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关于鲁迅前期思想估价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鲁迅前期的主导思想是“进化论”;有的同志认为是“社会革命论”;有的同志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民主主义”,不同意说是“进化论”。二、关于“国民性”问题 (1)国民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鲁迅所谓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就是斯大林所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民族的心理素质或精神状态。也有同志认为鲁迅的国民性并非民族性,鲁迅在不同文章中谈到国民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鲁迅思想发展过程,有一种传统的看法:就是把一九二七(或二八)年以前的鲁迅,笼统地看作“前期”或“早期”,忽视和否认五四时期鲁迅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又忽视从五四到一九二七年间鲁迅思想发展的具体“径路”。把进化论思想看作是五四以前,甚至是一九二七年以前鲁迅的“基本”或“核心”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上述传统看法,也正是鲁迅思想发展研究工作中的一种惰性力,它紧紧地束缚了我们的头脑。但是说从五四时期开始鲁迅就已经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了,我们认为这也不符合鲁迅思想的实际的。关于鲁迅早期(五四以前)思想,我们已在(《鲁迅早期思想简论》·里提出了粗浅的看法。现在我们再具体探索一下从五四到一九二七年这一历史时期鲁迅思想的“变迁的径路”。  相似文献   

3.
关于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其中一个目前有争论的问题,即当时鲁迅的进化论思想,略抒管见。一“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和主将鲁迅,在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左翼的立场出发,怀着为人民大众谋解放的目的,与  相似文献   

4.
鲁迅前期(“五四”前后——“二七”大革命前后)宇宙观(世界观)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因素恐怕要算进化论了。他自己就曾不止一次地说他前期是“只信进化论”(《三闲集·序言》)的。鲁迅开始接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媒介者是严复,严复是把进化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个人。其实他一生并未翻译过一本达尔文关于生物学的著作,使他最负盛名的《天演论》则是英国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意译本。赫胥黎在此书序言中说:“最近许多年来,……我的注意力大部分已经转移到近代科学思想对于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关系上去,”《进化论与伦理学》就是他把进化论运用到哲学,社会学领域的论文集。由此可见,鲁迅打接触进化论的第一天起,即不单单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予欣喜的拥抱,主  相似文献   

5.
关于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其中一个目前有争论的问题,即当时鲁迅的进化论思想,略抒管见。一“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和主将鲁迅,在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井彡)响下,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左(羽一)的立场出发,怀着为人民大众谋解放的目的,与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取同一步调,对帝国主义、封迠主义的反动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彻底的批判,迠立了丰功伟绩。对于鲁迅的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大家都一致首肯;但鲁迅当时的宇宙观,或者说他使用的思想武(?)是什么呢?人们的回荅不一。有的同志认为,主要依俈无产阶级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作为思想武(?)。我们认为,这不符合实际(?)况。  相似文献   

6.
家庭伦理视域里的鲁迅进化论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迅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主要思想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就进化论思想来说,鲁迅的进化论思想可以说直接来源于严复的影响,但是通过在日留学其间对于进化论思想的相关文献的直接研究以及章太炎"俱分进化"思想对其的影响,促使其形成了以重青年、重精神、重现在为特色的进化论思想,由此使得鲁迅主张父母要解放了孩子,改变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文学有一种思想根基。鲁迅文学以他的“立人”思想为根基。鲁迅的“立人”思想有三块基石: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二是19世纪末“非物质,重个人”的思潮;鲁迅步入左翼文学阵营,没有改变他的“立人”思想,而是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这是他的“立人”思想的第三块基石。在此前后,与文艺界进行了两次原则性的论争,存在三大分歧。鲁迅的抗争,使他“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在近于和“文坛皇帝”、“元帅”、“工头”、“奴隶总管”的决裂中溘然辞世。历史表明,鲁迅文学比左翼文学的思想根基更深厚,美学品位更丰富,更具开放性,更有可供后人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提交“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学术讨论会的一篇论文。文章论述了鲁迅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所进行的探索和追求及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着重分折了鲁迅是怎样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最初接触到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作者指出,鲁迅所走过的这条道路,也是旧中国一切革命作家共同走过的一条不可逆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思想演进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彷徨,尤其是第二次彷徨,究其原因,一些研究者总是归咎于进化论、尼采哲学、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外部因素,笔者以为鲁迅的“彷徨”应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鲁迅的作品中,以及从鲁迅思想演进的历程上来观察他的一生,这样,我们将会发现鲁迅彷徨的原因,无不与他的“立人”思想有关,即首先实现“立人”;继而再依靠这些被立之人去实现“立国”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是在他的思想结构中又掺合着较浓厚的现代主义思想元素,形成了一种拨正进化论思想的内在动力.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思想元素的交织,使鲁迅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使他的思想充满悖论,形成一种张力,也使他获得一种思想创新能力.尼采的"权力意志"、"惟大士天才",以及有关卓越个人、独特个体的学说,都对鲁迅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鲁迅最初使用“中间物”一词,是他在1920年翻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部分时所选择采用的一个语词。从其最初的语境看,为中国将来出现“真的人”做准备,是鲁迅“中间物”概念的核心内涵。在此意义的形成过程中,纠结着进化论思想与尼采“超人”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在中国思想界引起普遍的关注。资产阶级改良派竭力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之道,把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进化论当作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如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不同程度地信奉和宣传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十月革命前的李大钊也和同时代的先进分子一样,始终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观察自然界,观察社会,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普列汉诺夫等苏俄文论家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成为国内知识分子自觉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首先开始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理论进行系统译介和研究工作的人便是鲁迅.作者从鲁迅与普列汉诺夫的学术缘分,普氏“唯物史观”对鲁迅“进化论”思想的重建、鲁迅的“硬译”原则等三方面分析鲁迅对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的接受这一问题;以阐释文化立场在译介对象的选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菲先生的《论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见《山西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研究鲁迅前期思想,得出了一个有新见的结论:“在鲁迅前期思想中,虽然羼留过尼采哲学,达尔文进化论等‘杂质’,但它们始终没有居于‘主导’地位,它们在鲁迅前期思想中矛盾纠结、消长起伏,渐渐地退却了,消散了,而构成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就学南京(一八九八——一九○二)和留学日本(一九○二——一九○九)期间,接受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并用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对此,许多研究者已经加以详细的论述,其中也不乏中肯的意见。但是笔者认为,以往评论的着重点往往只停留在说明鲁迅有进化论思想这一层次,而对鲁迅进化论界想的特征却缺乏充分、深入的研究,以致使人觉得早期  相似文献   

