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依据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深入分析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构建了融工程文化、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三位一体,以体现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和工程实践融合的"大工程"教育,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及"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项目教学""工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工程观"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逐步改变目前的偏重工程课程讲解、实践环节淡化、实践训练简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新工科“双创”“互联网+”与“OBE”教育理念有效结合,总结出实施本导制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全员导师选配制度、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与思政教学相融合、建立指标体系等方法,建立了适应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实践教学、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双创”及“互联网+”培育的本导制机制,经分析评价,本导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学生生活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在创新创业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做好布局,有效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新工科发展进程中,打造良好教育平台,为新工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已成为关注焦点.建设新型工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有效解决学科交叉问题,为多学科交流提供渠道,通过"双螺旋"模式、产学共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及教学深入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美育教育发展、嬗变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美育研究的新理论、新路径和新范式。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逻辑关系为起点,验证了“工程教育+美育”是遵照教育规律、逻辑贯通并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形式,进而对“工程美育”的内涵和对象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工程美育平台,构建美育与德育、教学与实践结合,以“科艺融合”为特色的工程美育实践范式,从而建立起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的艺术教育和工程美育的文化场域,构筑理工科大学美育新格局,推动中国式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和工程教育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实质系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且具备创新意识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工科教育忽略了课程本身的文化意义,导致了工程技术人才内心对工程文化的缺失;“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挖掘新工科教育课程自身的思政价值,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本质相契合;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的改革进路应当包括革新新工科学生的认知思维、内化优秀工科文化以及提升工科学生文化素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工科专业的根本,工科专业教育必须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三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对开放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矿类专业综合改革和工程教育发展的要求,对地质工程专业瓦斯地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内容编排逻辑性更强;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和综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验室内实验,到地矿类企业单位生产一线参观考察、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等形式;学习效果考核内容进一步反映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增加了实践教学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推进了电子化考试。改革过程中能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对于同类地方性本科高校工科专业综合改革和加强工程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跨界融合趋势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即在基于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色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构建阶梯式、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师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引入 CDIO 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基于 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课程计划,构建了融 CDIO 教育理念的多过程、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完善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以及学生的 CDIO 能力评价体系,以期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蕴含 CDIO 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CDIO 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部分地方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沈阳工程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一套虚拟仿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通过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该成果为地方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工科教育现状后认为:工科教学存在"快餐化"趋势、"文科化"倾向、"标准化"形式等不良现象,导致工科教学质量及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低下。要改变现状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需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首要建立适合工科教育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型,进而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大力拓展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最终从软、硬件两方...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计划的核心内容为"课程—项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螺旋式"学习路径,欧林工学院在"欧林三角"理念引领下以项目为基础开展人才培养."课程—项目"式工程人才培养重构了工程教育模式,革新了工程人才培养理念;项目连接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国工程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工业,面向未来、更新理念、模式创新,进行系统化改革;适应新工科,由学科中心转向项目中心,开展项目化学习;适应新需求,关注学生差异,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离开创新意识指引的工程实践教育往往沦为一种失去实践意义的职业教育。创新意识的引入意味着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日常学习,创造性地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工程实践所需相结合。分析了工科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及其制约因素,并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的教育战略,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标准,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双重角度出发,以土木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更新、评价方式的量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论证了二者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方面的一致性,为本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教学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师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新工科、创新创业能够形成合力。【设计/方法】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创业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通过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体系设计、元素挖掘以及教学实施梳理总结,对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发现】研究提出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之间的三位一体观,三者相互融合促进,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目标,并有机统一内化到课程设计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在三位一体观的框架下,对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力学基础课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结合,按模块化构建力学基础课教学体系框架,对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夯实学生力学知识基础,提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方案建设等方面探索并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为适应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工科高素质人才提供培养方案,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提供建设方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新工科更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和交叉融合性,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面向新工科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养成尤为重要。通过文献搜集法、案例分析法提出了建立理论与实操相容的辩证关系、将指导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在市场需求导向下优化实验思维、建构具有学科交叉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建立自组织实验学习系统等五个改革目标,同时指出将面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存在信息壁垒、探究性实验存在技术路径收敛难题、学生专业意识阻碍商业思维的建立、工程技术与人文元素交叉存在困难、实验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环境缺失等五大挑战。最后以挑战作为问题域,提出高校自动化专业实验的整合教学团队增强实验教学的正反馈效应、为学生提供多元探究性实验的渠道和平台、校企合作下为实验教学构建真实工作情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充实人文精神教学内容、引入混合式教法重建学生的实验学习习惯五个教学改革思路,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国际竞争力突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9.
工科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必须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机制,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确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其次,要构建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内容。混合式教学在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后,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进阶为一种新的“融合式”教学范式。融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通过学科、思政、模式、方法四个维度融合创新所实现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技术全面革新。让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与“新工科”建设相结合,实现“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