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藏族文化新建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1980年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学热。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同一切其它新兴学科一样,在人们面前披着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广阔的文化背景去思考本民族、本地区和本国的历史和现状,去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这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文化学对于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道德实践等进行总括性研究,寻找解答人类各种生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湘西苗语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王华祥田彬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构成民族的重要条件。研究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可以了解民族的现状、了解民族的历史兴衰、心理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的情感意志、文化传统等等,而且对有关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作出,发展民族的政治、...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文章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总结了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着力点与关注点,并归纳了解决思路和操作步骤,最后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道德是各方面对其民族成员进行强化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去透析朝鲜族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分析了道德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时期,朝鲜族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间通婚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历史上民族间通婚关系 我们所谈的民族间通婚的问题是指各民族在习惯法和法律制度上有关通婚范围的规定和实际生活中各民族间通婚的情况。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研究各民族间通婚的历史变化和现状,不仅对研究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研究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制定正确的民族婚  相似文献   

6.
试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式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商业化和庸俗化、民众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等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生存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伦理学多元化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伦理学是研究民族道德的学科”。几乎可以断言,每个民族(包括未开化民族)都是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但由于各个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血缘关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不同,在其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具有在其他民族看来是难以接受的特点。与此同时,民族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自身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民族科学是以民族为其研究对象的学科.文化是民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化"一词作为科学的用语产生于18世纪.此后相继出现了上百种有关文化的定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1871年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马克思主义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实践中,也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9.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当前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展陈方面的现状、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及应该注重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游客展现一个特色的民族博物馆。笔者认为,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非常重视展陈的题材和内容,对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讲解也更贴切,让优秀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展陈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设计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依据、分析框架等,这为如何衡量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的重大发展,并已初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造就新世纪中华民族全新一代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课”教育必须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管理实践而定型的网络德育管理结构及其实施策略.构建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既是构建一个指导性的结构范式,又是构建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网络德育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当坚持团队管理原则、智能管理原则、信息共享原则和效益原则.网络德育管理模式主要有阵地资料模式、即时更新模式、参与互动模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敬畏是人类在与大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采取的智慧生存策略,是人类的美德.当前提倡敬畏不是软弱,不是无知;相反,它体现人类的认识和行为能力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敬畏是抑制邪恶的真正力量.懂得敬畏才有和谐.敬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用"扬弃"的态度去挖掘儒学的思想道德精华.就儒学"仁爱"精神,"诚信观"和"义利观","以德治民"思想三方面与新形势下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相联系,去阐述儒学道德精神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文化的技术含量急剧增加,文化生产和拥有者的年轻化和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由子代向亲代的文化反哺成为趋势;文化反哺使道德传递丧失了传递的权威,成为纯道德传递并出现了道德逆传递的三大特征;面对文化反哺重塑亲代的道德权威,明确亲代的道德传递责任,改进道德传递方法,加强代际互动,促进有效传递等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文章将首先考察"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讹人者都是那些本该获得同情和帮助的年长者。再将探讨"做好事被讹"现象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做好事被讹"事件尽管少有发生,但它对社会信任、同情和道德互惠原则造成了重创。最后探究导致这种令人恼火的行为产生的多种社会原因,也广泛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地区中,审视和处理民族间社会道德价值观问题,既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关乎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社会道德价值观共融为视角,探讨民族地区社会道德价值观特质,为民族地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球化是一股历史的潮流,在与全球化相一致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之时,青年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正受到猛烈的冲击,全球化时代对青年的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球化时代的青年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文化工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针对中国青年道德素质的现状,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关系个体生存和发展并进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公共事件——食品安全的探究中,责任更是安全食品供应的伦理诉求。整体性责任框架为人们审读食品安全问题,开启了新的角度。在食品企业责任、政府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之外,媒体也因为它的价值追求和功能而在食品安全论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礼仪问答写卷》一文把外在的礼仪改变为内在的道德的自觉和自我意识 ,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 ,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 ,即现实世间生活当中。在这种日常现实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 ,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 ,个人人格的完成 ,心灵的满足 ,情感的慰籍。这样 ,在人伦日用中实现人们的精神安顿问题 ,也就不需要舍弃现实世界、否定日常生活 ,而去追求灵魂的超度、精神的慰安和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