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嘉庆元年(1796)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使得“康乾盛世”走向穷途末路,嘉庆受禅继位以后,乾隆仍以太上皇之名训政,朝 中和珅擅权,朝外匪患蔓延。面对清王朝中衰的局面以及川楚教乱愈演愈烈的态势,嘉庆皇帝势必要进行一番革新才能挽救 清廷的颓势。可以说嘉庆亲政之后在吏治、军事和方略上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对于成功镇压白莲教起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 且对清朝中后期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嘉庆元年(1796)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使得“康乾盛世”走向穷途末路,嘉庆受禅继位以后,乾隆仍以太上皇之名训政,朝 中和珅擅权,朝外匪患蔓延。面对清王朝中衰的局面以及川楚教乱愈演愈烈的态势,嘉庆皇帝势必要进行一番革新才能挽救 清廷的颓势。可以说嘉庆亲政之后在吏治、军事和方略上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对于成功镇压白莲教起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 且对清朝中后期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安南阮光平通过藏匿、收编中国海盗,从中获利,以实现统一安南的目的,此举使得粤海不宁,海盗频扰。嘉庆七年(1802)以前,琼州只是海盗往返的必经之地,但不在其劫掳的目标内。即使出现劫掳也颇有顺手牵羊之意,因为海盗志在广东本土及闽浙。嘉庆七年(1802)后,大量海盗退入粤海,琼州遭海盗劫掳的频率增加。嘉庆十四年(1809)后琼州成为以乌石二为首的海盗生存下去的最后依托,故海盗对琼州进行疯狂的劫掳。乾隆末年至嘉庆时期,海盗猖獗的二十年间,琼州不可避免地遭到海盗的劫掳,但琼州匪情是否严重,则一直取决于外部因素,所以琼州对海盗而言仅充当备选角色,是广东本土乃至闽浙的从属品。  相似文献   

4.
乾隆中期以后,清朝开始衰弱.嘉庆元年掀起川楚白莲教起义,震动了朝野上下.乾、嘉、道三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日益增长,封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日益明显,西方逐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自称天朝大国的清朝成为因循守旧、落后的封建国家.欧美资本主义势力乘机进行经济、军事侵略,加重了清代社会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嘉、道两朝的士大夫兴起议政之风,要求改变现状,提出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5.
嘉庆一朝处于清廷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嘉庆皇帝即位之初,面对川东北地区白莲教肆虐的局面,他适时调整四川的兵力部署,以此加强对川东与川北的军事管控,扭转军队初期作战不利的境况.可以说这些改革措施是清朝加强对地方管控的一个缩影.以此为个案研究,不仅可以窥探嘉庆皇帝治国之方略,还能为维护国家和地区的长治久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其中,"法治"作为"三治融合"的中坚力量,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自治"与"德治"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乡村法治体系在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均存在客观局限性,使得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法治"薄弱化、虚置化、边缘化的困境。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法律体系,提高乡村治理主体法治能力,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衔接作用,实现"三治融合"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法学的语境中,一说起"德治",人们似乎很自然地就有"德"--"道德"--"道德治理"的联想,中国传统社会则被认为是道德治理的典型.然而这种观念并没有说出"德治"的核心理念,只是一些学者想当然的结果.事实上,"德"在中国传统文化源头上并不具体指称道德,它主要是一个具有哲学本体意义的概念.相应的,"德治"也并非道德之治,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是贤人之治和民本之治两个核心内涵的有机结合.此外,由于道德具有更多的主观性、情感性等内在面相,它根本不能构成一种治理方式,法学界所谓的"道德之治"实际上所要表达的应该是伦理之治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良知本有"、"良知即准则"与"致良知即格物",是王阳明"致良知"理论蕴含的重要内容。他的"治心"思想与其"致良知"学说紧密联系,"治心"实际上就是在"吾心之良知"上做工夫,使"吾心之良知"得以展现和扩充,在具体的"治心"实践中,与其"致良知"思想相一致。王阳明主张反求其心‘推行仁政与兴办社学,既注重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还发明了教化民众的各种措施,彰显了他内心的良知又防止了心的陷溺。王阳明的"治心"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家"治心"理论,对于个体生命问题的解决乃至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盗匪问题是清末广东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常能见到诸如"粤东之盗,甲于天下"的说法。盗匪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少也卷入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危及当权者的统治。为消弭匪乱,稳定社会,清政府当局推行严厉清乡政策,以军事手段打击盗匪,而效果却并不明显。清末广东匪患的严重化以及政府于治理上的疲软处境,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清末社会及清政府垮台的社会基础提供了更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村治研究核心学科——农村公共管理学某些研究中,社会学概念"差序格局"被跨学科移用为"差序治理",概念的滥用和误用问题显得非常严重,使得乡村治理研究本该重视的历史感和未来性遭到了普遍的忽视,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敏锐性也受到了压制和侵蚀。