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重点培育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这些大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但中小企业的改革也不能忽视。 一、要“抓大”,更要“抓强” 国有企业必须以技术为先导,突出主业,不断扩大主业规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家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从过去以资源为主转向以技术为主,谁在技术上领先或占优势,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摒弃政府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依靠技术、信息的战略竞争.企业必须跳出传统的、以生产制造过程为重点的降本增效范围,创新降本增效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降本增效战略,进行产品市场需求、相关技术发展分析,拓展效益产品业务,适时开拓新市场,挖掘老客户的新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项目制管理,推进技术创新,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大赌大赢,大舍大得”日渐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我国本土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开始考虑“大赌”策略。但所谓的“大赌”是否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期待中的“大赢”?“大舍”是否也一定会有“大得”式的回报?有时候,即使企业以“大赌”方式换取所谓的“大赢”,往往也会使企业面临“大赢”之后的巨大惯性。对本土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种压力。  相似文献   

4.
沙振权教授曾提出,“技术创新国际化中的‘技术’是指广义的,即除了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外,还包括组织、市场、能源和原材料等;技术创新中的‘创新’强度没有限定,无论是根本性的技术变动或是渐进性的技术变动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技术创新中的‘成功’标准应该是宽松和灵活的。无论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或是超额盈利都是技术创新的成功。除了作为一个技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同时还是一种经济行为,而非单纯的科技行为。”其实,只有经过概念的明晰,明白了技术创新的内延与外涵,才能更好的符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强调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同时,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过程,即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行为,而忽视了创新的起因和其转化为产生力并产生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的过程,即企业家行为。这种认识误区造成,要么因经营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较低,缺乏创新能力;要么因缺乏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高度重视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优秀的中国企业都集中在所谓的“技术领域”,如IT、家电,而在没有领先技术的消费品业,如服装、饮料、牙膏牙刷等却绩效平平,无所作为?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创新分类方法和产品结构演化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从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分析企业创新的分布特征和竞争优势的选择,以使不同行业的企业根据产品结构的特点在价值链中找到竞争的“突破口”,充分释放其竞争优势,提高系统创新能力。创新分类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分布技术创新既讲技术的先进性,又讲市场的适销性、价格的竞争性、经济的合理性,并以市场实现程度来获得商业利益作为检验技…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可选择产品的增加,家电行业开始走向“万能论”的误区。产生这种管理思想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在家电行业残酷的价格战竞争下,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被压低。企业要获得维持生存的利润,就必须达到足够的销售和收入。而以海尔为代表的企业所提出的星级服务概念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这使得许多厂家纷纷开始以售后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救命草”。售后服务的问题开展售后服务的家电企业,大多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使售后服务在开展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各种问题。1.售后服务因过多的服务承诺而造成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制定并实施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按照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可以制定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等三种战略方法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无论采用何种竞争战略,都需要企业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技术创新具有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寻求多方面资源的支持,在这个过程申,企业本身具有的社会资本无疑会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元素“信任”、“规范”和“网络”研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的多样化、商品个性化越来越突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大批量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基于传统的专业化分工的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由信息技术实现的企业信息化,其真正的能力不在于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而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作为一种适应于现实需求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并且在很多企业的实践中,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企业竞争的策略、方式与手段等往往受其管理者竞争理念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我国有些企业在竞争中观念上的几种误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的整合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的来临,使得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需求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以自身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已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无法响应市场需求,而企业内部按传统分工理论组建的组织结构,又使得企业显得更加僵化,业务流程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得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供应链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出现及其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营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应该如何竞争?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今天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唯有重塑竞争新理念,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从而持续健康地发展。不要只管价格,而要创造“价值”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指出的“顾客是价值最大化者”。企业既然是以为顾客服务为宗旨,而顾客对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又是有所选择的,那么,企业就必须为顾客创造出有“比较价值优势”的产品,即对顾客来说是有更多的实际用处、更完备的使用功能和更完善的…  相似文献   

13.
一项技术创新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可使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可使一个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1988年由北京大学投资40万元创建的北大方正,通过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创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一项创新都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也不是每一项创新都有市场价值,因此,如何有效创新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非有效创新的原因1.只强调技术内容而忽视市场价值。许多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过于强调使用“哪些”技术可达到目的,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而较少关注技术的适用性,虽然…  相似文献   

14.
论技术创新中技术合作机会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个体创新已经难以适应竞争的变化,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技术合作特点及潜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影响技术合作机会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打造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于学习型团队建设误区的分析,给出了如何组建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技术创新是顺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humpeter)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从意识创新到具体实现的过程。它以生产技术发明为前提,包括创造新产品、新工艺、开辟新市场、获得新资源和形成新的生产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融科技与经济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势在必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尤其是当前外有巨大的竞争压力,内临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技术创新比任何时候都要急迫,都显得重要。 我国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缺什么?——管理是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市场经济的时间积淀太短 ,历史的桎梏又太多 ,当前紧迫的是技术创新 ,还是制度创新 ?最缺的是技术能力 ,还是社会能力 ?国内占主流的提法似乎是技术创新 ,“创新”与“技术创新”变成了同义语 .偏狭义的技术创新概念和对技术作用的盲目推崇而导致对管理和制度环境建设的忽视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 ,而非技术性因素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发展高新技术 ,制度高于技术 .企业的强弱决定一国力量的强弱 ,中国企业是不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问题出在哪 ?问题仍是出在管理 .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质量 ,管理出效率 ,管理出竞争力 .从宏观经济到微观企业 ,因疏于管理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依然是一个加强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两步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具有4个要点:(1)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因为只有企业才能敏锐地嗅出市场需求,也只有企业才能将新技术、新发明应用于经济活动,最终实现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2)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不能只考虑技术,必须将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良好的设想获得商业上的承认。以往的产品—展品—废品的怪圈不是技术创新。(3)技术创新强调的是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4)技术创新还着重强调企业与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的市场替代,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复杂市场网络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探索企业与消费者在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的协调互补下双方策略的调整过程,并分析得到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较优稳定条件。经过仿真模拟实验可以发现:企业与消费者对市场导向更具敏感性,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是企业主要的决策依据,而提升技术成熟度有利于推动绿色产品在消费者群体间的扩散。同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支柱性主导企业会对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加关注,竞争性边缘企业则更加容易受到市场中选择绿色技术企业的比例影响。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产生的双重外部性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利用经济政策调控,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负外部性。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以提升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为目的,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来激励更多企业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同时,亦可通过一系列规制手段激励企业不断完善绿色技术水平,以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政策激励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应设置合理阈值区间。  相似文献   

20.
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由于承袭着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在人才管理和开发培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用工机制,重视人才培养,以适应石油石化企业人才管理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