16.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主人公究竟是清醒的战士还是精神病患者的争论,已经进行得很久了。小说体现的思想到底是阶级论还是进化论,以及这篇作品有没有和平进化思想,五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有过不同意见的商榷。讨论是有进展的,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于作品的实际。一些同志放弃了自己最早提出的并不正确的看法(如朱彤在最近写的《论鲁迅小说独创的贡献》一文中说:“我以前写到狂人,认为他并不疯,不过给罩上疯子的名目,好象精神上发了狂,其实他是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个错误的看法影响过一些人,我是深有负疚之感的。”一  相似文献   

17.
在外国书中,鲁迅读得最早、最熟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天演论》的主要内容是讲伦理学。赫胥黎的原著题为《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 and Ethics),是一本用“进化论”的观点阐述作者伦理观的书。鲁迅读的是严复译本。这个译本与197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直译本《进化论与伦理学》大不相同:对原著有删削,有扩充,又有译者严复的大量按语,几乎占全书篇幅的一半。按语有对原著的解说和评论,有对西方其他思想家科学家如斯宾塞等人的理论的介绍,并且在与中国某些思想、理论、社会状况作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时弊,痛  相似文献   

18.
“进化学说之于中国,输入是颇早的,远在严复的述译赫胥黎《天演论》”,鲁迅正是从严译《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的巨大影响。《天演论》是一部很别致的书,它并不是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忠实译本,严复作了重大的取舍、改造、发挥,以至简直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著作。赫胥黎的观点本来就不同于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严复的观点又不同于赫胥黎,鲁迅受了《天演论》很深的影响,但也很不同于严复。要研究鲁迅的早期思想,不可不将这个问题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直线性发展为特征的唯物史观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往复循环论是相抵牾、对抗的。一般说来 ,当人们遇到了与本传统的文化思想相悖逆的观念时 ,往往会本能地滋生出抗拒与排斥的情绪。然而 ,包括像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这样的一些在“五四”时期就取得重大成就 ,并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文学大家对唯物史观、革命文学等外来思想很快就坦然地接受 ,并融合进自己的创作中 ,其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进化论这一过渡的桥梁。可以说 ,自近代以来 ,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对新文学启蒙者的深刻影响 ,就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在该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学在中国的兴起、扎根奠定了稳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 在鲁迅研究中,关于鲁迅的悲剧思想很少受到注意;虽然鲁迅那句关于悲剧的著名论断经常被人们引用。这种现象不能认为是正常的。鲁迅关于悲剧论述的直接材料虽然不多,但是相当精辟,而且自成系统。这是我们研究鲁迅的悲剧思想的重要依据。鲁迅还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悲剧作品,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理论。鲁迅说:“(就是我的小说,也是论文,我不过采用了短篇小说的体裁罢了。”这是我们探讨鲁迅悲剧观的又一重要依据。鲁迅的悲剧思想和他的文艺思想的整体关系,无疑地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也提供了线索。本文试图依据这三方面的情况来探讨一下鲁迅的悲剧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