因此,当前及今后对村治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推进应该注意三点:一是从根本上放弃简单地套用以往那些在"三农"问题研究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概念的研究思路;二是研究该有的历史感不能遭到淡化;三是对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要有所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之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制和中国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命题,"中国之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之治"的研究形成热潮。学界主要围绕"中国之治"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未来,应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文本研究,深化研究内容;借鉴其他领域,丰富研究方法,促进"中国之治"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三治”结合背景下乡村德治的定位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德治”本质上是以德治国方略在乡村治理中的贯彻落实。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以德治国方略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是一致的。当代乡村德治需要借鉴传统乡村德治的思想资源和方法途径,但还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型:一是当代法治背景下的德治重新定位及德法关系的调整;二是乡村德治主体从乡绅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为主、新乡贤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格局的转型;三是乡村德治之“德”从儒家道德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析了"依法治农"的社会背景和宏观条件;指出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法制化成功经验使之成为实施"依法治农"的外在动力.同时针对中国农业法制的现状,提出加快中国农业法制化建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藏"是中央治藏方略适应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也是西藏社会治理机制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和西藏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国与依法治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前者对后者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而后者对前者的理论内容予以补充和丰富。依法治藏的科学含义需要解释清楚"法"和"藏"两个概念:"法"应当只包括成文法,但西藏地方立法必须加强对藏族习惯法的研究和转化工作;"藏"是指藏区,即依法治藏工作应在五省藏区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在总结过去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的基础上,根据新疆治理现状,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出发,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将严厉打击暴力恐怖主义视为依法治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兼顾民生改善问题。这一治疆方略的提出对新疆社会稳定、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以及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十八甲"是20世纪前期凉山彝区部分地方的基层政权,是北山设治局等的底层建构。清末民初,社会动乱、治安混乱、交通梗阻,需要建设基层政权,施以管理,恢复秩序。在川康省府的支持下,邓秀廷、孙子文利用私人武装创建并扩大"四十八甲",转为底层政权组织,维护了西昌、越西、冕宁等地的稳定与安全。"四十八甲"用地缘替代血缘、租佃改变奴役,甲内彝汉民众各阶层平等,折射时代趋势。剖析"四十八甲",反映彝区部分设治局或政治指导区的底层组织及管理状况,揭示近代部分民族聚居区建权的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宪法学角度看,必须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明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行良法之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蓝鼎元将广东潮普地区视作"海国"。在这一"海国"社会里,海盗有其形成的缘由所在,其特殊的社会构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们之所以为知县蓝鼎元镇压,在于所处历史时代及其施政理念。蓝鼎元在海盗治理方面颇有政绩,但在海盗认知方面却不乏狭隘性与局限性,从反面意义上讲,这对于我们成功地走向海洋战略管理的时代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录秦始皇出行有博浪沙"为盗所惊"的经历,又有"微行""逢盗兰池,见窘"的故事。二者均因"盗"遇险,但情形有所不同。秦史所见"盗"与"群盗"颠覆秦政的暴动,对秦王朝来说,与博浪沙事性质相同,也应当是政治犯罪。然而对照秦律中"盗"的身份,似乎只是指侵害他人财产所有权者,不涉及政治层面。社会下层的政治犯罪是专门罪名后出的情形,也许值得我们重视。关于以"盗"指称反秦政治运动,当与秦王朝执政者的盲目自信及舆论控制的"忌讳之禁"有关。  相似文献   

20.
“法治”、“人治”、“德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法治"、"德治"都是实现"人治"的手段,服务于君主专制.现代法治精神原生于西方,为近现代中国所继受,引发出剧烈的矛盾、冲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利用中国传统可资利用的有效资源,使法承载着中国人现代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施行良法之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