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落实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愿景和目标离不开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将国内沿线民族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通过区域内高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民族地区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举。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教科文组织创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框架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又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贯彻实施能够落在比较扎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藏传佛教文化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藏传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特色文化,在古代丝绸之路中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的文化地位,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纽带、文化载体和特色内容。同时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作为"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打造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符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要求,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又要发挥纽带作用、亲和作用和文化展示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种和而不是分。这是一种不同之和,"一带一路"之和,文化自觉之和,一种容器隐喻意义上的"鼎和五味"之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这样的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由此而呼唤一种"一带一路"的人类学,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需。在此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去重新发现人类文化自身所拥有的互惠之和。  相似文献   

5.
兰凡 《中国民族博览》2022,(5):126-128,190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参与其中的国家与日俱增.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要素,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均需要对沿线国家的语言使用情况,特别是官方语言有细致了解.作为国内权威性极强的报纸,一国的官方语言在《人民日报》中的出现频率也反映了我国对其了解程度以及该国官方语言在我国的影响力.同...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进一步深化,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有助于提升交流的有效性。为此,本文针对德语这一小语种的教学工作展开了论述,在探究"一带一路"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翻译法、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试对我国跨界民族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跨界民族能为民心相通"积基树本";为贸易畅通"保驾护航";为政策沟通"牵线搭桥"。同时阐述了不同地区的跨界民族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发挥跨界民族的文化优势,实现固边、守边、安边和"拓边";加强政策学习,增强国家认同;务实合作,共同直面跨界民族问题;重视和培养我国各类跨界民族人力资源;借助岁时节气,举办民族文化旅游盛会;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跨界民族民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进一步深化,掌握一个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有助于提升交流的有效性。为此,本文针对德语这一小语种的教学工作展开了论述,在探究"一带一路"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翻译法、交际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继承和发展昆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根本策略就是通过制定昆曲人才培养规划,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机制开发文化旅游机制,扩大昆曲的受众人群,运用新媒体等有效的沟通手段,有效地构建昆曲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继承和发展昆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根本策略就是通过制定昆曲人才培养规划,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机制开发文化旅游机制,扩大昆曲的受众人群,运用新媒体等有效的沟通手段,有效地构建昆曲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哈萨克斯坦就是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中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非常良好,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哈萨克斯坦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走向将影响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原因,东干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掌握陕甘方言,同时,他们对所在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有着极强的国家认同。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下,中亚各国与中国联系加强,东干人无疑充当着"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本文以东干人与新疆昌吉二六工人关于苟爷、拱北老庭子传说的共享叙事为材料,以期阐释"一带一路"上作为文化使者的东干人所具备的四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进步、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了共同繁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谋求与中国共同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在经贸合作、文化先行策略的影响下,曾经在中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五卷诗》《四卷诗集》,至今依然是相关国家和族群共享的古代经典,其中的诸多文化元素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并在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得以传承和实践,受到这些国家的特别关注。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中国应该积极推动沿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托相关民族的古典遗产及其文化多样性,充分展示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与现代张力,在深层次上营造文明交流互鉴和遗产共享共赏的文化对话氛围,让新丝绸之路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共享理念为跨境民族教育在现代化语境和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实践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将跨境民族地区推向开放发展前沿的时代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兼容并包的教育发展观,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优质在地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下,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的影响,并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性措施提出相关建议,使我国国际化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得以扩大,促进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推动人文交流,协助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下,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的影响,并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性措施提出相关建议,使我国国际化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得以扩大,促进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推动人文交流,协助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