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塞尔从意识哲学和认识论的科学批判立场来引进生活世界的概念,哈贝马斯则进入到社会哲学与批判哲学的视野来阐述生活世界观,同样地,许茨和赫勒从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来论述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特点与其转入现代社会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是指在中国社会背景之下所形成的相对封闭与恒常的天然共同体,其本身具有经验化与人情化两大本质特征。日常生活批判不仅是对现代主体进行理性塑造的一次深层启蒙,也是塑造现代主体的合理进路,实现中国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对传统日常生活进行一番批判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烦恼人生>中所描写的日常生活世界,展示出的是一种"常人"身处其中的日常生存状态,具有平庸、重复、压抑等特征.小说中的主人公印家厚一方面受困于现实生存压力下不可企及的物质追求,另一方面又承受着物质生活困境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这使他在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无可避免地走向沉沦境地.而面对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这种人生困境,印家厚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了挣扎努力,只不过相对于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惯性来说,这种挣扎终究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深深地影响了许茨,许茨借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其运用到其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之中。许茨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比较可以概括为:从先验的生活世界到日常生活世界,从先验的主体间性到日常生活中的主体间性,从先验的第一哲学到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于忽视了日常生活本身这一基本要素,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存在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和问题。要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理论研究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切实关注民生发展、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等新型数字科技之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迈向了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观念进行了新塑造,算法指令的生成引发消费内容的私人定制化,数据平台的产生促成消费生态的重新架构,数字技术的普及致使消费主义的大肆泛滥,消费趋于盲从;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全覆盖,其连续性与稳定性逐渐被数字信息的狂轰滥炸打破,呈现碎片化样态;日常生活的惬意与宁静逐渐被数据与算法的推送与订阅打破,显现出平庸化样态;对精神世界进行了新渗透,个体思想日趋浅薄空疏、大众审美日趋媚俗粗鄙、精神世界日趋虚无。厘清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消费、生活与精神层面产生的异化现象,对于我国今后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避免异化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 ,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样态的日常生活世界 ,它的现实重建问题日渐引起的关注。文章从三个方面 ,即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征 ;对待日常生活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 ;日常生活世界的重建前提 ,阐述了日常生活世界及其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在我国掀起了更迭不断的争论热潮,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外来命题,至今无一定论.本文联系近年来的论争焦点,认为对待"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应首先厘清"日常生活"及"审美"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在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进行阐发;在借鉴西方观点的同时,要立足于中国审美文化现实语境,实现从西方社会到中国现实的语境转换;要着眼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所带来的审美现实,并对其作出合理的价值阐释.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所独具的基础图式、诉求张力和意义特质,使生活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立的唯一实有畛域。其中,鲜活多元的、具体体验的、感性理性共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性存在———引导"人"领悟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并使人学会合理选择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同样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指向"人之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契合。只有择取了生活世界为承载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为教育对象精神品性的真正趋善找到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既是认识民族社会的入口,也是民族社会理论产生的本源。以列费伏尔和赫勒为代表的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把日常生活作为现代性的表征来讨论,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研究除了继承西方这一哲学传统之外,在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也有所扩展。相比之下,民族学现有的日常生活研究内容较为庞杂、分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很多有意义的日常生活议题尚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