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和不断变革的新产业对培养现代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突出、职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工科建设的新目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以“一流专业”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催化剂”,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载体,在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中加强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新工科培养中实践基地紧缺的问题,同时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新工科专业涵盖新型、新生和新兴工科专业。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满足未来新经济、新产业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其新工科建设主要任务是新型工科专业建设,暨对接产业需求,通过“传统工科+”的形式实现整体工科形态的转变。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从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新型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工科建设十分迫切。地方师范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产业学院组建、多平台建设和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多方面通盘考虑,探索符合地方师范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基于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的原则和思路,以“电力工程”课程为例,反向设计了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为新工科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工程教育应对国家发展新战略、产业发展新趋势、国际竞争新形势做出的积极回应,其实质是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明晰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规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的探索实践中,要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工程发展需求为前提,分别从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改革、工程教学方法创新、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入手,在人才品格、工程知识、工程能力等方面同向发力,建立健全面向未来、立体丰富的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全面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持续进行,坚持"以本为本"的理念,力推"四个回归",高校本科教育进入到内涵式发展快车道.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坚持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好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示范创建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瞄准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新工科背景下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升级,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及其发展趋势的"双基"示范创建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地质工程创新教学问题,探索地质工程创新教育方法。立足新工科,以持续改进为引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准则,将引导式创新互动教学、递进式创新实操训练和自发式创新实践引入地质工程创新教学,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在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工程教育认证情况。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法措施及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设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已日趋规范和成熟。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与完善,尤其是在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表明其与其他会员国的认证标准已具有了实质等效性。本文逐一对照解析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探讨我国工科专业内涵建设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专业认证在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认证开展情况,论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特点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方案建设等方面探索并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为适应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工科高素质人才提供培养方案,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提供建设方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2.
比较《华盛顿协议》成员工程教育论证制度和各自特点,并比较美国工程教育评估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与“卓越计划”,分析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借鉴《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内容和标准条款,提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以长春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新工科“双创”“互联网+”与“OBE”教育理念有效结合,总结出实施本导制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全员导师选配制度、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与思政教学相融合、建立指标体系等方法,建立了适应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实践教学、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双创”及“互联网+”培育的本导制机制,经分析评价,本导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学生生活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实质系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且具备创新意识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工科教育忽略了课程本身的文化意义,导致了工程技术人才内心对工程文化的缺失;“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挖掘新工科教育课程自身的思政价值,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本质相契合;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的改革进路应当包括革新新工科学生的认知思维、内化优秀工科文化以及提升工科学生文化素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教育从科学范式、工程范式到融合创新范式转型中,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是核心。基于新工科的内涵特征,结合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困境,从协同育人机制着手,以“人工智能+X”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分析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主要内容、探索其核心工作,为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背景下的工程伦理(Engineering Ethics)核心是“以责任感为基础,以道德规范为核心,以解决道德困境为目标”。该教育理念对推动新工科中国高校工程德育课程思政教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高校力推工程认证和工程伦理德育教育,但效果欠佳。“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改实践,可从三方面入手:完善课程环节设计,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供给;对专业教材进行本土化改良,立德树人与专技培养并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三结合实现三全育人;探索出以模拟听证会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形式为抓手的案例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视角,总结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设现状,分析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建立完善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美育教育发展、嬗变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美育研究的新理论、新路径和新范式。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逻辑关系为起点,验证了“工程教育+美育”是遵照教育规律、逻辑贯通并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形式,进而对“工程美育”的内涵和对象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工程美育平台,构建美育与德育、教学与实践结合,以“科艺融合”为特色的工程美育实践范式,从而建立起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的艺术教育和工程美育的文化场域,构筑理工科大学美育新格局,推动中国式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和工程教育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相关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详细阐明了面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的档案建设在档案主体性、目标针对性、组成内涵和档案体系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为如何收集、管理和利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档案提供了思路,以期为更好地进行专业认证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科规训制度是建立在知识分类基础之上的规范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制度,在学科规训制度中国化过程中,也加剧了工科学科专业之间的体制性隔阂与壁垒,固化了工科专业的组织形态,塑造了 “科学化”“学术性”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的培养新工科人才存在内在的矛盾与冲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必须打破学科规训制度的窒碍,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动态调整工科专业结构,注重工科专业内涵建设,切实进行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