相似文献
17.
18.
宋慧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3-118
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涵主要体现在智慧科技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的开拓变革、智慧服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落地,以及智慧融合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代化创新等方面。基于学科专业特点优化思政融合口径;聚焦教学主环节,精准定位思政融合靶点;增强教学质量评价功能,促进思政融合效果,是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位点。构建导向驱动的持续发展机制、协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精准迁移的平衡识别机制、常态评估的动态调整机制,能够保障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运行。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教育模式从精准到智慧的转型;以跨学科内容聚合应用为导向,凸显教育实践的内在特质与原则;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支撑,强化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以教学案例示范云平台的开发为基础,激活智库资源的可操作性提升,是实现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点,而且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要求。本文结合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了商学素养的要素,在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工程伦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宣扬大国“工匠精神”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要素挖掘。既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材料力学基本的知识体系,又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浸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哲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13-117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包装设计》课程应在重视培育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将实践性与创新性有效融合,并兼顾思政教育与项目实践。该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多种设计元素,有利于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项目化教学”为路径,结合《包装设计》实际教学案例,构建了“产教两结合、科教两融入”的教学新模式,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