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民族学是随着社会需要产生和发展的,现代社会促进了民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理论和方法均进行了变革。传统民族学向现代民族学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应充分认识现代民族学的基本特征;开展现代民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推进现代民族学在中国和世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相当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因缺乏理论整合而导致体系化的缺失.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缺陷无论是对于指导经验研究,抑或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文首先总结了民族学方法体系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整理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厘清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在系统性与体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初步构建了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谷苞先生在学术生涯早期参与的魁阁研究为起点,追踪其学术研究的流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西北民族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内在理路。谷先生的民族研究在继承魁阁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方法的同时又对其扬弃,形成了一种综合社会调查、经济类型学与文化史研究的民族学。这一风格的民族学基于谷先生之西北民族研究经验与中国民族学的整体观照发展而来,并在其对多民族统一之中国的阐释中得到集中体现。谷先生的民族学对于理解西北民族研究与中国民族学的历史和现状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义民族学对传统民族学的突破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民族学从体系和方法上突破了传统民族学的领域和范围,实践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民族学在中国的一个新发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科学和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体系的初步形成。一、广义民族学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拓宽了传统民族学的范围和领域,突破了传统体系的局限,建立起拥有诸多民族学分文学科的学科群,使之形成为民族科学。传统民族学,是伴随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而产生的,最初是依据殖民者的需要,考察、调查、记叙、描述殖民地土著居民的生活环境、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等,因而形成了以国外落后民族、原始民…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一直在运用民族学研究方法从事本学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基于进化论与生物学两门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脆弱性的假设,即,一是社会进化论者注重于"文明"与"原始"之概念以质的(定性的)、按等级划分的理论;一是种族主义观念至上的生物行为理论。然而,这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觉对民族问题予以考究,拟重新调整学科的理论构建,建立民族学研究之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审美人类学领域的开拓和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审美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民族审美现象进行研究 ,努力在民族学、美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寻找新的研究资源和新的研究思路 ,从而奠定民族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能在这块新开垦的处女地上发掘新的资源 ;另一方面也能从新的领域、新的角度对现有材料作出新的阐释和评价 ,在推动民族审美活动发展的同时 ,推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 ,并由此取得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呈现林耀华先生民族学研究中关于氏族问题的思考。从民国时期对华南汉人社会的研究到对西南藏彝地区的考察,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氏族问题始终是林耀华分析和讨论的根本。林耀华早年通过实地研究发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形态的氏族。到了晚年,氏族在他的原始社会研究中依然非常重要。基于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社会史框架,林耀华对氏族作了更为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的研究存在政策解读多、逻辑推导多和宏大叙事多这“三多”特点。相应的,事实调查、个案积累和深入分析这类经验研究则显得相当的不足。当下,推进经验研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之急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之必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推进民族学/人类学的经验研究是必要的,是可能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也要求民族学/人类学走出旧有的学术范式的桎梏,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在研究视角、研究思维以及学科定位等方面作出转换,从初民社会范式转向复杂社会范式,从原始主义转向现代主义,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要作出一些调整,走出封闭的田野,在多民族社会中开展跨界比较研究,辩证地看待民族间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以适应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根据国际上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趋向和我国对民族学发展的要求 ,应大力发展应用民族学。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地区 ,几十年来在应用民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新时期广西民族研究的根本任务 ,就是围绕广西的社会经济、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繁荣 ,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民族学作为因应现代化而生的学科,理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深化和创新中有所作为。中国民族学有研究现代化的深厚传统和丰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力推进既对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急切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平台,还激发其强劲动力。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应面向:中国社会实践和重大战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民族学基本问题和方法。民族学知识创新的原则是:守“魂”、寻“根”、开“眼”、从实、原创。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民族学知识创新应聚焦于“变”和“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