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创造出了毛泽东党的领导思想,而且科学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本质,即:党的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本质联系;党的领导的本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党的领导本质的理论,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把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综合称为社会基本矛盾,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解决方法及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邓小平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思想,批判和抛弃了他的错误观点,对这一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运用它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提出和确立社会主要矛盾范畴既有国内外重要思想渊源,又有坚实的革命实践基础。毛泽东在经历了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倾向阶段、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形成阶段后,正式提出和确立了社会主要矛盾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和确立是对古今中外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的继承和丰富,对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演变、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明确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批判黑格尔主义和教条主义,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范式,在对毛泽东《矛盾论》进行结构主义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决定论。阿尔都塞以科学主义中介过的理论实践观重新诠释毛泽东的普遍性-特殊性,由此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过程与黑格尔的辩证运动过程是异质的,从而为多元决定论的建构奠定了认识论基础。阿尔都塞通过对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矛盾的不平衡性进行重新阐释,逐步完成了对多元决定论的严密的逻辑论证。通过重现这一建构过程,我们可以对国内学界关于阿尔都塞对《矛盾论》的结构主义解读的讨论进行尝试性反思与论析:其一,阿尔都塞是从存在状态角度阐述“特殊性普遍地属于矛盾的本质性”这一命题的;而毛泽东则是从性质角度分析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忽视了矛盾存在状态层面的内涵。其二,阿尔都塞是在反本质主义、反经济决定论的意义上拒斥黑格尔的矛盾母型,主张复杂整体的既与性的;而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法在根本上是对列宁的对立统一说的继承和发展。从总体上看,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辨证法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分析,从而为辨证运动的形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理解路径,但阿尔都塞的复杂整体的既与性具有一定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色。毛泽东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之处,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双份遗产"基础上作出的伟大决策,它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性质以及基本矛盾的科学判断,坚持在社会主义构架内进行改革,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视为政治生活主题。所以,毛泽东的矛盾思想是改革开放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是对毛泽东矛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完整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第一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但是不能否认,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由于时代的原因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这一理论缺陷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遭受了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奠定改革开放理论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新矛盾也不可回避。如何妥善处理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仍要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中寻找答案。毛泽东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性质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立场和方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原则上的指导。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从理论渊源来看,来自于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完成“两个百年”的重大历史任务,仍然要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化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中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局限。邓小平继承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正确思想并加以发展。通过分析认为,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毛泽东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精深的研究,并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他对矛盾规律独创性的研究发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毛泽东整个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本文将从矛盾理论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对矛盾规律的理论贡献;矛盾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的现实意义几方面论述毛泽东对矛盾规律的杰出贡献。 一、矛盾理论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读毛泽东的著作就会发现,毛泽东的所有理论、所有思想都是他在运用矛盾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矛盾理论方法构成了整个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论述,为改革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基本适应"论的估计则导致我们未能适时进行改革。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基本不适应"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区别和联系的论述,既找到了"不适应"的症结所在,又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充分论证,从而使改革的实践由可能变为现实,因而是我们改革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对社会矛盾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并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矛盾动力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体现在经济动力、政治动力、精神动力等各个方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并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继承并丰富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正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江泽民则继承了前两位领导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动力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同志把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他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一、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的。他们在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看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了由这个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些矛盾都作了经  相似文献   

1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人们长期认识不了。斯大林不承认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并提出了改革的命题,由于“左”的思想支配,实践中未能贯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正确方面,克服了贯彻中的不彻底性,揭示出改革的依据、对象、目标、性质、条件和步骤等,这是对改革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改革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哲学发展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结出的思想硕果。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应用和发展。它在人学思想方面,应用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在实践理论方面,应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实践合理性的思想;在矛盾学说方面应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现代化发展途径作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哲学基础首先在于毛泽东在现代化实践中没有一以贯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途径.其次,毛泽东过分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方面系统地简述了毛泽东的发展观。关于发展的目的,毛泽东认为包含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现代化;关于发展的动力,毛泽东认为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发展的阶段,毛泽东提出任何社会都是划分为一定阶段的,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发展的方式,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采取高速度的办法来实现发展;关于发展的规律,毛泽东主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计,并论证了学习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的伟大意义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研究和整理毛泽东著作中的辩证逻辑的理论问题,继承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毛泽东辩证逻辑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概念的理论。毛泽东同志把概念的形成看成认识过程实现第一个飞跃的根本标志;循此继进,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假说以至构成理论系统,又都是运用概念的过程,是概念自身的运动。由此,他论证了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形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