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出“私小说”阴影的中国“自我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我小说”虽然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可两者之间更有某种质的差异 ,这主要表现为中国“自我小说”还受到俄国文学、法国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多元文学的联系与比较中对“自我小说”作一系统阐析。 相似文献
2.
叶立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8-60
郁达夫的“自我小说”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本文试从郁达夫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中“自我”的差异这一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通过对郁达夫“自我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写作手法的分析,阐释了其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中自我涉及的空间和自我的情绪抒发上的差异,并从创作主体和个人地位境遇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24年8至10月间是郭沫若在小说创作上的爆发期。此期作品皆在福冈写就,而最大的特点却是拟欧造境,有意识地通过想象欧洲、诠释西方以演示作者脱离浪漫主义,追随社会主义的变异心境,为中国小说增添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世态》是战后日本著名作家织田作之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无赖派文学特点,它以自嘲手法对战后日本混乱的社会现实、人们苦难的生活及卑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刻揭示;它又是一篇私小说,真实反映了作家的心理世界和思想特点;它也是一篇元小说,鲜明体现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选取几位作家的小说,分析其作品中的戏曲因素。莫言几乎是把《檀香刑》当做一部戏来写,从人物塑造到内容结构都对猫腔(其实是茂腔)进行了借鉴。贾平凹在《秦腔》《白夜》中对秦腔、川剧目连戏的关注。叶广芩的《响马传》《逍遥津》《盗御马》《豆汁记》等小说不论从题目,还是从具体内容,都与戏曲有着密切关系。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有多处写到农民与戏曲的关系。张宇的《乡村情感》中三次引用了爹和麦生伯爱唱的民间小调。李佩甫的《羊的门》中有两段民族乐曲与按摩手法相结合的精彩描述等。作家们在结合戏曲时,或表现人物,或渲染环境,或点缀情节,充实内容,或兼而有之,从而使他们的创作不时闪现出中国戏曲的美学神韵。 相似文献
6.
宋代茶法以专卖制为主.专卖利益是依靠政府对茶叶生产流通的部分环节实行直接或间接的独占来保障的.为实现独占,必须对茶叶的营销进行严格控制管理,防止私贩.因而私茶法是决定茶法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茶法内容不同,出现私茶的方式也不同,私茶法的内容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前、后期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在精神内质上有一个从"实在化的我"向"虚化的我"转换亦即逐渐否定自我的历程.相应地,在小说形态上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是对自我心理与情感的呈现由深层浮向浅层,由具体化为抽象;知识者人物具像被非知识者人物群像取代,知识者自我由中心退向边缘,直至缺席,这可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叙事隐喻.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许多诗人都参与了小说创作 ,这是唐代小说一个相当显著的特征。唐代诗人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贯注诗人意识 ,使作品的内在特质诗化、叙事抒情化 ,并获得了诗的意绪和情趣。情韵弥漫 ,意境浑成 ,满足着人们明确而强烈的审美愉悦需要 ,对唐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达到了其他时代小说难于追攀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 郭沫若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作家,除诗歌创作外,在小说、戏剧的创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早期的小说创作数量虽不算多,但成绩斐然。其中随笔式的自我小说,或表现个人遭际的坎坷与不幸,或倾吐对现实的愤怒与不满,或叙写凄绝哀婉的爱情故事,“主观的燃烧强烈地吸引读者”。它们和郁达夫、王以仁、(亻免)贻德等的自我小说一起,以其内容的进步和形式的新颖,成为我国新文学园地的奇葩。 相似文献
10.
陈映真是一个有着强烈思想倾向性的作家 ,爱国主义、统一意识象一根红线 ,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他的小说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尊严 ,传达出大陆人、台湾人在精神上的契合 ,寓统一于个人与环境的对立当中 ,并在浓浓的乡愁中祈回归。陈映真以自己不懈的创作印证了这一点 :台湾的回归、祖国的统一不仅是大陆人民的愿望 ,也是台湾同胞的心声 ,这是时代潮流 ,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家族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无疑是抨击封建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最为激烈的作家之一.然而,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又惊人地发现了他浓厚的家族情结,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家族问题持久关注的热情,把创作的重点始终放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专制家长、堕落子弟的怜悯和同情,对正常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族伦理给予首肯,甚至对他歌颂的叛逆者身上所潜藏着对封建孝道之类的道德也流露出理解式的认同,他创作中割舍不断的家族情结根源于他在生活中与封建旧家庭所保持的情感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张忻波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70-72
帕特里克·怀特的宗教思想在作品中的渗透,使其众多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宗教性和神秘性,构成了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对于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复杂思想与深刻精神内涵的理解,需要从产生这一主要原因的宗教观点,即作者多元化的宗教观点及宗教的神秘主义思想出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苏轼博学多识 ,才气横溢 ,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千古奇才。他一生困于俗吏 ,屡遭贬谪 ,却从不随波逐流 ,趋炎附势。晚年时 ,苏轼在生活上以佛老思想为主导 ,更多地采取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态度。这种处世哲学是他身处逆境时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 ,使他无往而不乐。当他遭贬海南儋州时 ,正是这种人生观使他勇敢地生活下来 ,直到北归。本文引用了大量苏轼在海南的诗文 ,来看他在海南的生活状况 ,从而证实他晚年的“超然豁达自适其乐、忘得失齐生死”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思想路向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了一个明确的转变,由从此在来追问存在变为从存在本身来追问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在后期,海德格尔更多地关注由艺术来审视存在问题.我们认为,世界-大地结构的显明在其转向中有其深刻的意义,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小说史”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编写“中国小说史”著作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 :1897年至 2 0世纪最初 2 0年为奠基期 ,2 0年代至 70年代是演进期 ,80年代以后是求变期。在这框架下梳理了“中国小说史”著作发展的轨迹 ,并从史识、学识、学养、视角等不同角度 ,或详或略地将一些代表性的著作进行了评介 ,为以后治中国小说史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今本<陶渊明集>的篇次,大抵都是承萧统所编<陶渊明集>而来.萧统编成该集,为之作序,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四月他病死前,并且不早于前一年的正月.萧统<陶渊明集序>推崇陶渊明,而他的创作并未显现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格的作品.萧统编<陶渊明集>时正惭慨埋蜡鹅事的闯祸失足,失爱于父亲梁武帝,忧虑自己太子的地位被夺去,在极度矛盾苦闷中努力寻求解脱.古直和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关于萧统<陶渊明集序>写作时间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反映女性生活命运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从唐传奇、《三言》到《聊斋志异》,这些优秀的短篇小说一方面在描写女性形象方面表现了某些共同主题,另一方面也因时代环境的差异而各具面貌与特色。小说中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封建社会广大女性境遇的缩影,既具文学欣赏意义,又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一直被评论界所忽略.本文以鲁迅的经典性文本《阿Q正传》为个案,通过解读阿Q进城的描写,分析早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策略:一是以城里人的眼光去审视乡下人的愚昧,一是书写乡下人对城市的仰视、惧怕和拒斥心理.由此作者实现“揭出病症,以引起疗救注意”的创作动机.书写乡下人城市感觉的方式对后来的乡土小说包括一些城市小说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刘成禺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的历程,以及他在美国主办《大同日报》时,与一位美国白人女子Jennie恋爱结婚,婚后由于美国种族歧视政策而导致这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悲惨遭遇,以及现在刘成禺的具有四分之一华裔血统的孙女刘爱美“寻根”问祖的情况,对刘成禺及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